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安醫生
楊向榮又問:“那你說,這蠱會不會是南詔那邊的人弄出來的?”
畢竟,自古以來,也就南詔那邊的人擅長養蠱。
劉建設說道:“不一定,目前來說,敵特的概率最大,至於是哪個國家的,還不確定。”
“既然知道了我父親生病的原因,不論如何,都要再做嘗試。劉建設同志,謝謝你。”
劉建設苦笑道:“不用謝我,老爺子在這個時候都能想到我,我卻不能治好他的病……”
說到這裏,劉建設長嘆了口氣,說道:“有一點我需要提醒的,那就是不要想辦法用別的方法將瀾蠶蟲引出來,也不要想辦法將瀾蠶蟲給殺死。”
“這樣反而會刺激到瀾蠶蟲,甚至讓它加速分裂,甚至是毀滅性的吞食。”
楊向榮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他明白劉建設的言下之意了。
如果胡亂嘗試的話,那就會加速楊國福的死亡。
“劉建設同志,既然你來了,那就在這邊喫個便飯再走吧,我父親也想與你多聊聊。”
既然有了突破口,楊向榮自然不會就這麼看着楊國福飽受蠱蟲的折磨,他這就去找安醫生。
劉建設來了,也沒想着這麼早就走。
他也猜到了楊向榮的想法。
他也怕楊向榮病急亂投醫,更怕楊向榮找來的醫生亂來。
那樣,真的會加速楊國福的死亡。
劉建設卻不想楊國福死。
其實,劉建設是有辦法治好楊國福的。
那就是洗髓果實。
只是,洗髓果實這東西實在是太逆天了。
如果真的拿出來了,可能會改變他的現狀。
這是不可把控的現狀。
以他的能力,想要抓他,控制塔,並不容易。
但是,馬紅霞,楊覓覓,楊詩詩她們娘仨……
還有前身一直未找到的家人……
太多的因素和顧慮了。
劉建設知道,楊國福肯定不會坑他。
可有些事兒,也不是楊國福能把控的。
要不然,以後也不會起風了。
房間裏再度就剩下劉建設和楊國福兩人。
楊國福雖然一直飽受蠱蟲的折磨,可他的臉上依舊有着淡淡地笑容,並沒有半點痛苦之色,“劉小子,你今天釣到了多少魚啊?”
劉建設說道:“今兒釣到的最大一條,就是第一條,二十六斤八兩,不過那會兒看你沒來,就被我給賣掉了。後來釣到的,都是十來斤的,我都給你帶過來了。哦對,還在吉普車裏面呢。”
“我去和武軍說一下,得趕緊把魚給處理了,要不然魚死了就不好吃了。”
楊國福笑着說道:“放心吧,武軍他會處理的,咱們繼續聊天。”
劉建設說道:“這次釣魚,我感覺什剎海里的大魚應該沒多少了,要不然和往常那樣,應該都是二十多斤往上的。而且,咬鉤的頻率也沒那麼高了。”
楊國福對此倒是並不奇怪,說道:“那是當然,什剎海的小魚都被釣的差不多了。這些年,釣到大魚的也不是沒有。但還是有一些的,可經不住你這種釣法……”
“估計你下次去,還不如今天呢。”
劉建設笑着說道:“這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最重要的就是老爺子你不在,要是你在旁邊坐鎮的話,那肯定能釣到大魚。”
楊國福立即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你小子,還真會說話。照你這麼說,你釣上大魚還有我一分功勞,那下次你再釣到大魚的時候,可不能以市場價賣給我了,你得給我算便宜一些。”
兩人說話之際,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老楊。”
一個洪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是安醫生來了。”
楊國福對着劉建設說了一句,然後說道:“進來吧。”
門開了,一個鬚髮皆白,穿着一身白衣服的老頭兒走了進來。
老頭兒面色紅潤,天庭飽滿,歲數應該不小了,但臉上的皺紋卻不多。
“安醫生……”
楊國福與來者打了個招呼。
“嗯!”
安醫生進來後,和楊國福打了個招呼,然後將目光看向了劉建設。
目光中帶審視的意思,並不友好。
“小兄弟,是你說老楊中了蠱?”
劉建設點頭說道,“是的。”
安醫生點了點頭,又問道:“不知道小兄弟尊姓大名。”
安樹勳身爲國醫,也住在這個大院裏,主要就是幫這個大院裏的那些領導治病,調養身體。
劉建設自然聽出了安樹勳的言下之意,他淡然道:“我叫劉建設。”
安樹勳擰着眉,思索起來,有名的中醫世家,似乎並沒有劉姓。
安樹勳又問道:“不知閣下師承何處?”
劉建設:“無門無派。”
一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不是什麼中醫世家,也不是哪位中醫泰斗的傳人。
安樹勳這會兒壓根就不拿正眼看劉建設了,“你是怎麼鑑別出來的?你懂蠱麼?”
安醫生一連兩個問題,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信任。
劉建設淡然一笑,“我從古籍中看到的。至於我懂不懂蠱,我跟你說我懂你信麼?你若是不信,你懂麼?你不懂又能如何辨別我是否懂蠱?”
【來自安樹勳的負面情緒值+111!】
【來自安樹勳的負面情緒值+666!】
【來自安樹勳的負面情緒值+999!】
他的一連串反問,直接讓安樹勳紅潤的面色變黑了下來。
“你這小娃娃,我看你沒什麼本事,全憑這張嘴說話!蠱只有南詔的人會下,四九城這邊對外來人口管控的很是嚴苛,怎麼可能會有南詔的人給老楊下蠱?”
“我看你這就是在胡謅。”
安樹勳指着劉建設就是一陣的呵斥。
他不相信以劉建設的閱歷,能知曉千里之外南詔的蠱。
楊國福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這種怪病是他聞所未聞,劉建設這會兒說楊國福中了蠱,時日無多,但又解不了蠱。
這在安樹勳看來,劉建設就是能忽悠,憑着和楊國福的關係不錯,特意來招搖撞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