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練習資料
此外,秦國小篆面世僅五六年,旨在統一原本六個國家的文字,並納入衆多由六國製造出來的文字,即使是一衆學富五車的博士也難盡識。
在查看了幾份竹簡後,秦長青漸漸沒了興趣。正巧這時,令史枯又念起幾個從未涉及的生僻字,長青立即打起精神專心做起相應的註解及音標標記工作。
教室內靜寂一片,唯有令史枯解析之言仍在耳畔迴盪。不知多久,隨着一聲鐺鳴——
課業結束了。
向來嚴守時刻觀念的令史枯聽聲立即停了下來,在離席前特別告誡諸學生需多多複習書寫。
然而他轉身後便匆匆離去。
“喔呀!”
終於結束了。
我簡直不能忍受這煎熬。
“唸書怎麼會那麼疲憊?這比**更令人精疲力竭。”
課後立刻傳來了閬的大叫聲音。上課過程對閬而言就像是一種殘酷的拷問方式。特別是當令史枯講解一些複雜的生僻文字時,閬覺得自己無法跟上那節奏,只剩下絕望。
對他,這是一種從頭至尾的磨鍊!
同室學生們聽了鈴聲也都感到些許解脫。但是看着那些扭曲難解的新詞彙,不禁眉鎖深愁。
但是沒有過多久的時間。
他們一一仔細對比過板子和竹簡間的差別以確保自己的書寫正確後,學生們也紛紛走出學習室。
秦人遵循‘鞋不上殿堂’的習慣。也就是說,進入屋前一定要脫掉鞋子。
因爲在室內通常是坐地上,如果不脫下鞋子可能會弄污席墊或是其他人的衣裳。
故歷史上有這麼一項獎勵:可以帶劍穿鞋上朝面聖。
這代表着陛下給予的殊榮和恩惠;若非權臣重臣則難以享有這般待遇。
由此可以看出爲何這個時代的人清洗襪子或腳部頻率相當之高:身處一間房間裏,若誰腳氣味大,的確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於是秦長青隨之起身外出。
這是一個較大的休息時間,
是令史們的就餐時光;同樣他們也將到餐捨去尋找熱水。顯然……僅靠嚼乾燥的食物難以咽嚥下去。
待至秦長青到達時,食舍中早已坐滿了人,令史們的餐位是專門安排的,每個令史在桌前各有一個專用桌面,但像他們這樣的**就只得擠在一桌,見秦長青來了後,閬熱情喊着,“秦哥,這裏!這裏坐。”
秦長青快速走過去,其餘的幾位也讓開些空間讓出座位。
他不客套地坐下,從行囊取出了事先準備的餅乾與早晨裝的一些調味料。
其他幾個人也是如此。
衆人都等待舍人提供熱水。但是學舍的食舍顯然
“這纔是**過後該有的伙食!”
“真香啊。”
瘦弱的奮不禁潑冷水說道:“你知道令史是什麼爵位嗎?那是官大夫,比你爹的爵位還要高出一等。我們現在連最低級別的公士都不是,你還想着天天喫肉,是不是太不知足了?”
奮的涼水剛潑完,閬立刻一拳打了過去,嘴裏罵道:“就你會說風涼話。”
“我還沒當上公士怎麼了?等我在學士畢業後,我不就當上秦吏了嗎?到時候多抓些賊,多判些案子,我的爵位自然就上去了。”
“你這傢伙簡直狗眼看人低!”
正在閬與奮扭打在一起的時候,舍人端來了熱湯。閬和奮趕忙停下手裏的動作,接過熱湯道了聲謝,然後低頭啃起了乾糧。四周重歸寂靜。
秦長青打開了裝滿調料醬的竹筒,沾着鍋巴細細品味,心裏不由得暗自感慨:這大秦帝國確實等級森嚴。
一切都取決於你的爵位,飲食穿戴、住宿條件皆不同。對於無爵位的人,只得擠在一桌用餐,宿舍也只提供熱湯,像那些有爵位的令史們,則享受獨用餐具、豐盛魚肉等待遇。而對於更高層級的爵位持有者而言,其待遇更爲優越,在膳食處有專門的小屋,並配有隸臣妾進行照顧。
而且,他們已經受到優待了。如果不是史子身份,別說同用一張桌子喫飯,他們甚至只能坐在角落裏享用剩飯餘湯。
就是這樣等級明確的大秦,卻仍然吸引無數秦人爭先恐後的爲之努力,這背後的原因就是——軍功爵制。
許多人可能認爲這種制度太過凸顯階層差異,似乎不斷強調高位者的特殊待遇。然而這並不會激化底層人的憤恨或自卑,反而爲普通百姓提供了向上爬的機會。
戰國時期的貴族世襲制度使平民難以翻身,軍功爵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桎梏,給予普通人出人頭地的可能性,規則公平透明,讓每個人都清楚明白,從而激發民衆爲提升自身地位努力不懈。
望着對面的令史,秦長青暗下決心:
在這個嚴格的階級分層的社會裏,要想改善生活質量,想要擺脫底層身份,就得獲取爵位,而且儘可能得到更高的爵位!
即便處於亂世之中,高爵位始終代表你的能力,不會隨着時代的變換而有所動搖,這就是過往榮耀的見證。
——秦長青
喫飽喝足之後,閬等人都倚在桌上閒聊,內容由習字練文逐漸轉向最近發生的一些趣事,最後又談起了下午的學習任務。
“今天下午好像是學行文。”
“真是夠不走運。”
“原本令史說要帶我們去刑房觀摩,但由於關中的變故,最近案子頻發,導致我們不能繼續前往刑房旁聽。所以今天下午可能只能在學室內學了。”
“唉,一點勁都沒。”
秦長青感到詫異。
他問道:“行文是指寫作《封診式》嗎?爲什麼我們還要去觀摩刑房?難道獄官不禁止麼?”
對此確實感到疑惑不解,奮解釋:
“你還真不太清楚這些情況。”
“我們確實需要學寫作《封診式》——就是針對各種法律案件的調查、勘查和審判文書。實際上這是一種正規司法程序,涉及到案件記錄,法醫檢驗以及現場勘察等多個環節。雖然這些知識老師可以在理論上教授,但親臨案件實際操作的觀察,能讓知識理解更加深刻。”
至於你說獄官反對問題?
那你就多慮了。
教導我們的令史名叫昌,他之前曾經任職三**的主官之一。
法官的職位固然不大,但獄吏對他十分敬重。原因在於他先前擔任過法律事務的重要職務;加上過去獄官常常依靠於他處理事情。即使他已不再擔任法官之職,但仍能憑藉過去的淵源帶我們在獄房觀摩審案。
聽了這話,閬露出驚訝之色。“原來爲我們上課的令師如此了得?”
奮激動地點點頭說道:
“確實如此。”
你們應該不知道這一點,
事實上,令史昌對教我們並不感興趣。
他擁有何種爵位?
他是公乘爵位。往上一步便是‘卿’爵!
這位高地位的令史出行都是朝廷派車接送的。以這樣的身段,哪還稀罕來這裏教書?只因這幾年學室內教師嚴重不足,於是被邀請過來授課。
但是他也提出了條件。
即僅教授下午的課程。在白天時段則根本不在此地。你們可以看看整個學院,哪一位令史享有此特殊待遇。
“人家的爵位高,確實不一樣。”
衆人紛紛贊同地點了點頭。
他們感嘆道:
“那是啊。”
“都已經是公乘爵位了,家裏還有專門的人伺候,誰會閒着沒事來學室教書啊。”
秦長青也跟着點頭附和。
他深知秦朝的二十級爵位制度。
這些爵位從低到高分別爲: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按實際上的地位與待遇,這些爵位分爲四個層級:
士—比大夫—卿—侯。
士:
公士、上造、簪嫋、不更。
比大夫:
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
卿:
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
侯:
關內侯、徹侯。
秦朝這二十個爵位,主要地位與待遇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明尊卑、爵秩、等級,各有不同待遇,並且體現在田產、房屋、服飾、地位上。”
士這一等級,差異主要體現在田宅和服飾。
比大夫這一級別差異在於等級。
而從大夫到官大夫的兩級還不是很明顯,
但從公大夫往上纔是真正的高位。
他們的社會地位顯著提升,見到縣令、縣丞可以僅施禮不必鞠躬,
至於公乘,
那是普通百姓所能達到的最高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