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存續(中)

作者:墨落皇朝
第773章存續(中)

  “勝利,你讓李懷德在馬店集建的那個軸承廠,是不是就是例證之一啊?”

  聽完了賢婿的說辭,杜老爹這邊也想起了前段時間,李懷德找他彙報工作的時候,說的一些瑣事。

  軋鋼廠的三輛車,馬店集的軸承廠,差不多都是例證。

  只是軋鋼廠這邊新上的生產線,因爲其他原因耽擱了,所以杜老爹這邊,就想拿着馬店集的軸承廠說事兒。

  “爸,如果要看工業,軋鋼廠纔是最好的例證。

  李懷德那邊的計劃已經提報了,您沒看一下?

  馬店集的軸承廠,則是小手工跟輕工的進延。

  還不急着拿出來做例證。

  讓李懷德抓一抓力度吧。

  軋鋼廠除了三輛車之外,還有一個集合國內技術人員的發動機研究所。

  剛剛說的問題,軋鋼廠那邊都有解決的辦法。

  除了剛剛那些問題之外,能動性跟積極性,還有主人翁精神,還是要提一提的。”

  揭過杜老爹提的軸承廠,馬店集那邊的村企,還不到拿出來說的時候,真拿出來了,下一步怕就是關停嘍……

  許多嘗試,李勝利都放在了軋鋼廠,這也是杜鵬走出軋鋼廠的機會。

  雖說是在杜家的小樓裏,李勝利這邊也不會提及杜鵬的機會,這麼提建議,就有些公私不分了。

  聽到李勝利提及能動性跟積極性,杜老爹這邊皺着眉頭說道:

  “勝利,如你所言,步子還是不要邁的太大。

  先就技術的喫透跟深研來解決問題吧……”

  用工、效益之類的話題翁婿倆之前也談過,李勝利的這種見解說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杜老爹下去調研的時候,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

  只是,如今城裏爭的就是這個,杜鵬丈人的去留,說的也是這個。

  很多問題由上及下,其實很簡單,但由下及上,就很困難了。

  杜老爹也不是不想解決這些問題,只是解決這類問題,現如今缺的就是一個說法。

  這也是杜老爹要避之不談的站隊問題。

  “爸,儲位已決,您的歲數、資歷擺在了這裏。

  向上是有天花板的,但橫向卻是無邊無際的。

  留些惠政在基層,雖說短期之內見不到成果,但長期展望,還是利大於弊的。

  工業的停滯,是可以預測的,這源於技術?

  我看根源還是在人上。

  李懷德這邊的試點,就如今的時間段而言,也是恰到好處的。

  您再想想?”

  杜老爹要避之不談,李勝利這邊就打蛇隨棍上了。

  有些問題的根源,其實很簡單,積極性到位,創造性也就隨之而來了。

  許多事,沒有約束、沒有後果,反而做不好。

  “好,之前的話題到此爲止,我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這次下去,我遇上你們的中醫司令了。

  與其說是偶遇,不如說是他在路上堵我。

  起復之後,他也在巡視地方。

  他找到我,談起的是赤腳醫生函授教育存續的事。

  在他看來,赤腳醫生的函授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但現在他那邊,教學人材是極度匱乏的。

  你這邊是個什麼說辭?

  許多事還是要從大局出發,作爲考量標準的……”

  見賢婿涉及的深度,又有些超綱了,杜老爹這邊也很乾脆。

  直接中止了用工上的話題,這些嘗試的關隘,不在軋鋼廠,也不在李懷德那邊,關鍵還是要看城裏這邊最終的歸屬。

  新人新氣象,杜老爹跟一衆經歷過風雨的人們沒有看到。

  新人舊氣象,也是絕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今杜老爹等人身上的壓力,可不比風雨之時小多少。

  沒了說了算的主事人,許多事,也變的再次風雨飄搖了。

  杜老爹提及中醫司令,李勝利這邊倒是樂了。

  中醫這行當,醫脈、門派也是不能避之不談的傳承方式。

  誰沒個三親六故?

  山上村的名老中醫們也是一樣,風雨之中的離退休也是照常進行的。

  加上一些人爲的因素,各地的名老中醫,或是有技術,沒有稱號的名老中醫。

  在風住雨停之前,也退下來好大一批。

  而山上的那批名老中醫,有了李勝利的支持,再看了返本歸源的規模。

  對這些退下來的名老中醫,呼朋喚友的召集,既有李勝利的推動,也有名老中醫們的主動。

  如今的下面,除了一線名醫之外,去職賦閒的名老中醫,有一多半都遷居落戶到了馬店集,住到了山上村。

  如今的山上村,名老中醫跟學員們數量的對比,差不多快到一比三了。

  這比之前的一比幾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名老中醫之中的精幹力量都在向山上村聚集,山下的中醫界,除了一線還有點名老中醫。

  鄉野之間所餘,不過大貓小貓兩三隻而已。

  就這大貓小貓兩三隻,還要兼顧鄉鎮級的中醫診所。

  中醫司令想要接手自訓班的函授教育,現在擺在面前的唯一問題,就是沒有師資。

  在這事上,李勝利就不怎麼好說話了。

  “爸,這茬只能算是公事,其實說來,還是中醫界的私事。

  此事關係到我們的傳承,司裏不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自訓班的場地我可以讓出去。

  但人,總歸是有個人意見的,這個我就主導不了了。”

  如今中醫的傳承,跟現在的教育方式,還是有極大分歧的。

  司裏想要赤腳醫生的函授權,李勝利如今也沒什麼博弈的資本。

  無非那邊開口,他就得把自訓班讓出來而已。

  但山上的名老中醫們,下山與否,就得他李勝利點頭了。

  用不着他去說什麼話,只要到了山上的名老中醫,想要下山,要麼封山歸於生活,要麼就得聽他這個醫界霸王的安排。

  私自下山,自有山上村的名老中醫們羣起而攻。

  話語權,涉及到了中醫大傳承未來的發展。

  在這事上,斷幾家醫脈,或是幾十家醫脈,李勝利跟山上的史老、成老,診所的蒲老、嶽老等人,也是用共識的。

  私自下山,無論是誰,都要跟中醫界首先割裂的。不是不讓人下山,而是下山之後,就不是中醫師了,別說是傳藝了,就是坐診的資格也沒有。

  在這一點上,李勝利的態度也是堅決的,敢隨意下山,醫脈會被抹除,門派典籍會變成其他醫脈的。

  在這事上,山上村那邊雖說沒有明確的文書流轉,但共識還是有的。

  “好一箇中醫界的私事。

  你們不動,一個沒人的自訓班,也是無以爲繼的。

  部裏的意見你們可以不聽,但司裏的意見總要尊重一下的。

  這事我也不好多說,還是等那個中醫司令拿出報告再說吧。”

  李勝利提出的中醫界,也確實是讓部裏撓頭的存在。

  因爲五八年的團結中醫,中醫界跟部裏,一直是有些不恰的。

  司裏的意見,中醫界還尊重一些,至於部裏的……

  不說別的,藥典委的中醫專委,只有四個專家,而且兩個還是藥學家,就很能說明中醫界的態度了。

  無非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讓我出山,我就是老邁不堪用的。

  年輕中醫,手藝還沒學全呢,去藥典委整理藥典,這跟讓不識字的孩子寫書也沒兩樣的。

  對此,杜老爹也是沒招的。

  中醫跟西醫不同,西醫界的巔峯期,都在三四十歲這個階段,這個歲數的人,在杜老爹看來是最好管理的。

  而中醫就不同了,六十成名,七十成家的大有人在。

  四五十歲的名老中醫,即便這兩年的選取範圍擴張了一下,但人數比起西醫,還是鳳毛麟角的。

  六十,再抻一下六十五的這批中醫師,也是說了不算的。

  七十往上的倒是說了算,只是也到了離退休的年紀,歲數上不受管轄。

  而說了算的又都是七老八十的人物,中醫界的不好拿捏就在這裏了。

  蒲老這批從各地調入京中的名醫,差不多也是絕響了。

  中醫司令找杜老爹談及此事的時候,也是帶着弄弄擔憂的。

  就目前下面的狀況而言,縣無名醫、市無名家,一省之內的名老中醫不過雙手之數,中醫傳承的斷續之狀已現,不容樂觀也是不足以形容此類斷續狀況的。

  按中醫司令所言,鄉鎮有賢醫、縣城四五名醫、地市十多名家,一省之地百餘名老中醫,纔是正常水平。

  如今醫者十不存一,指着下面村裏那些脈都摸不準的赤腳醫生挑大樑,那也是純屬搞笑的局面。

  當年的中醫司令,也是發現了這一點,纔在城裏開的函授大學。

  雖說李勝利早了小十年做成了這事,但赤腳醫生水平的提高,也不是十年可以完成的。

  小十年的時間,只培養了一批脈都摸的不咋準的赤腳醫生。

  在旁人看來,可能是成果寥寥,但在中醫司令跟李勝利看來,下面相當部分的赤腳醫生,也就差了那臨門一腳。

  函授一下登堂入室,就赤腳醫生的數量來看,接受過函授教育的許多人,已經登堂入室成了正經的中醫師。

  可以在村裏坐診開方用藥了,這個數量,李勝利大概估計三萬以上,五萬一下。

  差函授教育這臨門一腳的人數,差不多十倍於此,三五十萬是有的。

  再堅持十年,三五百萬的數量也差不多的,而且初時的這三五萬人,差不多也會成長爲一代名醫的水準。

  中醫的未來在赤腳醫生身上也不是一句空話,中醫司令的眼光不錯,知道函授班纔是存續的關鍵。

  但函授權李勝利可以交出,山上的名老中醫們卻不能。

  團結中醫的事,有一就有二,交權之後,等着引頸就戮,那可不是李勝利的做派。

  在他看來,中醫界要做什麼不僅要做成,而且還要跟他說的一樣。

  杜嬌陽的資本在用的時候,什麼工業、農業都得往後稍一稍,中醫用完了,才輪的到他們。

  “爸,可以這麼說。

  但我們這邊,未必會照着他的報告來做事。

  中醫界有中醫界的訴求。

  之前的種種也表明,司裏跟部裏,並不能很好的滿足中醫界的訴求。

  傳承出了問題,可不是小問題。

  如今西醫可以入學社,以後的中醫也要同等的待遇。

  許多事,不是外行可以隨便指摘的。

  存續艱難,再這麼弄,中醫也就毀了。

  我手裏的名老中醫,說白了就是平衡這種狀況的存在。

  我們的訴求滿足不了,事兒就先擱在一旁吧!”

  賢婿李勝利的這個說辭,也是杜老爹最忌諱的說辭。

  只是忌諱歸忌諱,自家這個賢婿,在中醫界的話語權,杜老爹也通過吳醫生那邊求證過。

  醫界霸王,倒是厲害的緊。

  除此之外,吳醫生還說了一個讓杜老爹極度擔憂的問題。

  那就是四九城裏的大醫家們,如今可都是唯自家這賢婿馬首是瞻的。

  前段時間,就有杜老爹的戰友求告到門上,要找蒲老給看病。

  杜老爹打了電話,這事也就成了。

  經此事之後,纔有了杜老爹跟吳醫生之間的談話。

  蒲老問診,都要問過自家這賢婿的,那可是前任的中醫研究院副院長,辦公室的保健醫吶。

  拒診,這個詞彙,也在杜老爹的腦海縈繞。

  如果這種事,被當做了中醫的博弈資本,那後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這兩年,李勝利對自家老丈杆子的調養,也是從不間斷的。

  杜老爹也拿着自己對比過,雖說這兩年的奔波,讓他頭上多了華髮,人也有些黑瘦。

  但他的身體素質,卻跟中年鼎盛時期差不多,與他的那些戰友、同事比,杜老爹的精氣神,顯然是旺盛至少十年的。

  雖說嘴上說着自己不耐熬煉,但杜老爹也發現,最近一段,他的精力越來越旺盛了。

  偶爾一夜不睡,根本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即便連續幾天睡眠不足,喝點賢婿給的西洋參片,也不會太影響正常的工作。

  中醫的效用,杜老爹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如今的杜老爹也是圈裏比較推崇中醫的。

  遇上身體不好,精神不佳的同事、戰友,他都要推薦一下中醫的。

  只是有些人,對中醫的看法依舊如故,不是很信任。

  對此杜老爹也只能無奈一嘆了,中醫調養,在賢婿說來,也是個長久的過程。

  如今他看到了結果,許多人不信這結果,只說春風得意,那也是搞笑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