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有何見解
說完轉身離開了房間,召喚了一名屬下私下交代了一些任務,
然後再次回到了政事堂。
彷彿一切如常。
傍晚時分。
蘇胡與馬珪一同行走。
兩人神情都不大舒暢。
自從聽到十公子要途經朝歌的消息後,他們二人成爲他人心中的懷疑對象。儘管這一猜測並無實際依據,卻讓人倍感煩躁。
馬珪壓低聲音道:“蘇兄,對十公子的到來有何見解?”
蘇胡瞥了馬珪一眼,淡淡道:“我沒有什麼特殊看法。此次他放棄直接回去彙報工作而來到朝歌,肯定是覺察出了什麼不對勁之處。要不然絕不可能冒險至此。”
不過與己無關而已。
聞此言,馬珪顯得着急,
急忙解釋:“這也肯定不干我的事。”
“之前與十公子並無任何聯繫,父輩與他也無冤無仇。如果能爲他助力登上儲君寶座對我們也是好事,何必要在這個緊要關頭做蠢事?即使是我馬珪,也不會糊塗到這種程度。”
反而,我想起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據我所知你的哥哥是在北方爲**嗎?
而他一直與扶蘇走的很近,當前扶蘇仍在北方任職,所以其他同僚對你懷有疑慮也無可厚非。
面對這些言論,蘇胡臉色沉了下來,
冷笑道:
“我蘇胡行爲正當光明。”
即使出了什麼事也不關我事。另外,即便你知道此事嚴重性我也同樣不會不知道。其實我起初並無興趣來這裏當差,也不知究竟誰把我推薦來尚書令這個重要位置。自那時起深知處境尷尬所以做事謹慎,根本不願幹那背叛之事。”
況且我的家庭背景本來就令人起疑,
怎能做出這種事?
“我還未至於那麼愚蠢”,
臉上滿是不快之情。
對此馬珪凝視了他好一陣子,
點頭稱許。
他認爲蘇胡應該不會有這種動機,
畢竟他在司內地位顯眼易見,大家通常遇到麻煩第一個便會想到是他。
所以沒必要去做出這種事。
但現在顯然有內情,
倘若不是蘇胡或他自己,那就有可能是另外一些官員像蔡合、王扶等人造成的。然而這些人都是出身貴族世家,並不太可能做這樣的蠢事,假如這些人全部排除在外,
那剩下的人可能就是像華要、楊希這樣的地方豪族成員。
可是,這些人與秦長青也有密切往來,
似乎沒有必要從中作梗。
究竟是何人所致?
馬珪遲疑問:“那麼你以爲尚書司出了何事?”
蘇胡轉着眼珠想了想。
然後說: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小事,否則不至於使十公子如此重視起來。
此前,只有爲了削減固定職位的事情他才親自處理,並未親自露面。可見這件事相當嚴重。
但如果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可能會發現點線索。
接着他繼續道,
請仔細講講。
“這是何種鼎沸的人氣啊?”
“但從政務的角度而言,我們需要放眼未來而不僅僅侷限於當前的瞬息風雲。”
“十公子雖然贏取了短暫聲望,但他楚地的許多舉措過於**,沒有報告**也未經朝議商談,這種單幹的做法定將引起廟堂與市井之間不小的波動。”
“不過。”
“市井中的人們必定是支持十公子的。”
“畢竟,十公子確實給予了許多當地百姓實實在在的好處。”
“但未經陛下降旨允許即廢除田稅條例,自行頒佈新規,並對軍制做出調整,無疑像踩鋼絲般充滿風險,一旦引起**的不悅,則自身必將面臨極大的隱患。”
“短期利益或許顯著,然而長遠觀察則未必有正面影響。”
“因爲在挑
“我們蘇家遠遠不及司馬家,倘若選擇站隊錯誤,恐怕會被清理殆盡。比起家族的安危,我寧願無所作爲,也不願冒這個險。”
“唉!”
“當初陛下寬厚,給你一條生路,爲何要去招惹十公子呢?十公子哪裏是什麼省油的燈?”
“他對楚地豪族尚且不留情面,更何況是你們這已經破敗的舊族!”
“也許是陛下的寬仁讓你們生了非分之想,使得此次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但既已犯錯,自然要爲此付出代價。”
蘇胡脫掉衣服,躺在榻上,沉沉地睡去。
距朝歌三百里外,秦長青率領的兩百多人正在急行軍,一路上毫無停留。
當天傍晚,原本估計次日才能抵達的秦長青竟然提前到達。
長青
朝歌。
秦長青等人迅速趕到朝歌,衛角君準備的歡迎儀式並未派上用場。抵達朝歌后,秦長青並沒有過分張揚,只是和隨行護衛一起住進了一座宮殿旁邊的偏殿。
此時,偏殿的大廳中已經聚滿了官員,尚書司的所有主要官員都出席了宴會。
秦長青酒足飯飽之後,眼神掃過全場,透露出幾分警惕。一路前往朝歌時,他曾與陳平深入討論過尚書司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初的猜想集中在蘇胡與馬珪二人身上,但在陳平的提醒下,他漸漸意識到二人在此過於敏感,不太可能是幕後策劃者。於是只剩下他親近的人。
想到這裏,秦長青內心不禁感到一陣涼意。當他停下筷子時,其他官員也都停止用餐。
秦長青說道:
“各位接受我之命前來朝歌已有半年時光。”
“這半年以來,諸位辛苦了,正因爲有了你們的努力,我方能在咸陽處之泰然。我心中欠大家不少功勞,待半年期滿,我必向父皇爲各位請賞。”
華要等人連忙起身說道:“公子言重了。我等皆爲尚書司屬下,理應恪盡職守,本分之事何談辛苦,爲朝廷效力是我們共同的榮幸。”
秦長青輕輕點頭,直言道:“你們知道我爲何來這裏嗎?”
四周寂靜一片。
華要、章豨對視一眼,眼神中充滿疑惑。
華要說:
“屬下不明所以。”
“然而公子前來定有您的高見。看來尚書司確有我未曾察覺的問題,屬下有失職之處,請公子責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