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這點李想國倒是比較理解,估摸着這皂莢結果那天就有人盯着了。
就算果莢沒成熟,也有人急吼吼地拿了竹竿都給打下來。
畢竟沒成熟的,最多效果差點兒,但是成熟了,被別人打去了,那就雨我無瓜……
(就像我們單位裏那些果樹,我就從來沒看到果子成熟過,往往快成熟時,就被人一夜之間全收走了)
掛得最低的果莢,也在六七米高。
李想國沒特別練過投擲技能,哪兒那麼容易打到豆莢或者樹枝。
倒是有心想從空間取根柳木棍子,不過想想又不是在自己院子,風險太大了,也只能作罷。
磚頭萬一扔到院子外面,不管是砸到人還是砸到人家房子,那都是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除了自家院子的方向還膽子大點兒,畢竟哪怕真的扔過去也砸不到人。
小心翼翼地折騰半天,也不過打下來十來個豆莢。
李想國甩了甩有些酸脹的胳膊,拿着幾根豆莢敲打着,心滿意足地朝着大院的正門走了過去。
他也準備回去把這些豆莢剝開,種子種到空間裏面。
有這麼多就足夠了,哪怕只發芽三棵五棵的,那隻要長起來也足夠自己用的。
他弄這個,其實純屬閒得無聊。
畢竟男人又不留頭髮,用啥洗還不那麼回事兒。
長出來一個兩個月就被剪掉,真不至於還要擔心分叉啥的。
說起來這個年代沒有洗髮膏、更沒有洗髮水。
國內的海鷗、蜂花這些洗髮膏,都得到後面八十年代才生產出來,香波這些東西就更晚了。
在這之前,女人洗頭,大半都是因地制宜,有啥用啥。
從淘米水到乳清,什麼都有——畢竟想要別的也沒有啊。
農村的話,像南方還有木槿、無患子這些東西,四九城這地兒能找到的也就只有這個比較容易找到。
四合院裏的這些女主女配大半找不到這些,或者捨不得買。
那肯定也只能選擇肥皂、洗衣粉甚至鹼面、或者用草木灰瀝水。
畢竟草木灰裏面大半成分都是碳酸鉀和碳酸鈉這些具有弱鹼性的鹽,同樣具有去污作用。
閻埠貴亂入:“想國這法子不錯,解成你們幾個,週末都跟我去釣魚。”
“我釣魚時候,你們幾個去拔草,堆起來燒完了把草木灰用袋子裝回來。”
“這樣咱家以後連肥皂都不用買了。”
“這過日子啊,就得精打細算。”
“喫不窮花不窮,算計不到要受窮!”
公園裏,豬腳環抱着女主,女主頭頂抵在男主頜下。
美人在懷,豬腳也陶醉在她頭髮上沒漂洗乾淨的肥皂/燒鹼味道中。
內心不停地吶喊:“地道,就是這個味兒,滿滿的處子的芬芳!”
就在這樣的浪漫中,一個肚子圓滾滾的蝨子,從髮根爬到女主頭頂來曬太陽……
豬腳心情激盪之下,脫口而出:我草我草……
也正是用了這些東西,頭髮也就不可避免地脫脂。
也因此,那些年頭兒,髮油這種東西才能大行其是,梳到頭髮上,可以有一定修復作用,減少髮絲斷裂。
你看,現在還有多少地方會賣髮油。
那你覺得,還有多少人會買這東西呢?
拿皁角洗頭髮,至少不會像上面那幾種東西刺激性那麼強。
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麻煩,還比較浪費時間。
至於不容易搞到,那是別人的缺點,肯定不是自己的。
至於洗衣服什麼的,難道是肥皂買不到嗎?
哦,可能沒票還真的買不到那麼多。
所以只怕自己不可避免地又要開啓囤囤囤模式。
囤肥皂,又或者囤一些燒鹼。
畢竟自己以後肯定要養豬,想來也能有大量的胰子和脂肪。
如果需要,也可以自己做肥皂。
要是實在沒有燒鹼,還可以用草木灰瀝水替代。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把一切有用處的東西都神化。
就連皁角也是如此。
比如皂莢刺,傳統中醫裏面認爲皂莢刺屬於辛溫行散之藥,其藥效如同其外形一般銳刺而鋒利。
針對於各種瘡癰、紅腫、疔毒諸症,用之往往可以起到藥到病除之良效。
所以說中醫,其實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跟科學並不相干,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李想國穿越前,各種中藥材都被炒到高位,甚至就連皂莢刺也沒能免俗,貴的時候一斤能賣到一兩百塊。
自己要是囤積一批到時候賣掉,都夠自己過日子的了。
不過這東西,哪兒有白果香?
他是真的敬謝不敏。
倒是皁角米,他覺得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一個長期處在饑荒中的民族,對於喫的熱愛才真的是刻在基因裏的。
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穿越以來,爲了滿足喫食,花費了這麼多時間。
而且也可以預見地,必然還會花更多的時間。
種了皁角樹,皁角用又用不光,閒來無事時候剝皁角米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不止好喫,還能打發時間。
想想你自己剝稻穀,然後做一頓飯……
更何況這還不是喫米,是喫稻殼。
(其實也不恰當,更像是黃豆泡水後剝下來的豆皮,皁角米其實就是皁角果仁外面的這層保護用的軟膜。
其實這東西雖然有些半透明,但是實際上也是肯定不含某些瞎逼逼的公衆號所說的膠原蛋白或者軟骨素——這些只存在動物體內,植物裏面是肯定沒有的。
類似的說法還出現在“海藻”或者“銀耳”、“金耳”等食物中。
而且,實際上膠原蛋白可以說是常見的蛋白質裏面最差的一種。
不含有色氨酸、蛋氨酸和酪氨酸這些必需氨基酸。
所謂的必需氨基酸,就是指人體不能自行體內合成,或者合成不足,只能靠着食物攝入的八種氨基酸。
這也是爲什麼,對於後世人而言,阿膠就是種垃圾食物,根本不配稱爲“中藥”。
畢竟,哪怕喫點兒豬蹄,那滋味不比啃沒滋沒味的驢皮膠更好嗎?
如果換成這個年代,尤其是那幾年的話,阿膠對於喫不到太多肉的普通人,尤其是水腫病患者而言,那還是很好的營養品,很好的對症藥物。
所以有些號稱營養師的公衆號,有些東西也都是人云亦云,跟着胡說八道。
人最重要的,不止是學習、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同樣也需要有獨自思考,分析的能力。
另外就是什麼營養師、心理諮詢師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花錢就能考,考了很容易過,然後對找工作或者實際工作完全沒卵用的東西。
如果它對找工作或者對於實際工作真的有用,你就會發現——這東西想考,前面咋他媽那麼多前置條件,老子竟然沒法報名!
也因此,這些公衆號自然也就良莠不齊,還是有選擇地看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