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紅星鋼鐵集團
他帶着一絲無助的神情,面對着面前那位言辭犀利的領導:“趙書記,陳大姐,近年來我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穩定,頭風病時常發作。”
“而且,儘管我曾在紅星軋鋼廠工作,但我對經營管理一竅不通,在招商局的這些年裏,我雖然主持招商引資工作,但讓我去經商、管理企業,面對紅星軋鋼廠如此重大的改革,我對自己的能力深感疑慮。”
趙書記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轉向陳大姐問道:“老陳,你參加工作了多少年?”
陳大姐微笑着回答:“四十多年了。”
趙書記繼續追問:“那你擔任過多少個職務?”
陳大姐的回答既誠懇又堅定:“大概五十多個吧,我從南方到北方,從軍隊到政府部門,一路摸索,不斷學習,不斷鍛鍊,只要是組織交付的任務,無論多麼艱難,我都會全力以赴。”
趙書記的這番話,實際上是在給曹衛國上課。
曹衛國心中明白,他看着陳大姐的笑容,心中雖有無奈,卻也明白自己胳膊擰不過大腿。
趙書記面帶愁容地嘆息:“前幾天我到紅星軋鋼廠視察,情況不容樂觀,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的經濟體制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改革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
陳大姐補充道:“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了‘放權讓利’的改革,首鋼就是改革的先行者,從1981年開始實行上繳利潤遞增包乾,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推動了首鋼的快速發展,紅星軋鋼廠如今也面臨着類似的挑戰,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找到出路。”
趙書記殷切地望着曹衛國:“衛國同志,你曾是紅星軋鋼廠的一份子,是從紅星軋鋼廠裏出來的,你應該瞭解那裏的工人兄弟們有多麼不易,紅星軋鋼廠擁有幾萬員工,背後是幾萬個家庭,如果工廠停產停工,他們的生活將會面臨何種困境?”
“紅星軋鋼廠要是停產了,這對國家又是多大的損失?”
“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和老陳都對你有信心。”
“上級領導也希望你能夠肩負起這個重任,挑起改革的擔子,帶領紅星軋鋼廠走出困境,再創輝煌。”
陳大姐接着說:“很多人在談論學習和實踐時,總是強調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們常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但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理念付諸行動。”
“紅星軋鋼廠的改革,需要像你這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去領導。”
趙書記進一步強調:“紅星軋鋼廠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不能迴避,只有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英雄。”
“衛國同志,我相信你能夠經受住這次考驗,成爲紅星軋鋼廠改革的領軍人物。”
陳大姐補充道:“上級領導已經決定,以紅星軋鋼廠爲主體,成立紅星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涉及鋼鐵、機械、機電……以及海外貿易等多個領域。”
“這是上級領導的認真討論後的結果,也是紅星軋鋼廠未來發展的方向。”
“領導們希望你能夠兼任紅星鋼鐵集團的總經理,主持改革工作。”
曹衛國聽後,後背已經溼透。
他明白自己的路線已經註定。
這些領導們太擅長洞察人心,太懂得如何駕馭了。
在沉默的氣氛中,陳、趙二人都期待地看着曹衛國,等待他的迴應。
曹衛國深吸一口氣,擡起頭,堅定地看向陳大姐和趙書記:“請組織放心,我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將我的所學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既然無法改變事實,他決定勇敢面對。
“好樣的!”
趙書記激動地一拍沙發扶手:“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家和研究者,更是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執行者。”
“你曹衛國的能力是大家公認的,而且紅星鋼鐵集團是上級領導重點關注的項目,我們會調集大量的專業人才爲你提供支持,不會讓你孤身奮戰。”
曹衛國站起身,鄭重地說:“我向兩位領導保證,我將全力以赴,不負衆望,明天我就去紅星軋鋼廠報到!”
趙書記微笑着與陳大姐對視一眼,然後站起身,握住曹衛國的手:“組織對你寄予厚望,我看重的是你的勇氣和決心,好好幹吧,紅星軋鋼廠的未來就在你手中。”
曹衛國離開後,陳大姐對趙書記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示讚賞:“你真是太會做思想工作了,不僅讓曹衛國心甘情願地接受任務,還激發了他的鬥志。”
趙書記微微一笑:“我們都是爲了國家的未來而努力,希望曹衛國能夠帶領紅星鋼鐵集團走出困境,走向新的輝煌。”
趙書記感慨道:“我們體制內的人各有千秋,追求和動力也各不相同,有人追求名譽,有人渴望權力,而曹衛國,他內心深處是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的。”
“那他爲何還要推脫呢?莫非是想和組織討價還價?”
陳大姐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不滿。
趙書記向她擺手示意不必過分解讀:“我們不能簡單地以非黑即白的方式來評價一個幹部,曹衛國做事謹慎,他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顧慮頗多,可能是近期的事務繁多,對他的工作狀態產生了一定影響。”
陳大姐笑着讚歎道:“沒想到趙書記與他只交談過一次,就對他有如此深入的瞭解。”
趙書記起身,步向門外,邊走邊說:“在我們組織部,選人用人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人,作爲決定性的因素,其複雜性遠非測評和考覈數據所能完全揭示。”
陳大姐連連點頭贊同:“希望曹衛國能夠保持初心,不負組織對他的期望和信任。”
趙書記的眉頭緊鎖:“一個大型企業的轉型與改革,絕非一人之力可爲,我們不僅要給予曹衛國充分的支持,更要信賴和依靠紅星軋鋼廠的全體職工。”
“曹衛國這個人,有能力成就大事,但也可能在關鍵時刻犯下錯誤,我們必須時刻關注他的動態。”
當曹衛國從外貿大樓步出時,已經是黃昏,天空被薄薄的雲層籠罩,光影交錯間,營造出一種莫名的壓抑與虛幻感。
他擡頭望向那片雲層,深吸一口氣,心中暗自思忖:“沒想到又要回到原點,也好,或許也是一個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