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先進與實用
“而且咱們國家生產的拖拉機產能太低且機體過大,不利於在梯田或者小型土地上使用。”
“還是以‘東方紅54拖拉機’爲例,它是以哈爾科夫拖拉機廠‘德特54’爲基礎仿製生產,具體數據我就不說了論述裏有。”
“蘇聯地廣人稀且地勢平坦,因此他們的農用機械都是多缸燃油機動力大、效率高。”
“咱們國家與蘇聯相比地質卻複雜的很多,除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關中平原這些土地平坦且集中的區域適合使用蘇式農用機械,其他廣袤的土地並不一定適宜。”
“您別看單缸機的技術出現快一百年了,就認爲它落後了應該掃進垃圾堆了。”
“錯!恰恰相反,單缸機是我國現在最急需研究和改進的技術!”江澈頗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物理系的大牛面前口若懸河。
“哦,可以再詳細的說說嗎?”彭博不僅沒因爲江澈的誇誇其談而產生厭惡,反而鼓勵江澈繼續說下去。
“您是物理系的大牛,多缸機的優點您最清楚我就詳細贅述了。”
“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重量大,體積大。構造更加的複雜製作時需要太多的高級工人,需求的鋼鐵資源太多。”
“且由於排量太大燃料的需求也大,由於製作太複雜,後期的維護成本也高,且維修工人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
“如果放在蘇聯或者阿美利堅這些科技發達,工業先進的國家這些通通不是缺點。”
“但是現在我國不論知識分子的數量還是工業技術暫時無法與他們相比,如果大力發展多缸機先不說能不能生產出所需的產能,後期維護所需的專業人才也是難以想象的。以現有的國情根本做不到每個公社都有維修點,總不能老鄉們每次都把機器拖到縣城去維修吧。”
“現在我國各行各業都緊缺大量的知識人才,從哪裏找這麼多文化水平高的知識分子去填充多缸機的生產和後期的維護呢?”江澈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感覺嗓子都快冒煙了。好在李勇華頗有眼色,早已把江澈的水杯添滿了。
“哦~快往下說說!”正在做記錄的彭博聽到江澈中斷,頭也沒擡催促道。
江澈咕嘟咕嘟喝光了杯子裏的水繼續說道:“單缸機的缺點雖然很明顯,比如動力輸出不穩定、零配件在使用中損壞率高等等。”
“雖然這些缺點致使單缸機在使用場景和用途中有或多或少的侷限性,但這也不能掩蓋它的優點。”
“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使用成本和後期維護成本低。”
“重量輕、體積小。就註定它在生產時所需的鋼鐵資源少。”
“單缸機簡單的結構製作時就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成本和人力成本,鑄造完成隨便一個經過培訓的工人師傅把毛刺打磨掉即可進行裝配。”
“而且在後期維修方面更加的簡單,就像那天我和李勇華他們說的,找個腦瓜機靈一些的培訓一段時間就能學會如何保養和修理。”
“別的方面先不說,如果那些因土地不集中或者山地造成大型農用機械無法進場耕種,還在使用人力勞作的土地有了小型的耕種機、收割機、噴灌機社員同志們的勞動強度是不是降低了,勞動效率是不是大幅度提升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