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過很快就走向衰敗。
從輝煌到沒落,只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
在四九城這座千年古都的餐飲史上,如劃過夜空的流星,只帶來剎那的燦爛。
初見時,號稱百格百味的川菜,以其麻、辣、鮮、香的風格迅速征服了四九城人的胃口。
鼎盛時期,相比諸如粵菜之類的南菜也不遑多讓。
僅八大春裏面,就有三家經營川菜。
不過新鮮過後,川菜太過麻辣,少於變化的缺點也異常突出。
失去了新鮮感,外加着政治中心南遷等原因。
導致到了這個時代。
哪怕是少用兩椒,甚至抓把京椒就做的四九城風味的川菜,也難以取得往日的輝煌。
陳師傅當年在絨線衚衕的蓉園飯莊,就是掌竈的大師傅。
川菜沒落,他不想隨波逐流,乾脆去了儲庫營衚衕的四川新館。
雖然會館到這個年代,遠不如前朝那麼繁華,一天也沒幾桌客人。
但是能找到這裏的,不是川蜀人士,就是真正的老饕。
那是真的能喫川菜,也是會喫的主兒。
外加着會館本身有渠道能獲取川菜必須的各種調料、原料。
所以還能一直保持着正宗川菜風格。
更何況,破船還有三斤釘。
再怎麼落魄,陳師傅還一幫子徒子徒孫在四九城討生活。
而且即便在這個時代,會館仍然起着川蜀與京城之間聯繫紐帶的作用。
有陳師傅幫持着,兒子也算不上什麼愚鈍之人,怎麼都能在這行立住腳。
更何況,何大清想得更遠。
穿衣喫飯這事兒,總歸要落到新鮮感上。
別看現在川菜沒落了,將來卻未必沒有出頭之日。
哪怕現在四九城各大菜系扛把子的魯菜,也遲早有被人喫膩的一天。
那時候機會不就來了!
即便仍然只興盛個十幾二十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二十年呢?
再不濟這孩子學偏了,離經背道。
真去把川魯甚至自家祖傳的菜式融會貫通,糟蹋一下,那不又是一條新路子?
所以,儘管自己那些把兄弟都表示不看好,還是建議他找個魯菜或者淮揚菜的師傅。
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把兒子送去學了川菜。
陳師傅夫妻兩個都是巴蜀人,兒女早都長大成人,留在了蓉城。
二人年歲漸長,就愈發覺得身邊沒有孩子顯得太冷清了。
他妻子在何雨柱的拜師宴上見了何雨水,就很喜歡。
所以隔三差五,就讓何大清把雨水和柱子一起送過來。
說她在會館也沒什麼事兒,也能順便幫忙帶着雨水。
一來二去,到了現在,雨水差不多每天都跟着哥哥去他師傅那裏。
甚至何大清動了續絃再娶的想法,也和他們的規勸離不了關係。
畢竟,他們也總跟他說,如果何大清找到合適的,最好早點結婚。
他自己這麼個老鰥夫,整天在竈上忙活,哪兒能帶好閨女。
閨女可不像兒子,總有些女人的事情是父親不能,不方便教導的。
甚至搞不好,柱子這兄妹二人的婚姻都會被耽誤。
畢竟,這個年代還是在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更講究個門當戶對。
何大清這麼一個老光棍,想找個兒女親家,大半人家都會猶豫。
沒有婆婆,在這個年代不是什麼加分項,反倒更可能減分。
畢竟有婆婆幫着帶孩子什麼的,自家閨女也能少點麻煩不是。
惡婆婆當然也有,真遇見的話,那是閨女的命不好!
反覆琢磨了很久,何大清也覺得真是這麼回事兒。
所以別人給他介紹了幾個,最終選擇了白鳳蓮。
雖然她有倆兒子,不過接觸下來,她也還算賢惠勤快,也對自己的孩子還算可以。
他也就認可了,想着一起搭夥過日子。
今天雨水也跟哥哥去了會館。
亂世已久,現在的四九城太平了許多。
不過總歸不缺老炮兒、頑主、佛爺。
甚至大半的街巷連個路燈都沒。
這樣黑燈瞎火的,攔路搶劫、套麻袋敲悶棍的又怎麼可能少得了?
哪怕讓何雨柱一個半大小子,穿街走巷地走那麼好幾裏地,何大清也不放心。
更何況還要帶着個只有幾歲,走不了幾步路就得蹲下來嚷着走不動,要人背的小姑娘。
所以,何大清每天都是在飯店忙完以後,就直接去他師傅那裏接他倆。
現在去接孩子的話時間太早了,萬一會館有客人,只怕陳師傅自己忙不過來。
那就真是誠心裹亂。
但是自己去派出所,不知道要多久纔出來。
就算馬上出來,再去會館,時間也不知道得幾點呢。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去。
“不行,一定要到所裏!”那個年輕點兒的公安性子有些急躁,搶着說到。
邊上年紀大的看了他一眼,倒是沒多說什麼。
“那,我有倆孩子在儲庫營衚衕的四川新館那裏,我能先去接一下他們嗎?”
“不行,那也會耽誤時間。”那個年輕的公安更顯不耐,說話的態度也強硬起來。
平時這個時候他們也早都下班了,自己今天還有事情,誰想着臨下班了還遇到這樣的破事兒。
也不止他們兩個,現在整個派出所都爲這事兒在加班。
走到這裏,聞着巷子裏的味道,更覺得飢腸轆轆,是真的不耐煩了。
“那能跟我說說是啥事兒嗎?”何大清看向年長的那個公安。
“一兩句也肯定說不清,你還是跟我們走一下吧。”年紀大的那個也無奈地搖搖頭。
他也不想在這裏說。
畢竟派出所那邊還在審訊,還有人去現場勘查取證。
這次倒是真的幾句話就能問完,但是萬一那邊有什麼新的突破或者問題,那不還得再跑一趟?
“那行吧,稍等我去交代一下。”何大清也沒轍了,轉身走向房門。
走到門口,看着堵住門口,臉色煞白,幾欲昏倒的女人。
何大清低聲跟她說:“鳳蓮,你看這事兒……”
“要不你去會館幫我領下倆孩子,把他們送回南鑼鼓巷。”
“回頭你也別回來了,就住雨水那屋,我這邊忙好就直接回那面。”
女人沒說話,就這麼怔怔地站在門口,眼神一會轉到院門口的公安身上,一會兒又飄到身前的何大清身上。
卻只是站在那裏,一聲不吭。
何大清想再說些什麼,最終卻也只是頹然一嘆,轉身跟着兩個公安直接出門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