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采購
村長李大勝帶着一幫人在村口熱情的迎接了曹衛國。
石門村的村長楚明遠也在迎接的隊伍中,他可是曹衛國和長水村的“牽線人”。
“歡迎曹主任到我們長水村送!採購!”
李大勝看到曹衛國騎着自行車過來,老遠就揮着手迎上來。
他這麼熱情的迎接曹衛國,可不是因爲曹衛國的職務。
這位村長四十多歲,生的虎背熊腰,是參與過半島戰爭的退伍老兵。
按照他老兵資格,別說一個副主任,就算廠長過來他都不屑一顧。
之所以對曹衛國這麼熱情,完全是因爲曹衛國能給他們村帶來實惠。
當楚明遠給他報出曹衛國的“採購價”,李大勝直接把曹衛國視爲“財神爺”。
“李村長您好!”
長水村的熱情讓曹衛國也有些猝不及防,甚至有一些緊張。
李大勝滿臉笑容道:“曹主任,快請進,我們已經爲您準備了接風宴。”
曹衛國連忙道:“李村長使不得,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着接風宴我不能參加,這會犯錯誤的。”
李大勝道:“曹主任不要緊張,都是些家常便飯,不當事兒。”
曹衛國正色道:“李村長,我來這裏是爲了工作,如果您執意如此,爲了不犯錯誤,那我只能告辭了,”
楚明遠推了李大勝一把,沒好氣的數落起來:
“一邊兒去,我早和說過,曹主任作風正直,不喜歡那些彎彎繞,你非得多事兒,就顯擺你能啊。”
李大勝面紅耳赤的訕笑道:“我只是想款待一下曹主任,沒有想那麼多。”
楚明遠對着曹衛國求情道:“曹主任,這李大勝莽夫一個,您別和他一般見識。”
曹衛國道:“新時代新氣象,官僚作風要堅決杜絕。”
李大勝連忙道:“曹主任批評的對,我一定認真改正。”
楚明遠道:“曹主任,李大勝會認真改造,您看是不是繼續進行工作。”
李大勝焦急道:‘曹主任,錯誤是我一個犯的,怎麼處罰我都行,可別千萬別走啊。”
這要是因爲他的錯誤而損害了村民的利益。
那他還有什麼顏面面對鄉親父老。
曹衛國道:“知錯能改就是好同志,這次採購工作會正常進行。”
李大勝欣喜道:“謝謝曹主任,村民已經把東西放到了大隊,我現在就領您過去看看。”
曹衛國笑着說:“那勞煩李村長了!”
“不勞煩不勞煩!”
李大勝如釋重負的迎着曹衛國進村,一羣村幹部大大的鬆了口氣。
這要是把“財神爺”趕走了,那他們還不得被鄉親罵死。
到了村裏的大隊,院子裏已經擺滿了籮筐麻袋。
曹衛國逐一抽查,滿意道:“都是品質合格的好東西,村長安排稱重吧,這些我全要了。”
價格自然是最高的採購價,李大勝和鄉親們歡喜不已。
檢查!稱重!記錄!裝袋!
在幾個幹部的帶領下,人們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
“讓我進去!”
“你們憑什麼攔着我!爲什麼我的東西不收!”
突然,大隊門口發生吵鬧,聲音很大。
一個青年拎着麻袋要進來,兩個民兵強硬的阻攔
曹衛國循聲看過去,疑惑的問:“李村長,這是什麼情況?”
李大勝氣惱道:“那傢伙是村裏的臭蟲,總是喜歡鬧事兒,我這去收拾他。”
說完,李大勝氣沖沖的走到大門口:“吳凌雲你鬧什麼鬧!是不是欠收拾!”
拎着麻袋的青年漢子憤怒道:“我沒有鬧!我只是想把自家攢下的地瓜幹賣掉,你們憑什麼不讓我賣!”
民兵不屑道:“憑什麼,就憑你家是五類!”
解放初期國內只有四類分子:地、富、反、壞作爲階級敵人而被列爲無產階級專政的對象。
五七年鬥爭後將“右派”這新一類思想反動的人也納入階級敵人之列。
此後通常將他們合稱爲:“五類分子”或“黒五類”。
會計在曹衛國解釋道:“那青年叫吳凌雲,爺爺是大地主,父親是舊軍人,至今還在……”
曹衛國走到門口:“李村長,讓他進來吧,大家都是鄉親,沒有必要鬧得那麼嚴重。”
李大勝道:“曹主任,這傢伙可不是好東西,祖父有問題,他也不學好,平日裏就愛偷奸耍滑……”
“這人平日裏就偷雞摸狗,誰知道這些東西是不是他偷來的!”
“曹主任,這人是五類子女,骨子裏就流着壞!”
“快把他趕走吧!看着他就心煩!”
李大勝對青年一通數落,附近的村民也紛紛附和。
看向青年的眼神充滿着鄙視和厭惡。
曹衛國對着滿臉屈辱的青年道:“我能看看你的東西嗎?品質沒問題我就收了。”
青年驚喜的看着曹衛國,緊張的將麻袋遞給曹衛國。
曹衛國檢查了地瓜幹,然後交給李大勝道:
“李村長,這些地瓜幹品質不錯,也留下一起稱重吧。”
“大家都是鄉親,能體諒就體諒吧。”
“我們要想偉人學習,胸襟寬廣,待人寬容。”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同胞一起爲人民服務,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這一番話讓李大勝臉色變化,附近的村民也冷靜下來。
楚明遠道:“曹主任說的對,我們要想偉人學習,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爲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鬥。”
李大勝警惕的瞪着吳凌雲:“曹主任思想先進願意給你機會,希望你虛心改正,日後努力工作,千萬別被我抓到你犯錯誤。”
吳凌雲攥着拳頭沒有說話,但心裏卻是百味雜陳。
一個村幹部完成稱重:“十三斤整。”
曹衛國道:“李會計記錄好,不要差了這位同志的錢。”
會計認真道:“曹主任請放心,每一筆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吳凌雲感激的看着曹衛國:“謝謝曹主任。”
曹衛國道:“不用謝我,這是我的工作,我幹工作,從不夾雜個人情感。”
楚明遠誇道:“曹主任的思想就是先進,工作盡職盡責,難怪這麼年輕就能成爲領導,我們大家都有向您學習。”
因爲村民早就把東西送到大隊,這就省去了很多時間。
所有東西都稱重記錄後,曹衛國當場結清錢款。
這讓村民們滿心歡喜,懸在心裏的石頭也落了地。
真真切切的實惠讓村民們對曹衛國充滿好感。
李大勝樂的合不上嘴,一個勁兒的向曹衛國道謝。
雖然還是有些反感曹衛國“一本正經”,但村裏真真切切的得到實惠。
曹衛國最終也沒有留下喫飯,跟着一起把東西運往石門村的“倉庫。”
李大勝親自趕着驢車,還安排了兩個民兵押送。
長水村和石門村相鄰,步行也就二十分鐘的路。
很快一車乾貨就被放進倉庫,堆碼的整整齊齊。
因爲倉庫裏存放着大量公家財產,楚明遠安排了兩位民兵日夜值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