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西郊公園、長風公園、中山公園 愚園路和損毀的古寺
“我哪可能提一嘴想出去玩沒交通工具,人家雲端機械廠的王廠長就慷慨的把座駕借給我們用一天。”
餘知樂忍不住笑了起來,這王廠長還真夠意思的。
他昨天本來就是想問問這邊能不能借幾輛自行車出去玩,畢竟周邊好玩的也不少。
結果王廠長一聽,大手一揮,直接把小轎車都借了出來。
如果不是借到小轎車,他的線路可不能包括西郊公園和長風公園。
“程叔,你真厲害!”
劉志遠也忍不住開口說道。
“這就叫知識改變命運,志遠,你也得好好讀書,不要丟你太爺爺的臉。”
何雨水忍不住笑着說了一句。
“放心吧,爲了繼續跟着叔賺錢,我也會好好學習的!”
“跟着叔,不僅能賺錢,還能到處玩!”
“太爽了!”
劉志遠到底還是少年心性,這話說的,小當直撇嘴,但是她又不想跟劉志遠吵架就沒開口。
不過也得虧劉志遠坐的副駕,否則兩人非吵起來不可。
一路說說笑笑,車子則直接往西郊開去,很快就到了,彷彿郊遊一般,大家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京城也有動物園,動物也很多。
不過這邊新開的長頸鹿館、斑馬房、袋鼠房、鳴禽館和猩猩館還是讓衆人十分的興奮。
尤其是在餘知樂拿出相機之後,衆人更是歡呼不斷!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拍照在這個年代可是奢侈的事。
當然他們六人中除了小當之外,都算很能賺錢的,自然不會拮据到不捨得拍照。
可是在照相館室內拍照和去動物園和動物們拍照,那能一樣嗎?
衆人自然是大拍特拍,還好餘知樂事先購置了許多膠捲。
當然也承諾他們一人一卷,他幫忙報銷,再多的可就自己出錢了。
不過這絲毫沒有磨滅大家熱情,就連有些拮据的小當,也很捨得。
當然主要是大家都挺照顧她的,不少人都樂於跟她合影,算成自己的膠捲份額。
這樣小當單人的有一卷膠捲也夠用了。
他們運氣也還不錯,遇到了一個也過來玩的,也會用相機的人,幫他們還拍了幾張合照。
動物園之後,就驅車趕往了長風公園,這長風公園可是非常出名的,當初更名還上了報紙。
這公園最大的特點就是湖水佔了公園四成面積,湖面廣闊波光粼粼。
不僅能夠眺望山水,還擁有了非常多的娛樂遊玩設施。
划船當然是其中一項,不過還是有不少,都充滿了童趣。
不過對於這些孩子都讀書的大人來說,這些遊樂設施也是剛剛好的。
他們租了一艘大點的船,剛好六個人都能上去,然後開始在湖面上游玩,頓時覺得煩悶都一掃而空了。
當然拍照環節還是少不了,不僅在湖光水面上拍,還有各種亭臺樓閣上也拍。
他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小火車,雖然他們已經坐過真正的火車了,但是看到五顏六色的小火車還是忍不住合影。
還乘坐着小火車轉悠了一圈,車上也拍了很多照片。
畢竟真正的火車上,擁擠雜亂的很,可不是拍照的好地方。
如果不是時間緊張,幾個女人覺得他們能在這裏玩一天,不過想到愚園路的弄堂,她們還是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這會兒就已經不早了,於是衆人簡單的吃了一個午餐,就繼續往愚園路去了。
不過他們先去的卻是中山公園,因爲離的近。
這中山公園原名叫做兆豐公園,是英國人兆豐在滬時建立的。
這公園公園以英國式自然造園風格爲主,融中國園林藝術之精華,中西合璧,風格獨特。
除了這公園中的各種美不勝收的風景,最讓人驚歎和欣喜的卻是這兒的樹木園,有上百種植物。
各種花卉草木都是爭奇鬥豔,這裏當然也是讓他們留下了居多的照片。
餘知樂慶幸自己趁着喫午飯的功夫又補充了一些膠捲,否則還真不一定夠他們用。
畢竟這些人裏,光買禮物都花了好多錢,拍照留念更是不會手軟。
幸好他們這裏六個人都會用照相機,即使是小當也是會用的,不然要是讓餘知樂一個人拍,豈不是要拍到手痠。
在這裏消磨了不少時間,也只是看了個主體,畢竟時間真的很緊張,他們就離開了。
衆人很快就步入了這條愚園路,這條路並不寬,主要建築是舊式洋房和新式里弄,充滿了上海風情。
這不到三公里的長路上,卻是遍佈着各種名人留下的痕跡。
不僅有中共地下黨最高領導,還有衆多民主人士都曾經在這裏居住過。
科學家、教育家、鋼琴家、作家、音樂人、書畫家、電影演員也都在此留下過他們的足跡。
傅雷夫婦及張愛玲在此更是居住了長達了三十年之久。
當然也還有臭名昭着的漢奸,大名鼎鼎的老闆等等也都在這裏居住過。
坐落在街道上的汪公館、涌泉坊、愚園路794弄、404號市西中學等等,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建築羣。
幾乎每一處都值得打卡留念,不過到底時間緊迫,大家還是做了一些取捨,而且儘量都拍一拍合照。
最後走到了愚園路的尾巴,餘知樂帶着大家來到了靜安古寺原來的地方,可是現在卻已經改成了工廠了。
甚至連大雄寶殿失火焚燬,變成了古剎廢圮,真是讓人唏噓。
不過如今卻好像圍了起來,可能是要重建,不過這個他也不清楚,他知道以後肯定會重建的。
“這原來是一座古寺啊。”
賴小蘭感慨了一句,她奶奶就是信佛的,當然了,後來也沒人敢說自己信佛了,那都是封建迷信。
不過從小就看着奶奶禮佛的賴小蘭,還是有些難受。
“會好的,以後會重新修繕的。”
餘知樂輕聲的嘀咕了一句。
不過這種衝擊不僅對賴小蘭,就是對其他人衝擊也很大,畢竟這古寺起於三國時期興於唐朝。
衆人看着這遺址,衆人都相當震撼,還是餘知樂拿出相機拍了一張遺址。
不過很快大家也都收拾了情緒,畢竟還有更緊張的事情,趕火車!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