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思想覺悟高
“老周,你是管地皮的,小陸廠子周遭那幾塊兒地,你看?”
“沒問題!”不等趙鵬話音落地,被叫到的老周就拍拍桌子:“幾塊地而已嘛。”
“你這次去了跟小陸打個招呼,讓他廠子交個文件跟標書上來。”
“我直接給他簽了字批了,這還不都小事兒。”
不管是領導還是普通大公司。
其實對待特殊的人才,往往都會有捷徑可走。
而且也沒有人會對這種事兒說不公平。
今天就在這個屋子裏的人,沒有一個是帶着私心來的。
即便他們想找吳啓山要錢,那也是希望手底下的建設能平穩完成。
完成了這(好嗎好)些建設計劃。
功,他們可以不要。
但是建設所帶來的的長遠正面的影響,這纔是他們最想看到的西。
那同理,對於陸恆,這些人也是打心眼裏想看到這樣的人走的更遠。
………………………
“陸恆這孩子啊,你說多少年才能出這麼一個大才啊。”說完地皮的事兒,老周靠在椅子上,兩手交疊放在胸前感慨。
“上半年,我去郊區那幾個縣開會,是親眼看着下崗職工的問題多次被提到會議
上。”
“但是在咱們四九城,這個問題還就少見。”
“這都得是人家小陸做了正面的帶頭作用。”
“那是!”吳啓山伏在桌子上,同樣異常感慨:“一,你看工資不削減,給工人開的工資比當初公家的廠子還要高。”
“二,稅務問題,人家小陸的廠子那個稅交的準時準點兒,從不拖欠就不說了。”
“百373分之四十啊!諸位!”
“你們什麼時候聽說過百分之四十的稅啊!”
“再一個!就好幾回我夢裏我都替人家小陸擔心!”。
“我說他廠子給工人頓頓白麪饅頭啃着,紅燒肉喫着,動不動還給個獎金!發個補貼!”
“那就是散財童子也沒有這麼當的啊!”
等吳啓山說完,趙鵬整了整衣服,調整了一個比較舒服的坐姿,接過話茬說:“當時跟小陸一個批次下海的那羣所謂的老闆,那時候都叫苦。”
“信跟投訴信是寫了一封又一封,說什麼人家小陸這麼做是擾亂用人市場,擾亂貨物市場。”
“還斷言小陸這樣幹,廠子肯定開不了多長時間。”
“結果呢!”
“這小半年瞅瞅!人家小陸的廠子越幹越好!”
說到這,趙鵬笑着一拍桌子,用着抒發胸臆的語氣說:“我要不是穿着這身衣服!我非得跑到那些人的廠子門口放鞭炮去!”
“問問他們!小陸的廠子怎麼樣!”
趙鵬說完,屋裏的衆多領導三三兩兩的交談了起來。
“是是是,這確實是,小陸這人還是不錯的,咱們要的就是這種企業家。”
“那確實、老周還有老吳這話都是在理的、小陸這孩子、思想覺悟高、有手段有
度量。”
“這種企業家,咱們都不求(bicb)多,只要能有那麼七八個,我就是現在讓給埋了我都樂意。”
“那是,誒,老趙,這回你去恭喜小陸,你可得把我們的話帶去,這孩子不錯!可得好好護着!”
“是,讓他有什麼困難或者有什麼委屈就直說,能解決的我們一定解決。”
“解決不了的…”
“那就盡力解決!”趙鵬一拍桌子,朝衆人笑着說。
與此同時,四合院裏。
譚鋼跟劉梅又一次上門過來彙報。
“陸哥,你看看這是廠子的產線擴充規劃圖。”說着,譚鋼把設計圖紙交給陸恆。
經過這一次二十萬臺的生意,VCD製造廠登上了一層新的階梯。
二十萬臺VCD,廠子收入在三千萬將近四千萬上。
千萬的鉅款!即便扣除了讓譚鋼心疼到滴血、心疼到睡不着的稅
這依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經過譚鋼跟劉梅多次商量,他們打算把廠子擴大一下。
因爲現在的廠子產線實在是有點兒供應不上丁本那邊兒的訂單量了。
……………………
“三條產線夠嗎?”陸恆看完了圖紙,又看着譚鋼問。
現在的廠子是兩個車間,加起來總共六條產線。
每天的機器產量是三千臺這樣。
平均下來,一條產線一天的產量差不多就是~五百臺。
這是常態的生產效率。
像之前丁本的那二十萬臺,譚鋼說應了廠子工人的要求,自發-組織加班巡邏隊伍。
那時候算是特殊情況。
產量差不多就是一條產線一天-在八百臺上下。
等待着譚鋼回答的時候,陸恆在心裏也做着計算。
“三條產線是最低的規劃,我們初步的打算是先定三條產線。”譚鋼一邊思索,一邊回答陸恆的話。。
“陸哥,目前因爲咱們廠子佔地面積比較小,在後續追加投入,擴大的地方之後。”
“我們會再逐步的把產線提高,提高九條或者十二條。”
經過陸恆上一次的安慰,現在譚鋼花起錢來心理負擔小了很多。
不再有一種以外人的身份花廠子錢的感覺。
而是真正把自己放到了廠子裏頭,從身心考慮廠子的發展。
“十二條…”
陸恆輕聲重複了一遍,然後閉着眼睛思索。
場地問題是小問題。
看來譚鋼還是有些害怕,害怕一次花太多錢的話會讓自己心裏不舒服。
感覺權利都被他抓走了。
“這樣。”想到這一點,陸恆睜開眼睛,把圖紙往桌上一撲:“地方的事兒你不用擔心。”
“這一次廠子生產線的擴張,我不會過問,但是我會給你們幫助。”
“地方的話就我給解決,到時候爭取就把擴充的地方安排在咱們現在廠子的周遭。”
“小梅,你就跟譚鋼你們兩個人合計。”
“平常在廠裏盯着生產的是你們倆,所以產線具體擴充多少條,還得你們自己定。”
“這次賺的錢哪怕都花完了都沒問題!”
“就一條!咱們不能說等到大訂單來了!咱們的產線跟不上!”
“你們明白嗎?”
還是那句話,陸恆平常也讀三國這一類的書。
就拿武侯來說。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陸恆以後的產業會很大,那他總不能也跟武侯學着,事必躬親。
那到時候
就哪怕陸恆現在每天練練系統給的那些養生拳法!估摸着也得步了武侯後塵
……………
放權,是一種智慧。
想到這,陸恆起身,一本正經的看着劉梅跟譚鋼:“你們好好想想,這次算是給你們的一個鍛鍊。”
“我…陸哥…這麼大的事兒…”譚鋼仰望着陸恆,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臉的不敢置信。
上千的錢都放在他譚鋼的手裏隨意支配。
就連擴大廠子生產規模這種關乎命脈的事兒都交給他和劉梅決定。
這一刻,譚鋼突然感覺眼睛酸酸的。
信任感,果然是最能讓人淚下的一種感覺。
“陸哥,我們兩個怕是不行吧?”劉梅有些擔心,她也擔心這種關乎廠子命脈的事兒讓她跟譚鋼來決定的話。
可能會有一些隱患埋下去。
畢竟跟着陸恆的時間長了。
劉梅也習慣了那種陸恆下命令,她照着去執行的做事風格。
…………………………士
“行了,這事兒沒什麼好說的,就那麼定了。”陸恆隨意的擺擺手,扭過頭看向窗外:“不用擔心幹不好。”。
“退一萬步說,就是真沒幹好。”
“幾千萬,要是能給我砸出來兩個好手,那這個錢我也樂意花。”
“回去吧,有沒辦法解決的困難了,就來找我,我給解決。”
“其他的事兒,你們看着商量。”
“陸哥…”“四二三”譚鋼跟劉梅對視一眼,眼角處泛起幾滴淚花。
陸恆看他們這副模樣,立刻白了兩人一眼:“停哈,我這可不是靈堂,用不着你們給我哭。”
“別的事兒我雖說不管,但是有一條我可得給你們打個預防針。”
“廠子規模是擴大了,也就意味着工人要擴招,工人的隊伍大了,這人可就不好帶了。”
“你們給我記住,人品,永遠是咱們工人的必要篩選準則。”
“也記住了,在工人不蹬鼻子上臉的前提下,儘量對他們好一些。”
“他們也不容易。”
以陸恆過來人的目光來看,讓同胞享受到高精尖社會之前,一定會經歷一段人力低廉的低谷。
別人家的事兒,陸恆管不着。
但是在自家,能盡到一些責任就盡到一些責任。
這是陸恆的底線。
“陸哥!這個你放心!我們一定記住!”譚鋼跟劉梅聽完,用力的點了點頭。
“那陸哥,你注意身體,我們回去了。”
“走吧走吧,別好像跟一個四五十的老頭子告別一樣,我今年才二十七呢。”陸恆開玩笑般攆着兩人。
李秀芝見了,也笑着跟在陸恆後面,送兩人出去。
與此同時,中院這裏。
傻柱氣喘吁吁的跑進易中海家裏。
這會兒易中海家裏早就已經有不少人等着了。
見傻柱回來,劉海中趕緊給他拉到椅子上。
閻埠貴推過去一杯水,好像關注自家老母豬下崽一樣關注着傻柱:“怎麼樣怎麼樣,小陸那邊什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