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一般的沉寂
頓時四周圍變得死一般的沉寂。
一時間,衛角君感到錯愕。顯然他未曾預料,這位秦長青竟如此大方地公開了這些。片刻後,內心雖有一瞬的恐慌卻迅速鎮定。
他轉移話題道:“您不會是因爲這點小事多慮了吧?”
他試圖說服大家:且楚離我們這兒相隔甚遠,那裏傳來的事情怎能作準
在座其他所有人亦注視着秦長青。
對方神色淡定地巡視着所有人。“起初我也曾猶豫其真實性,然而世間沒有空穴風來事之理,因此我認爲仍應予以審慎看待,於是進行了徹底審查。”秦長青解釋說,“果然有所發現!”
此言一出,衛角君的眼皮猛地抖了一下。
秦長青背手立於場**,冷靜開口:“剛開始時,我自己也難以接受這一現實:因爲尚書司裏的人員全是由我親自甄選,並確保都是素質上乘之輩。按照慣例來說這種事情不該發生的。然而,經過複覈結果還是存
“有的人真是面善心惡,這種事情大家都希望能避免,可是卻難以預防。如今,十公子既然發現了問題,倒是一件好事。”
“確實是件好事!”
衛角君的額頭開始冒冷汗。
他眼神躲閃,沒了先前的囂張,變得極爲緊張,甚至不願再問下去。
秦長青坐回座位。
他緊緊盯着衛角君,問道:“衛角君,你就不好奇那個人是誰?”
衛角君神色尷尬,搖搖頭道:“這是尚書司內部的事,我只是個外人,怎麼敢多嘴呢?公子別玩笑,這種事應在內部處理。若弄得人人皆知,反倒對您的名聲不好。”
秦長青淡漠地迴應:
“無妨。”
“你要想知道,我可以告訴你。這也算不了大事。”
“遲早是要公開的事情。我雖然初建尚書司,但這幾位身爲秦國官員,必須承擔起責任,不能瀆職。”
“我雖然想爲他們隱瞞,但我自己的罪行不少,不能再袒護他們。”
秦長青目光在場下衆人之間緩緩移動,最終定在司馬昌身上。
片刻之後,他沉聲道:“司馬昌,你來說說。”
“我理解尚書司的工作非常繁瑣,但在入司之初,我就明確表示,不能以此作爲理由。”
“此外,你這半年接觸的人都被調查清楚了。不要再企圖矇混過關。”
“現在就告訴我原因!”
“我要聽聽你的解釋。”
長青
聽到秦長青點名,司馬昌愣住了。
其他人都投來疑惑的目光。
他們從未懷疑過司馬昌,因爲司馬家進入尚書司完全是靠華阜的幫助,如今司馬家人才稀缺,若沒有進入尚書司,處境將會更糟糕。因此無論從感情還是理性來看,司馬昌都沒理由背叛。
可十公子絕不會在這事上開玩笑。
整個房間安靜下來。
司馬昌臉色一陣變幻,終於站起來急道:“公子,我冤枉!我在尚書司兢兢業業,從未有過任何違規行爲。”
“真的冤枉!”
“請公子再查一查!我沒有違反過任何命令,更沒有做任何背叛尚書司的事情。我在尚書司各位同事中的口碑如何,請公子明察!”
“公子,我真的冤枉!”
司馬昌激動地在大廳訴說着自己的冤屈,彷彿承受了極大的不公。
華要等人面露疑惑,對司馬昌頗爲信任,因而對此結果也十分質疑。
華要說:“公子,會不會有什麼誤會呢?太倉令司馬昌一向勤懇工作,尚書司的各位同事都知道。”
“他應該不會背叛官署的。”
“請求公子重新調查。”
其他官吏也紛紛請求再調查。
司馬昌滿臉委屈,憤慨無比,顯得格外痛苦。
在一旁,固和陳平面露困惑,沉默不語。
秦長青點頭說:“你覺得是誤會?”
“我希望這是誤會。”
“人說的話可以撒謊,但證據不會。幾十位與你有關聯的人更不會。你說無辜,那麼我們可以詢問那些人是否認同你的說法。”
“衛角君,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秦長青冷冷地看着衛角君。
見秦長青將話題拋給自己,衛角君臉色一變,快速看向司馬昌,隨即轉移目光,尷尬一笑說:“十公子,您不要開玩笑了。關於尚書司內部事宜,我怎敢妄加評議?”
“春天以來我一直沒在朝歌,不瞭解其中具體情況,難以作出判斷。一切應以公子的證據爲準。”
秦長青點頭笑答,望向司馬昌道:“司馬昌,你覺得由衛角君來評判是否合適?”
司馬昌神情凝固,瞥了衛角君一眼,心裏瞬間緊張起來,躬身道:
“一切由公子決定。”
“我相信自己問心無愧。無論是衛角君還是其他人,哪怕是陛下本人,我的態度也不會變:我沒做虧心事。”
“我沒作奸犯科,沒徇私舞弊。”
司馬昌正氣凜然。
秦長青輕笑一聲,眼中閃過嘲諷之意。
淡然道:
“司馬昌,你的演技確實不錯。”
“你以爲那些私下勾結我會查不出來?”
“每天早出晚歸,看上去勤奮異常,但這也可能是爲了避免引人注意,方便爲自己謀利。你可以不說,因爲你認爲我在騙你,畢竟你曾經是銅官,對數據審覈的工作十分了解,深知它的複雜與繁瑣。”
“所以你認定我無法從中找出破綻。”
“而且……”
“你應該也有所耳聞。”
“我將在兩日後返回咸陽。”
“只有短短四天的時間,按照正常審查速度,別說理清尚書司的賬簿,就是在數萬條數據中找出問題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因此你才如此自信。”
“你不怕任何人審查。”
“因爲你對自己的財務造假手段很有信心,甚至尚書司的人都找不出漏洞。這些經驗來源於你在擔任銅官將近十年間的積累,等到我返回咸陽,即便後續有人發現問題所在,我的地位是否依然穩固也難說。”
“那時候還有誰能關注到此事嗎?”
“畢竟你是將尚書司的數據送給了公子大兄,企圖獲取他的信任,以此重新復興你們司馬家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