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成人的童話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上旬。

  松江省,某村。

  早上起牀,李想國拎着尿桶出門倒掉,再放到廁所。

  再回來捲起窗簾,紮好。

  這纔回到屋裏洗漱之後,開始準備早餐。

  用盆去西屋裝回來幾碗玉米碎,淘洗乾淨下鍋,再添上半鍋清水。

  他才蓋上鍋蓋,點火燒了起來。

  隨着竈膛裏的木柴燒得噼啪作響,很快鍋裏就上了熱氣。

  李想國掀開鍋蓋攪拌一下,再把鍋蓋蓋上,用小火慢慢地熬着。

  竈臺清理乾淨,再拿過來一個大盆,將裏面的水清理乾淨。

  李想國掀開另一口鍋上的鍋蓋。

  鍋裏裝着的,是昨天晚上李想國煮的大半鍋紅小豆。

  儘管臨睡之前他就停了火,但是現在鍋裏仍有一絲餘溫。

  這從掀開鍋蓋,還有一絲蒸汽蒸騰起來就能看得出。

  隨着蒸汽飄了出的,還有一股淡淡的,獨屬於紅小豆特有的香味。

  李想國拿鍋鏟插到鍋底,撥開豆子看了下,原本關火時候還剩下不少的湯汁,已經蒸發或者被紅小豆吸收了。

  現在鍋裏只有一顆顆漲得像紅大豆那麼大,一粒粒的紅小豆。

  甚至因爲熟透了,有些豆子還被煮得開花了,裏面原本潔白的豆瓣也被染上一層深紅。

  再檢查確認沒有糊在鍋底的豆子,李想國也滿意地點點頭。

  伸手到鍋裏捏住幾顆還帶着溫熱的豆子,用手指輕輕捻了一下,指間的豆子也直接變成了豆沙粘在手指上。

  給手指染上一層淡淡的紅色。

  去西屋把家裏做醬用的醬杵子拿到了竈臺邊上。

  他家裏這個醬杵子是柞木製成的,顏色也成了深褐色,想必也用了很多年。

  醬杵子是做醬時,煮完豆瓣用來搗碎豆瓣用的工具。

  整體呈丁字形。

  上面是橫着的,差不多一尺多長,直徑有手腕粗細的圓形把手。

  把手的中間開了一個卯眼。

  上面裝着的是差不多一尺半長,前面平整足有碗口粗,越向尾部越細,到了尾部開榫的地方,只比酒杯粗一些一根圓錐形狀的木頭。

  把醬杵子清洗乾淨,再擦乾水分,李想國提着它站到鍋前,雙手握着把手,把下面的頭子伸到鍋裏。

  提起、按壓,接觸到醬杵子前端的紅小豆就被碾成了豆沙。

  隨着碾壓的豆沙越來越多,每次操作的阻力也越大。

  李想國不得不隔段時間就把它從鍋裏拎出來,用鍋鏟把粘在上面的豆沙刮回鍋裏。

  反覆翻動,再壓。

  一直到鍋裏的紅小豆全都破碎,看不到整粒的,李想國才停下來。

  把醬杵子上面粘着的豆沙清理乾淨,再清洗擦乾,拿回西屋掛好。

  李想國這纔去碗櫃,找出家裏裝白糖的罐子,看看沒問題,就舀了大半罐的白砂糖撒在豆沙裏。

  再用鍋鏟把豆沙和糖翻拌均勻,這才直起腰,去拿着毛巾把額頭的汗擦乾淨。

  不由得有些感嘆,自己這身體怎麼也是小孩子,真心有些幹不動啊。

  用調羹挖出來一點豆沙嚐了下。

  放在嘴裏,畢竟是自己加工的,不像後世買來的成品豆沙那麼細膩。

  但是那股獨屬於赤小豆的味道卻遠勝那種工業品,更加的香濃。

  不過自己加的糖沒那麼多,所以甜味還是有些淡。

  但是也沒辦法,就這麼多糖。

  真一下子全用光了,過年時候炸東西用什麼?

  更何況喫多了白糖,也沒那麼健康。

  建國後,中美沒有建交,所以孟山都的糖精沒得進口。

  國內暫時沒有糖精生產,市場上的糖精也已經消耗光了。

  這次出去,他就沒買到糖精。

  更別說後世纔有的阿斯巴甜、甜蜜素什麼的。

  李想國倒是不那麼反感這些東西,畢竟凡事有度,只要不是拼死了喫。

  這些東西,其實還是安全的。

  沒那麼多糖,又沒糖精,這豆沙不夠甜也就只能受着了。

  把鍋裏的豆沙全都盛進盆裏,李想國這纔去看了下架在水缸邊上,架在一口空缸上的面口袋。

  到了貓冬的時候,前幾天李想國泡了一些黏米,怕太軟太黏,所以還在這黏米里面還兌了一半的小米。

  前天用桶裝了去吳二叔家,用他家的石磨加水磨成了粘面子。

  吳二叔怕李想國拎着桶太累,磨好以後,用扁擔幫他挑了送到家。

  還幫着他洗了面口袋,並且幫他把米漿裝袋,在缸上給架好纔回去。

  這控了幾天水,實際上應該早就控幹水分了。

  不過廚房沒那麼熱,他也不急着收拾。

  他伸手在袋子上按了下,稍微用力才能按出個坑。

  也暗自點頭,這粘面子果然已經控幹了。

  解開袋子口袋,從結成一大團的黏面子上摳下來一團放進盆裏。

  用手揪下來一小團在手裏揉捏幾下,覺得這面被控得太乾了。

  他端着盆子放在竈臺上,一點點往盆裏添水。

  再用另一隻手揉麪。

  一點點加水,一次次揉,一直到麪糰光滑,粘性十足。

  不再是一捏一道裂痕的程度,這才停下手。

  揪下來一小塊,用兩隻手的手掌搓成團。

  把麪糰交在左手掌上拍成麪餅,右手用筷子挑起一小團豆沙放在麪餅中間。

  再小心地兩隻手配合着,用麪餅把豆沙包在中間。

  再把它重新搓圓,小心地放在邊上乾淨的蓋簾上面。

  一直包了十幾個,估摸着夠了兩鍋的量,他才停下來。

  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就再掀開粥鍋的鍋蓋攪動一下,避免鍋底糊了。

  鍋裏已經一片金黃,看得到米粒都變得半透明,他也就把竈膛裏面的柴火抽出,塞在隔壁的竈膛裏面。

  每每煮飯,他都好想念前世的電力高壓鍋。

  不粘鍋內膽的鍋體,最多也不到半小時,就能把這粥煮得濃稠軟爛。

  哪兒像這個,開鍋都都還得一個多小時才能熟。

  這還是小碴粥,要是大碴子粥,那哪怕煮兩個小時,也別想把米粒徹底煮熟。

  所以,儘管剩飯口感沒有現煮的好。

  李想國也仍然每次煮上一大鍋,用盆子裝了以後,下頓只要取了合適的份量加熱一下就行了。

  畢竟已經入冬了,廚房也沒那麼熱,就算過兩天點煤爐取暖了。

  大不了把裝着剩飯的盆子放到沒有采暖的西屋就好。

  他也犯愁,這要是去不了四九城,到了夏天就沒法這樣長時間保存,至少過夜肯定是不行的。

  那樣每天光做飯就得煩死個人!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