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半年變化 何雨水臨產
何況這秦淮如的工作能力還真不錯,而且搞清楚了自己要什麼之後,還主動開始學習文化課了。
雖然她文化程度還是文盲,但是不過半年功夫,日常的讀寫已經不成問題,甚至能給掃盲班上課。
自學成才,當寡婦孝敬婆婆,辛苦拉扯大三個孩子,怎麼看都是正面典型。
也因爲這個緣故,所以李主任纔會讓她當婦女主任吧。
畢竟這可是十分勵志的,甚至不喜歡秦淮如的於海棠都用她當做先進事蹟寫了一篇廣播稿。
大家對於秦淮如的看法也改觀了不少,特別是不瞭解她和李主任關係的人。
誰不誇一句,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個能耐人,有上進心啊!
說起來不愧是原劇中的女主,真是不管怎麼樣都能過的好。
餘知樂感慨了一句,就丟一邊了,繼續採購藥材了。
這救心丸需要的藥材也快湊齊了,李神醫需要的東西,也都找齊了。
而程安安那個小的有些簡陋的實驗室,已經填充了不少人了,又從清大招了五名學生來幫他們。
之後也招不到了,因爲大學都停課了。
餘知樂感慨了一聲,終於還是走到這一步了。
他還是給了程安安一些建議。
其實他系統交易的額外獎勵還真有不少科技類的東西,可惜如今這個年代用不上。
不過他還是可以引導一下,或者給一些方向。
他們研究的課題暫時還沒有出成果,但是也有些進展了。
這個實驗室也是餘知樂說了算,這大半年,他在軋鋼廠的話語權越發的大了。
雖然他不搞政治,但是他屢次幫助劉老減輕身上的病痛,還研究出了藥膳,大大改善了劉老的身體。
這讓劉老的家裏人都十分感激他,畢竟劉老可是他們家族的頂樑柱。
劉老只要活着他們家族就可以在京城站穩腳跟,要是過世了就人走茶涼了。
他們沒有什麼實際上的行動,只需要暗示一下,李主任就明白了餘知樂的確是劉老罩着的。
李主任自然是對於餘知樂越發的看重了,更何況他也並不倨傲,該做的事都做的很好,也不指手畫腳。
這讓李主任對於他越發滿意了,其他副主任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畢竟就算是副主任也總有辦不到的事,或者需要緊俏貨的時候,餘知樂總能很輕易的解決。
甚至大家都認定了,只要李主任高升或者離開了軋鋼廠,那這軋鋼廠的老大就必然是餘知樂。
餘知樂其實也想過要不要想辦法讓李主任調走,不過最終覺得自己資歷還是太淺了,就讓李主任待着吧。
再過幾年,特別是這個實驗室有點成績的時候,再想辦法讓李主任高升或者調走就行了。
當然對於餘知樂來說,這會兒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爲何雨水已經送進產房了。
說起來以前的人生孩子,在家裏的還真不少,當然餘知樂肯定是早早就把何雨水送到醫院。
也因爲提前了好幾天就送去醫院住院這種行爲,大院裏不少人都覺得餘知樂真是太小題大做了。
這住院,一天得要多少錢啊?
一時之間,女人們又是羨慕,又是費解。
但是餘知樂可不管這些,他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住院這點錢,他又不是出不起!
不過也好在他提前送來了,住院第二天中午,離預產期還有幾天,何雨水忽然羊水破了,就被送產房了。
這可把正在陪着何雨水閒聊的三人嚇了一跳。
“嫂子,你這還懷着孕呢,先回去休息吧。”
餘知樂看到李慧茹也十分焦急的在走來走去勸到,畢竟她也懷孕四個多月了。
這李慧茹本來就有些倦怠了,又快到喫中飯的時間了。
要是李慧茹一直守着,萬一出點問題,那他可罪過大了,到時候也容易手忙腳亂的。
“我如今這好日子,多虧了雨水,我回去我不放心啊。”
李慧茹卻是不想回去,她還是十分擔心自己這個小姑子。
何雨水不僅是她小姑子,更是她的好姐妹,也是她的恩人。
如果不是何雨水,她怎麼能過的這麼舒心,說不定早就父母強迫嫁人換彩禮了。
就算自己有辦法逃脫,想要找一個像何雨柱這麼貼心的條件好的老公也是不容易的。
“哥,你勸勸嫂子,這生孩子也還要好一陣子。”
“而且這馬上中午了,要不哥,你先去燉點雞湯,嫂子也回去休息一會兒,這纔剛進去,還要好久。”
“我在這裏守着就行。”
餘知樂又看向比他還焦急的何雨柱。
“哎,對對對,我這就去,咱們回去吧。”
何雨柱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
“慧茹,我們先回去,一會兒再來,這生孩子哪有這麼快的。”
“你也要喫點東西,畢竟你不喫,咱兒子還要喫呢。”
何雨柱又勸了勸李慧茹。
“行,那我回去吃了飯再過來。”
“正好也給你帶飯。”
李慧茹聽到兩人都這麼勸,又感受到了肚子裏的動靜,也點了點頭。
很快何雨柱兩口子就離開了,剛纔還是十分鎮定的餘知樂臉上立刻浮現出了擔憂的表情。
他的五感十分的強大,耳朵也格外的好使,如今這醫院產房隔音效果一般,他更是能聽清楚何雨水痛苦的哀嚎。
他緊張的踱步,甚至有一瞬間想要讓何雨水乾脆剖腹產,打麻藥。
不過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如今這醫療條件可不像後來那麼強大。
“醫生,我能進去陪着嗎?”
餘知樂到底還是坐不住,找到了醫生問到。
醫生有些詫異的看向了餘知樂,要知道自古以來都有覺得產房不潔的說法。
雖然這種觀點早就被證明是四舊,不應該存在了,但是哪個男人願意進去陪產呢?
他們聽都沒有聽過,也不會有這種建議,更沒有聽過主動要求的。
“你真想去?”
“可是我們醫院沒有這種規矩啊。”
那醫生是一箇中年婦女,看向餘知樂有些佩服,不過還是有些爲難的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