第11章
總算搞明白了,三毛一路上爲啥板着臉。
也都紛紛點頭,表達自己的憤慨。
都說現在都是新社會了,還有人敢這麼喫絕戶,一定要送他們去喫槍子!
可以說這個時代,只要不是自己人作惡,大多數人大抵還能做到滿腔正義。
比起後世那種哪怕作惡的不是自己人,願意站出來伸張正義的人也沒幾個世風日下的情況,還是強得多。
當然,至於作奸犯科的是自己人。
從古至今,法律上都有個詞叫“親親相隱”。
“大義滅親”,大半時候都是有悖人倫,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兒。
邊上的小夥子拍了下三毛的肩膀。
“難怪你跑裏面那麼久,出來以後也什麼都不說。”
三毛狡辯:“我那是出來以後,沒來得及跟你們說。”
“再說了,你們一個個看到趙麻子他們,嘴巴就沒停過,我想插嘴都沒來得及。”
幾個人也嘿嘿笑起來。
雙方這關係,冰凍三尺。
這半年得了軋鋼廠的活兒,也用不到再跟他們搶那些雞零狗碎。
所以,但凡看到當然得數數嘴兒,都養成習慣了。
三毛接着說到:“我看趙麻子他們拉了材料往這邊走,就猜到是他們接的活兒。”
“擱後面磨蹭了一會兒,看着他們把東西弄進西跨院去的。”
“一路上就琢磨這裏面的事兒,也纔想明白很可能就是有人想喫絕戶占房子,找了趙麻子他們分隔房子。”
劉師傅也點點頭,覺得自己這外甥能想到這些也可以了。
卻也存了考校幾個人的心思。
畢竟,遲早這些孩子都得自己待人接物,總指望自己哪兒成。
“那你覺得這事兒怎麼弄?”
“我覺得吧,二舅你該跑趟軋鋼廠,把情況反映給廠領導。”
“具體怎麼樣的,讓他們去查,如果是正常買賣也就算了。”
“如果是幫着人家占房子,咋也想辦法讓趙麻子他們吃不了兜着走。”
“那你們幾個怎麼想呢?”
其他幾個年輕人也想清楚了這裏面的利害關係,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咱這報告了估計能在廠子裏落點好處。”
“是哦,畢竟萬一以後這喫絕戶被上面發現,那肯定要找軋鋼廠這裏的領導。”
“畢竟軋鋼廠的房子都在這片,他們都沒發現,那恐怕有人的位置都不穩當了。”
劉師傅點頭,“那要是人家真的買的房子呢?”
“那也無所謂啊,應該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
“咋說咱這也是警惕性高,保護犧牲的職工的財產,總不會有那個腦子有病的跳出來說我們誣告吧。”
“只要這房子不是正常交易,甚至李工程師家裏人都不知情。那就是有人想要喫絕戶,侵佔財產。”
“李工可是爲保護軋鋼廠財產犧牲的,這事兒軋鋼廠肯定得管!”
三毛笑着說:“反正咱就舉報懷疑有人喫絕戶,他們這幫子幫着改房的,反倒是順帶的事兒。”
“就說懷疑羣衆裏面有壞人,助紂爲虐,幫着惡人喫絕戶也就夠了。”
“具體的讓軋鋼廠去查,真是喫絕戶的,估計他們這幫子幹活兒的,怎麼也跑不掉處分。”
“到那時候,咱給他們宣揚出去。他們這幫人喫絕戶,名聲能好了纔怪,他們在這一片兒也別想混了。”
劉師傅聽了,狠狠地抽了一口煙,菸袋鍋裏面的菸絲都燒得噼啵作響。
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成,具體的我再想想,都去幹活吧。”
“上午咱把過木裝好,再砌兩層就收工。
下午就不來了,咱們換個院子去幹活,過兩天我再去找胡科長。”
三毛有些着急,“爲啥不中午就去?”
劉師傅笑笑,“舉報這事兒,總沒那麼光彩,咱得把自己摘出來。”
“往上,最多到廠子領導那一小圈人知道是咱們舉報的就行了。”
“聽你說的改成這樣,十天八天他們也未必能忙活完,過幾天怎麼都能抓個現行。”
“這樣也省得他們想到是我們舉報的。”
“哪怕咱不要這舉報的好處,也不能被捲進去。”
“傳個小話兒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咱們關係一直不好,不說好話才正常。”
“舉報這事兒,可是在砸人飯碗。傳到他們耳朵裏,搞不好他們要找咱們拼命的。”
“咱也都不是孤家寡人,你們哪個真出點事,我咋跟你們爹媽交代?”
“所以這事兒絕對不能往外傳,就連回家嘴巴也都給我閉緊了。”
幾個人聽了也想起這裏面的風險,都說自己絕對不往外說。
交代完了,劉師傅這才領着他們出了廂房。
劉師傅打發幾個人繼續幹活,自己溜達着,沿着抄手遊廊去了西廂房邊上。
所以說這院子以前的主人是高門大戶,這院子不止有四進。
每個院子都挺寬敞的,就連後罩房前面都有東西廂房連過來的遊廊。
原本這遊廊西邊盡頭就是角門,過了角門又是西跨院的遊廊。
真的進了二門以後,哪怕雨天,不用打傘也能走到西邊的跨院。
不過不知道當初考慮保暖還是什麼原因,西邊的院牆沒有就着廂房的後牆。
反倒是在廂房外面三尺多遠的地方重新起的一道院牆。
但是,隔着這邊的耳房,卻能看到西廂房北邊靠着耳房的地方,跟院牆中間起了一道牆。
牆那面的房檐也用椽子和薄板做出房頂。
這房頂也向前一直延伸到了院牆那邊。
想來那裏就是後面藏着的門的位置。
再走到房子對過,估摸着距離,想來應該是把邊兒這一整間都被擴建到了後面,拿着人家的院牆當成廂房的後牆。
就是不知道房子裏面這牆有沒有敲掉。
佔了人家的牆,房檐水也滴在人家的院子裏。
本身就犯着忌諱。
想來,中院那裏也是這樣操作的,他也沒特意去看。
畢竟中院那裏,倆婦女每天大半時間都在外面。
不是縫補衣服,就是納鞋底兒的。
自己去看,也難免會讓人懷疑甚至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