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視察的酒
第1097章視察的酒
紅星招待所內,燈光柔和,人聲鼎沸。
真正的視察纔剛剛開始……
聶書記坐於主桌之上,他的面龐因酒意而微微泛紅,正慷慨陳詞,細數紅星軋鋼廠的輝煌歷史與重大的成就。
“想當年我們紅星軋鋼廠……”
白廠長在一旁,眼角適時地溼潤了。
她用衣袖輕輕拭去淚水,聲音略帶哽咽地講述着工廠運營的艱辛與不易。
她的情感流露,像是撞開了在場衆人心中的一扇門,讓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紅星軋鋼廠所面臨的困境。
“現在廠裏不容易……”
劉副廠長則更是直言不諱地訴苦,說廠裏的待遇大不如前,訂單減少,許多工人維持生計都變得困難起來,向大家揭示一個殘酷的現實。
曹衛國一行人靜靜地聽着,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沉重。
趙立夏瞥了一眼曹衛國,然後深吸一口氣,站起身向在場的人表示,外聯處會盡力幫助紅星軋鋼廠在海外找到大客戶,爭取創匯,以改善紅星軋鋼廠的財務狀況。
聶書記聞言,連聲感謝,端起酒杯,向趙立夏敬酒。
趙立夏連連推辭,謙虛地表示,您比我這個小處長高了好幾個級別,還是老同志,自己怎麼承受得起這杯酒。
曹衛國見狀,出面打圓場:“老聶,你就別難爲小趙了,這都是工作,是他應該做的,說起來,倒是我有些慚愧啊!”
說着,曹衛國的臉上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這些年我確實疏忽了軋鋼廠的發展,真是沒想到,大環境對軋鋼廠的影響會這麼的大,遙想當年……”
“記得那時候,廠裏的訂單像雪花一樣,我們的工人們夜以繼日地忙碌,甚至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軋鋼的機械聲、火花的飛濺,還有大家忙碌的身影……那些場景歷歷在目,我離開後一直忙工作,很少回廠裏,我真的不知道廠裏的變化如此之大。”
他的眼神中滿是回憶,彷彿能透過時光的塵埃,看到那個曾經熟悉而繁忙的軋鋼廠,巨大的落差讓他難受。
劉副廠長看着曹衛國的表情,連忙寬慰:“曹部,您別這麼說,這些年,您已經爲軋鋼廠做了很多了,要不是您幫忙拉來的香江訂單,我們廠可能連工人們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曹衛國聽了,苦笑着揮了揮手,嘆息道:“慚愧啊慚愧,我做的還是太少了,看着軋鋼廠現在這個樣子,我心裏真是想針扎一樣。”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責和遺憾,彷彿是在責怪自己沒有能夠扭轉軋鋼廠的頹勢。
同行的人見狀,感動的眼眶發紅。
真是太重情重義了……好讓人感動……
大家正感動的時候,白髮蒼蒼的楊廠長領着軋鋼廠宣傳科副科長楊爲民走了進來。
曹衛國見狀,連忙起身迎接這位老前輩。
“老廠長,您怎麼來了?快請上坐。”
曹衛國熱情地握住老楊廠長的手,眼中滿是敬意。
老楊廠長笑着拍了拍曹衛國的手背:“聽說你回來了,我怎麼能不來見見你?距離上次見面,已經有兩年了吧?”
曹衛國:“兩年零五個月了,老廠長,許久不見,甚是想念啊,您老人家身體可好?”
楊廠長落座後嘆息道:“哎,身體沒問題,就是退休了就是閒不住,總想找點事情做做。”
曹衛國心裏明白,楊廠長此行絕非敘舊這麼簡單。
他靜待下文,果然,楊廠長在幾句寒暄後,終於切入了正題。
“衛國啊,實不相瞞,我今天來,其實是爲了我這不成器的侄子。”
楊廠長的語氣中透着一絲無奈:“自從有一次工作失誤後,他就一直萎靡不振。”
實際上自從楊廠長退休後,楊爲民就成了廠裏的邊緣人物,年近四十了,還只是個無關緊要的科長。
曹衛國聽後,眉頭微皺。
他對楊爲民並不陌生,這人他不喜歡。
但他也明白,楊廠長這次來,是希望自己能看在過去的情面上,給楊爲民一個機會。
“老廠長,您也知道,現在社會上的競爭非常激烈,一個人的發展需要綜合考慮很多方面……”
曹衛國斟酌着詞句,試圖找到一個既不傷和氣又能表達立場的回答。
“衛國,我明白你的意思。”
楊廠長打斷了曹衛國的話:“我並不要求你關照他,只是希望你能給他一些工作機會,讓他能夠多爲羣衆做一些實事,哪怕是去掏大糞也行啊。”
曹衛國看着楊廠長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認真想了想,點了點頭:“好吧,老廠長,既然您這麼說了,以後的事兒,我來辦吧。”
楊廠長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衛國,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相信爲民他會懂得珍惜這個機會的,他是個有能力的人,不會給你丟人的。”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楊廠長便帶着楊爲民起身告辭。
曹衛國送到門口,看着楊廠長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到底是老同志,不能不給面子。
只是那楊爲民從始至終,一言不發。
什麼意思?
低不下那高貴的頭顱?
那還來這裏做什麼?
賣慘還是來示威?
要不就聽老廠長的話,讓楊爲民去掏大糞?
曹衛國剛回到座位上,屁股還沒坐熱,就聽見劉副廠長不屑地哼了一聲,開口說道:“這個楊廠長,一貫喜歡倚老賣老,退休了也不服老,總是在廠裏到處走,也不知道哪兒來的這麼大精神。”
曹衛國夾了一筷子京醬肉絲,沒有立即迴應。
他心知劉副廠長與楊廠長之間素有嫌隙,此時的抱怨更多是個人情緒的發泄。
白麗娟接話道:“退休了是該有退休的樣子,不能總是拿着過去的資歷來說事。”
聶書記更爲直接:“楊廠長這樣做,不僅對我們現在的管理層造成了干擾,也給廠裏的員工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時代在變,我們也得跟着變。”
曹衛國聽着他們的議論,心中卻是另一番思量。
他明白,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立場說話,但楊廠長畢竟是元老,他的影響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消除的。
“其實,老廠長也是出於對廠裏的關心。”
曹衛國緩緩開口:“他畢竟在這裏付出了很多心血,一下子退下來,難免有些不適應,我們應該理解他,同時也要明確我們的工作原則。”
劉副廠長:“我們理解他,他理解過我們嗎?總是指手畫腳的。”
聶書記:“我們也不是要否定楊廠長的貢獻,但他現在確實已經不適合再插手廠裏的事務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高效的團隊,而不是一個過去的英雄。”
曹衛國聽着他們的意見,微笑道:“飯要一口一口喫,事情也要一件一件做嘛,我明白你們的難處和困惑,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老廠長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把彼此的想法和立場都擺到桌面上來,畢竟,我們都是爲了集體好。”
聶書記:“這話在理,早該這樣了。”
劉副廠長笑道:“曹部,您要是早來,我們就有了主心骨,說不定這事兒早就解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