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靜觀其變
“易師傅在咱們大院裏可是德高望重,不論院裏出了何事,都是他來主持大局。”
“爲何會這樣呢?”
“因其品行高尚,深受院內衆人敬仰信賴。”
“再者,他還爲咱們廠培養出不少技藝超羣的工人。”
“這樣的德才兼備的老工匠,我堅信,即使沒有兩位主任的推薦,他自己也會主動請纓。”爲了刷一波存在感,二大爺劉海中適時加入,補充了最後一段話。而陸恆在一旁靜觀其變,若非場合不合時宜,恐怕都要捧着瓜子當起看客來了。
“你平時不老是高舉道德仁義的大旗,動不動就搞那套道德評判嗎?現在國家建設需要你出力,多麼崇高的事業啊!如今大家都熱烈推舉你,你怎麼能推辭?你能找出什麼理由拒絕呢?當你被推上道德高地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渾身舒坦?”
陸恆全程關注着易中海臉色的變化,從蒼白轉至鐵青,再回歸蒼白,可謂是五味雜陳的一幕。“既然大家一致贊同易中海同志,那此事就這麼定了。”
“易師傅,今天下班之後,你明天就可以不用來上班了,回去妥善處理家裏的事務。”“三天後,請帶上生活用品等行李到廠裏報到,廠裏會安排你乘火車前往目的地。”
林國華言畢,便準備結束會議。此刻易中海的想法和意見似乎已經不再重要。要知道,不論是企業還是單位的領導,大多是軍隊轉業過來的,他們辦事強調一個原則:絕對服從命令。
你是老黨員,也是老工人了,現在組織上有任務交給你,你還猶豫推諉個什麼勁兒?是不是覺悟有待提高?如果你拒絕,那麼其他被選定的人也可以以此爲由拒絕,這樣一來,廠裏的工作還怎麼開展
這個壓力若是壓到了易中海身上,他難以承受。整個過程,易中海都是一頭霧水,眼看會議就要散去,他趕緊插嘴道:“主任,我要是去了,家裏怎麼辦?”
“我家中還有一位耳背的乾媽,她是五保戶,年事已高,平日全靠我照顧。”
面對這一情況,易中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藉口反駁,只能先搬出這位聾老太作爲擋箭牌。“易師傅,聾老太平時不是一概由一大媽照管嗎?你就放心去吧,以後你的家人還有聾老太,我們都會給予更多關照。”
劉海中毫不顧忌鄰里之情,直接戳破了他的藉口,並貼心地爲他的後顧之憂做了安排。易中海急得滿頭冷汗,卻再也找不出任何理由來反駁,除非公然違抗命令。
只是這樣一來,他苦心經營的形象就會瞬間崩塌,在軋鋼廠內會被各級領導視爲不服從命令之人,日後怕是難有安生日子過。很快,人羣散盡,只剩下易中海如同行屍走肉般晃悠回生產線上。
上午的工作,他始終渾渾噩噩,直到午休時間。工人們紛紛涌向食堂時,廣播裏響起了關於援建西/北地區的事宜,其中被選中人員的名字也被播報出來。當聽到“易中海”三個字時,他全身不由得一陣顫抖,遊離的思緒這才重新回到了腦海。
之前所有的盤算、憋屈,以及對陸恆的憤怒,此刻統統化作了恐懼。他無法預知真要奔赴西北,等待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的生活。
“叮鈴鈴!”盛夏的太陽仍高掛天際,軋鋼廠的下班鈴聲響起。但與往常不同的是,鈴聲響過後並沒有工人如潮水般涌出車間,因爲今天需要加班。
這個時代的企業,人性化的一面在於工人社會地位較高,許多人以成爲工人爲榮;而不人性化的一面則體現在工作任務量不穩定——平常任務輕鬆可以準時下班,一旦接到大量需限時完成的任務,就必須加班加點。而且這種加班並不計酬勞,講求的是自覺奉獻的精神。
陸恆穿越後的第一次遲到和第一次加班,都在今天貢獻給了軋鋼廠。直至晚上八點左右,他纔回到四合院。原本他是不想特意跑這一趟的,畢竟待會還要返回軋鋼廠辦公室休息。然而想到雯雯那個丫頭,如果下班沒見到他可能會擔心,因此決定回來看看。
果不其然,當他回到四合院時,小丫頭正托腮坐在小板凳上,凝望着漸漸昏暗的巷口。她的旁邊,李秀芝也坐在板凳上,手持蒲扇,一邊扇風驅蚊,一邊默默守候。
陸恆的自行車還沒靠近四合院,掛在車上的鈴鐺聲就已經傳入耳中。小丫頭立刻站起來,遠遠地張望起來。確認是陸恆歸來,她一直陰鬱的小臉終於綻放出了笑容。
“是哥哥,哥哥回來了!”
“秀芝姐姐,哥哥回來了!”
幾乎在同一時刻起身的李秀芝,臉頰上淺淺梨渦浮現,肯定地說:“確實是陸大哥回來了。”
陸恆剛停穩車,小丫頭就跑過來抱住他的腰身。李秀芝站在後面,眸光溫柔如水,彷彿是在等待良人歸來的妻子。這幅畫面觸動了陸恆心底的某根弦,讓他心頭泛起一絲酸楚和麻意,像是電流穿過的感覺。
夜色中回家,有人在門口翹首期盼他的歸來,這是他前世曾嚮往過的幸福。儘管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物質生活極爲豐富,衣食無憂,但卻恰恰缺少了這份平淡溫馨的生活氣息。
“你們怎麼跑到前院門口來了,這麼熱的天,蚊子又多,不知道回去吹風扇嗎?”陸恆將小丫頭一把抱起放到車樑上,雖嘴上責怪,卻滿含疼愛之意。
“雯雯從五六點鐘就開始在門口等你了,見不到你回來,怎麼說都不肯離開。”李秀芝在一旁解釋,臉上掛着溫柔的笑容。
“今天加班,所以晚了點。”陸恆簡單解釋了一下。
李秀芝像個小媳婦似的問道:“那你喫飯了嗎?飯菜還給你留着熱着呢。”
“正好有點餓了。”陸恆推着車,車上坐着丫頭,身後跟着李秀芝,三人一同朝院裏走去。
“今天的晚飯是秀芝姐姐做的,我覺得不如哥哥你做得好喫。”
“還有,今天的碗是我洗的。”小丫頭坐在車上,邊“告狀”,邊表功。
李秀芝在後邊輕聲道:“我會努力學習的,一定會把飯菜做得更好喫。”
“傻丫頭,我又不會趕你走,你瞎擔心什麼呢。”
“其實你做的飯菜還可以,只是要想達到我的水平,估計這輩子不太可能了。這不僅需要努力,還需要一點點天賦。”
陸恆察覺到了李秀芝語氣中的少許擔憂,安慰了一句。擁有萬倍經驗暴擊系統的加持,他做幾次飯就相當於別人做了一輩子,誰能比得上呢?何況眼下食材有限,即便他廚藝再高,也無法做出超越普通廚師太多的作品。如果是用較爲珍貴的食材,加上齊全的調料和烹飪器具,才能真正展現他大師級的廚藝水準。
“那,我
當李秀芝年歲稍長,剛能爲家裏出一份力的時候,她就被從學校召回,投身於賺取工分的農活中。割草、砍柴、餵豬、燒飯、放牛……在那個年代,對於一個女孩而言,讀書彷彿不是那麼重要,迴歸家庭,幫忙勞作纔是正道。此時的李秀芝內心五味雜陳,緊緊咬住嘴脣,一言不發。
陸恆,這個有學問且身爲領導的人物,在她心中顯得遙不可及。李秀芝深知自己出身農村,識字不多,與他相比似乎難以企及。這種認知讓她突然深感自卑,原本憧憬的畫面瞬間化爲泡影。
“你會用字典嗎?”正當李秀芝沉浸在自我哀憐的情緒中時,那熟悉而溫暖的聲音再次響起。這聲音自她來到這裏後,就始終指導着她如何適應新環境,如何與鄰里相處,溫和又充滿力量,讓李秀芝總是渴望聆聽更多。
面對陸恆的問題,李秀芝眼神重燃希望,堅定地迴應:“我會。”陸恆並未察覺她內心的波瀾起伏,仍平靜地說:“那就從查字典開始學起,雯雯的一年級課本你也可以借來看,平日裏若有疑問,可以問雨水,或是等我下班後再向我請教。”
“讀書並不只是爲了獲取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開闊視野。當你學會識字,就能從書本和報紙上了解到很多信息,進而對世界產生疑問,爲什麼是這樣?在探尋答案的過程中,你不僅增長了見識,也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個世界。”
陸恆頓了頓,想到跟一位只讀過兩年書的姑娘講述這些深層的道理,或許有些超前。他放下碗筷,直視李秀芝,詢問道:“你現在願意重新開始學習嗎?”
李秀芝鼓足勇氣,目光堅定地迎上陸恆的眼神,用力點了點頭。陸恆承諾明天會給她買一本字典,並安排她先借用雯雯的啓蒙讀物,對照字典自學。
夜幕降臨,皎潔月光灑滿小院,李秀芝目送陸恆離開,直到那溫暖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依依不捨地收回目光。帶着少女特有的惆悵與對未來的期盼,她回到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