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問道(下)

作者:墨落皇朝
第153章問道(下)

  董師給李勝利點出了中成藥的用法,就算是他這次來問道的最大收穫。

  有方可依的中成藥,完全可以成爲提取物合成藥的基礎和臨牀參照。

  經過董師的提點之後,李勝利心裏的脈絡也漸漸清晰,蒐羅有效的中成藥方跟炮製方法,就可以納入計劃之中了。

  獻方、獻藥,會一直持續下去,貢獻的數量也是極爲恐怖的。

  每個縣城、單位,獻方任務都是以‘萬’爲計數單位的。

  民間獻方保守估計幾千萬,就是萬里挑一,就是數千可用藥方在手,弄個百八十種中成藥,應該不是什麼難題。

  想着想着,李勝利不由的想的有些深了,怎麼利用獻方,對他而言比學習中醫更重要。

  醫書是法,藥方、祕技是術,兩者合一纔是中醫。

  見李勝利當面陷入長考,董師示意跟在他身後的韓金虎噤聲,保持好了安靜的環境。

  董師自己則是輕擡腳步進屋,一會兒功夫,就端出了兩杯茶,一杯遞給了韓金虎,另一杯則是拿在了手裏。

  ‘吸溜’

  水是開水,茶是好茶,許久沒有喝過茶的韓金虎,不經意間就發出了聲響。

  聽到聲音的董師眉頭一皺,有些不客氣的指了指院裏的角落。

  韓金虎也識趣,端着茶杯就跑到角落裏,吸溜溜的喝起董師的好茶。

  正經醫脈出身的,差不多都是文化人,無他,中醫涉獵太廣。

  學會中醫診脈治病,其實不難,一本醫宗金鑑,一個差不多的引路導師,學個幾年做個赤腳醫生,還是夠格的。

  後世李勝利也聽過許多自學醫書,成爲十里八鄉神醫的高手。

  這些個例加在一起,數量也是不少,所以中醫也不是專供天才的學科。

  但是,想要深入系統的學習理解中醫,就不是一件簡單事了。

  陰陽、五行、髒象、經絡、氣血津液、五運六氣、病因病機,這些理論哪一門都夠人一生精研了。

  沒點傳統文化基礎,一個陰陽五行,就能讓大多數能治病的中醫撓頭。

  董師的師父史老,也不算是自學入門,年少的時候一樣有引路的親戚,其家學淵源,作爲跟師學徒的董師,自然受益匪淺。

  在董師的眼裏,李勝利這是陷入了佛家的頓悟之中,是有大智慧的。

  如果董師知道,現在他心裏想的是如何剽取以前、以後十幾年獻方、獻藥的精粹。

  只怕手裏的一杯熱茶,就會直接砸在李勝利的臉上。

  想要剽取獻方、獻藥的精粹,弄不好就要參與風雨,想到這茬,李勝利的思路也就斷了。

  一看周圍環境,知道自己走神了,李勝利趕忙看向身邊的董師。

  “董師,對不起,我剛剛走神了。”

  鞠了一躬表示歉意,李勝利將手伸進衣兜掐了自己一把,當面走神確實有些失禮了。

  “無妨,有收穫纔是最緊要的,喝茶……”

  側身避過李勝利的一躬,京城四大名醫因爲當年辦學的原因,可以說是同氣連枝。

  柳家雖說不屬於四大名醫,但也與四大名醫淵源頗深,不次於任何一家。

  作爲傳承人的李勝利,如果頭上還有柳門醫家,地位不會太高,但作爲柳家的獨苗苗,他的地位可就高了。

  一家醫脈的掌門人,如果在董師這裏受到怠慢,那史老就不好在四九城醫界說話了。

  哪家有傳承的醫脈,也不會容忍這樣的忤逆之徒。

  這跟社會地位沒關係,而是涉及到了傳承榮辱,就跟柳爺不讓李勝利把摘匾掛在嘴邊一樣。

  “董師,我在窪裏行醫,想以四君子湯,以及加味的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入門內科。

  不知,此類藥劑做成丸散是否當用?

  桂枝湯、螞黃湯、銀翹散之類,是否可行?”

  以嫂子張英的病情爲敲門磚,敲開了董師的家門,李勝利自然不會問兩句就走。

  見氛圍不錯,他就把窪裏的情況稍微說了一下,並提出了他的以中成藥施用爲主的想法。

  中醫雖說古老,但變革也是無處不在的,從六大派到八大派別就是變革的結果。

  傷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溫補派、攻邪派、溫病派、匯通派、火神派,這八大派仔細分說,應該屬於湯劑派,但其他五派,或被廢棄或被兼併,也算是發展的需要。

  如果劃分到地域派別那就更多了,以後自成一派,李勝利不敢這麼吹。

  但提一提中醫藥的廣譜性,他覺着還是可以的。

  “你已經算是入門了,只是中醫無捷徑,辨藥識理一節,你還是要補上的。

  基礎不牢,難以長久啊……

  先學歌訣後學經典,熟記藥性之後,再去藥櫃辨藥,若能走遍天下產地,那就再好不過了。

  補益類的丸散可以,畢竟早有先例,而且方便施用。

  解表類的藥劑,只怕還得再斟酌,輕症解表本就求速求穩。

  缺了診脈辨症一節,缺了增減加味,只怕難以一兩劑見成效。

  丸散藥性不足,如果引的外邪附中,那就不美了。

  改了丸散劑量,加大藥效,只怕濫用之後,又要逼的表邪侵內,解表不成反而束邪,那就是罪過了。”

  李勝利想問什麼,董師一聽便知,稍微涉及了一下四君子湯,他就把話題放在了丸散之上。

  中藥不是西藥,一旦濫用,就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減輕藥效,就要拖沓病情。

  加重藥量,一旦錯用,跟亂喫廣譜的西藥不同,中藥的路子不對,可是真能喫死人的。

  董師的說法,讓李勝利眼前一亮,廣譜減輕藥效,處方加大藥量,這問題也就從治標方面解決了。

  至於說治本的解決方法,現在的李勝利即便是有,沒有強大的推廣實力,也只能想想而已。

  “董師,時間不早了,我就不打擾您上班了。”

  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出門上班點了,李勝利也就提出了告辭。

  “小李同志,我不着急的,有問題你就接着問。”

  聽着董師彆扭的稱呼,李勝利也不好糾正,事關師承,五十多歲的董師,觀念也不是那麼好改變的。

  一旦柳爺真給自己弄個代爺收徒的騷事兒出來,董師怕是要執弟子禮的。

  好在風雨要來了,接下來不是計較輩分的年月,無論柳爺是否代爺收徒,自己那輩分,十多年之內是不怎麼好用的。

  “董師,我今天要去同仁堂買藥,咱們正好走一走,您去上班,我跟着問道。”

  真拿着董師的客氣話當真,李勝利也沒那麼幼稚。

  問道對李勝利而言是大事,對董師而言只是帶學生傳道,不能耽誤單位的正事。

  “也好,伱等我一下。”

  說完,董師趕緊回屋拿了皮質的公文包,有這東西,就證明董師在單位的地位不一般。

  董師在中醫研究院任職,一路到中醫研究院,董師內科主攻脾胃,行走之間說話放鬆,他這纔開始跟李勝利講解四君子湯對症的脈象、藥理。

  如果李勝利一點基礎也沒有,董師一路的講解,只怕就能聽個一兩分。

  但他對藥性賦、湯頭歌訣這類爛熟於胸,一些中醫典籍也有印象,加之最近主攻脾虛。

  董師的說法,路上他就聽懂了七八分,對於藥性、藥理更是聽了董師幾句話,就有了入門的感覺。

  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用在這裏就比較貼切了。

  許多從事中醫的人,學不透的時候,就會有這種感覺,遇上一個名師稍一點撥,可能幾年之後,就是名老中醫了。

  但這句話有個前提,你得把假傳的萬卷書讀了才成,狗屁不知道,光等着名師指點。

  只怕扁鵲、華佗、孫思邈三老一人指點一句,該是庸醫還是庸醫。

  到了董師單位門口,李勝利多嘴問了一句,肖家嫂子張英,可以喫點什麼食療的零嘴。

  董師想了一下,才說了‘丁香老陳皮’,這算是一味藥材,這也是中醫的變通之法。

  現在你想着去買蜜餞、乾果之類,沒有一定的級別,只能想想了。

  臨近年關,普通人家想喫蜜餞之類,最好還是弄點白糖,拌個白菜、蘿蔔解饞好了。

  蜜餞、乾果之類的,可比白糖更難買。

  目送董師進了單位,李勝利的小舅韓金虎,纔在他身後開口。

  “勝利,這位董師剛剛不是說讓你跟着他學一段,他給你安排一個工作嗎?

  你爲啥不言不語不接話?”

  回頭看了看一臉羨慕的小舅,李勝利沒給他解釋什麼。

  更不能對董師說,我算你命裏有一劫,我得離你遠點,免得倒黴。

  這麼說了,即便董師涵養再好,也會拂袖而去,遇上脾氣暴躁的,捱上幾個大嘴巴子,也很容易。

  看了看位於東直門的中醫研究院,李勝利輕輕一嘆,擦了擦頭上走出的熱汗。

  明年夏天,只怕就是一代新人換舊人了,只不過凋零的都是中醫界頂層的精英,這批人多半都跟董師差不多,屬於治學有成的人物。

  想把他們撈出來,不參與,門兒都沒有。

  可參與,如今他認識的只有謝公子一個有資格,成爲底層攪動風雨的人。

  想到了謝公子,李勝利就想到了王前進,那賊廝鳥不錯,一腦子大糞,只會一個‘幹’字。

  接觸一下,如果趁手,李勝利也不介意拉他一把,正好最近讓謝公子調張定邦進城。

  這倆一個莽一個壞,倒是風雨裏的黃金搭檔。

  “小舅,多聽多看別多說話,走了,咱們去同仁堂買藥。

  你餓不餓?”

  一大清早起來,‘騰騰’走了兩個多小時的韓金虎,白了大外甥一眼,能不餓嗎?

  他還是宿醉尿了褲子的,這一趟走下來,出了大汗不說,肚子早就餓的咕咕叫了。

  現在的人很不耐餓,後世人七天不喫會餓死,現在至少要減去兩天,或者更多。

  接住了小舅的白眼,李勝利帶着他沿街找了一個小食堂,油餅、豆漿敞開造。

  現在四九城還是油餅的天下,油條或許有,但眼前的這個小食堂沒有。

  喝了豆漿吃了油餅,又綴了幾個下水肉做的肉包子,甥舅兩個這才腆着肚子,奔同仁堂而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