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複審請求

作者:偉棟
我對乙實施了援助,爲什麼還要判我爲‘不援’呢?”

  “這樣的判決顯然是不公平的。”

  “我要請求複審!”

  室內充滿了爭論的聲音。

  大部分人都認爲令史昌對自己判得不公,紛紛提出複審請求。

  “複審”又稱“覆訊”,相當於現代社會中的再次審判,即當認爲判決不合理時,可以申請更高的司法部門重新審查自己的案件。

  《法律問答》中有相關規定:‘請求複審及代他人請求複審者,案件已判定的纔可以複審,尚未裁決者也可以請求。案件判決後的複審是可以進行的。’

  看到大家情緒激動,令史昌敲了敲桌面。

  “請大家保持安靜。”

  “哪裏有什麼不公平可言?”

  “還記得我在課程開始時說的話嗎?”

  “此次演練雖有許多問題,但這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通過此案件讓你們理解一件核心的事情。”

  “那就是大秦立國的根本原則!”

  “現在讓我告訴你爲何這樣判定。”

  令史昌面色嚴肅。

  他低着頭,眉頭緊鎖,似乎在回想什麼,“老了,記性也不行了。”

  “你是分對吧。”

  “你說判罰存在問題。”

  “你認爲你也算見義勇爲,爲什麼不獲官府獎勵?”

  “我來爲你解釋疑惑。”

  “因爲你的‘鞫’不在其中。”

  “你的‘鞫’是這樣的:甲傷害了乙與奮,事實確鑿。”

  “也就是說,你也遇害了!”

  “你是受害者,並不是見義勇爲之人。”

  “本次判罰本來就是爲了給乙**並追責兇手。古代從未有過對受害者的額外嘉獎的說法。”

  令史昌的解釋引發了四周的一陣鬨笑。

  奮的臉漲紅得如同煮蝦。

  他簡直恨不得立刻找個縫隙藏起來。

  令史昌轉向講、賜等人,“對於那些直接因爲害怕逃跑而接受判罰的人沒有異議,而你們有意見,是因爲儘管也逃跑但在事後報警,認爲因此不算‘不援’,對嗎?”

  講、賜等數人站起身子。

  辯護道:

  “我們清楚自己無力對抗歹徒,爲了避免更大傷亡,所以選擇先行離去並立即報警,史子不解,爲何此舉還受判罰?”

  “請求令史大人指點。”

  令史昌輕輕點頭。

  他並未立刻回答疑問,而是轉向了那兩位儒家人士,“你們也認爲這樣的判決有失公正?”

  文昭、沈順應答道:

  “請大人解答。”

  “根據儒家之言:有的事該做、有的則不應爲,有些是必須要做的。”

  “我們對該案件雙方都做了必要的勸誡。如果對方接受了建議則罷了;倘若依然堅持惡行,一個普通的書生如何能阻止呢?”

  “我們已經盡力去做了該做的事情,怎能說我們不予以援手呢?”

  “這個判罰明顯是錯誤的!”

  “我無法接受!”

  令史昌原本虛掩的眼中再次顯露出鋒利的目光。

  他冷冷一笑:

  “不論是否接受,那就是法律!”

  “按照《奏讞書》,對你們的所有行爲均有對應的判定,按《法律問答》中規定作出處罰,即賊人攻擊時未能救援者應當罰二甲。”

  “關於此懲罰的原由。”

  “我來說明。”

  “所謂的逃離報警或是直接受到勸誡其實本質上都是袖手旁觀!”

  “並未真正爲乙提供救助。”

  “對於乙之身亡,你們負有責任!”

  “即使你們爭辯道自己已經報警或加以批評,在大秦國法律面前,在看到他人危險而不救的狀況下,仍然要受到處罰!”

  “大秦國中見義勇爲從未被視爲選項之一!”

  “這是一項義務!”

  “或許對此要求不明白之處,但從始設立律法則明確一點——愛護民衆!”

  《商君書·更法》:律令用來保護民衆,而禮儀在於方便管理;所以,明哲的領導如果能提升國家實力便不必拘泥舊制。

  “因爲我們有秦法。”

  “正因爲有了秦法,大秦不允許任何冤枉,也不能讓任何一個罪犯逃脫懲罰。”

  “所有的程序只是爲了追尋公正的判決。”

  “你們以後必須對法律心懷敬畏,對待未來的每個案件審判都要小心謹慎,絕對不可有一絲馬虎和疏忽。”

  “秦法光明磊落。”

  “聽懂了嗎?”

  衆人嚴肅地點點頭,恭敬地向令史昌作揖。

  “明白了。”

  令史昌點了點頭。“好了,這一課到這裏,好好想想這些話,老頭子就不在這兒多待了。”

  “年紀大嘍。”

  說完,令史昌緩緩走向門邊。剛走近門口,他忽然想起什麼事,回頭說道:“閬,你還覺得自己先前的裁決有問題嗎?”

  閬連忙搖頭,誠懇地說:

  “沒有。”

  “我對你所做的決定毫無異議,並且完全信服。”

  “你的判決非常好。”

  令史昌離開後。

  今天的課也隨之結束。

  大家整理恢復學習的狀態,各自收拾自己的東西準備回家。

  秦長青只需帶着兩卷書簡。

  他起身準備離開。

  閬趕緊叫住了他:

  “秦兄,那份合同上註明的錢,恐怕還得請你再寬限兩天,我父親最近一直在外地抓強盜,一時無法回來。還請秦兄多多理解。”

  閬有點不好意思。

  秦長青笑了笑,揮揮手中的契約說,“我不急着用錢,什麼時候有就什麼時候給我就好。”

  “何況有合同作爲依據,也不怕你會賴賬。”

  閬嘿嘿一笑,“我這個人可從來沒想逃過賬。”

  “對了,明天的課程是算術,請記得帶計算籌碼。”

  “你學起來肯定會很喫力。”

  “我們這一直跟上課程進度的人都覺得有些困難,尤其是算籌的擺放方法讓人頭疼,更不用提令史前面所教導的口訣,如果你以前從未聽說過的話,可能跟上課堂節奏比較喫力。”

  “只能說,多加努力了。”

  “算術方面幫不了忙了。”

  “你如果真覺得有麻煩可以問問奮,他在還沒上學之前常常跟着他的父親在集市上做事,他的算術很快。”

  “爲什麼我在外面跑這麼多年都沒學會算得那麼迅速。”

  “真是讓人氣惱!”

  閬嘀咕了一句然後就離開了。

  秦長青不禁覺得好笑。

  實際上他對自己的算數並沒有擔憂。

  至少在基本的數學學習方面還是沒有問題,這個時代的算術遠沒有後來複雜。

  唯一不同之處是沒有現代數字。

  所以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學習使用算籌!

  以前老師給他解釋過算籌是什麼。

  它是一種輔助記憶計算,列出公式來進行計算的設備。

  中國自古使用十進位制。

  那時候聽到這一點,他頗爲震撼,因爲在後人的眼中十進位制似乎非常普通,但對於先秦時代而言這絕對是一次重大的創新。當華夏引入並熟悉十進制後,其他國家還在使用七進制、六十進制或是沒有完整位制的十進制度。

  位置價值系統指的是一個符號表示的數字隨它位置的不同而變化。

  先秦古人就已經意識到零的概念,由於這種先進的認知,中國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一直是數學發展的領導者。

  他也問過老師爲何我們會採用十進位制的方法。

  教師想了想伸出他的手,微笑地回答道:“你應該聽說過一句俗語叫做屈指而數。那就是爲什麼我們喜歡每數滿十就開始進一位的原因。”

  因此對古人來說這是相當直觀的方式。

  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理所當然卻是讓後來的人們花了上千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理解的。

  商代十進制體系就得到了全面的應用。

  而數學的發展則是逐漸從早期簡單的數字符號使用、以打結方式記錄事物,到在木材上雕刻記載再到最後形成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工具。

  經過了解後,他也明白了算籌的具體歷史。算籌在中國早已經有了,並出現在諸如《逸周書》這樣的文本里。然而那個時期的規則尚不固定,大多數使用材料爲小樹枝,竹枝或是草。

  到了秦統一的時期,包括度量標準以及計算工具都得到了規範化,從而使得算籌標準化。

  按照秦律,算術必須使用直徑大約一分

  “世上能學好數學的人都是天才。”

  “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秦長青收回思緒,不再考慮第二天的算術課,拿起整理好的物品,轉身離開學室。

  此時,天色已微微昏暗。

  他揹負行囊,步行回家。

  待回到家時,夜色已完全降臨。

  薄姝早已等候在門口,迎接他的歸來。

  “公子今日學業可順利?”

  “聽聞學室裏的課程較之儒家六藝更爲深奧,非普通人能理解,不過,以公子的才學,想必定不會有太大困擾。”見到秦長青,薄姝連忙迎上前。

  秦長青搖頭道:

  “你誤會了。”

  “學室教授的內容與儒家教育並無本質區別,只是儒家更重視仁和禮,而學室則強調法和實用。”

  “兩者的理念殊途同歸。”

  “近日天寒地凍,你的身體尚未完全康復,今後無需在外等待我,萬一受寒生病,可非短時間內能治癒的。”

  “我們先進屋吧。”

  秦長青走進屋內,把行囊放在桌上,未作休憩,徑直前往後廚。

  上了一整天的課,他已是飢腸轆轆。

  儒家認爲君子應遠離廚房。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