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
房子的裝修,纔剛進行到一半。
而此時的預算,不出意外,已經大大的超支了。
首先是裝了空調,那基本上全院的線路,也要跟着換了。
光這一項,就多花了十幾塊。
既然線路都走了,那各個房間的燈泡,自然也乾脆換掉了算了。
原先的白熾燈,全都是15瓦的,勉強照個亮罷了。
如今都換上了40瓦的,一開燈,整個屋子都光明透亮。
更別提新修的兩間衛生間,走了上下水,這也是當初樣式雷沒有計算到位的。
衛生間的地面和牆面,也都貼上了瓷磚。
當樣式雷帶方想去看瓷磚時,方想簡直是大開眼界。
他原本以爲,這年代,撐死了也就只有光面的白片瓷磚罷了。
卻沒想到,這年頭瓷磚的花式和規格,幾乎不輸後世,這你敢信?
只不過花色和顏色,都是偏老式的,這就不符合方想的審美了。
挑了半天,最終纔在角落裏找到和後世類似的暖色調。
不過尺寸,略小了些,更令方想喫驚的是。
因爲這款瓷磚並不受歡迎,所以價格極爲便宜。
一塊500*500的瓷磚,要價4分錢。
如果要的量大,價格可以砍到3分錢。
之所以不受歡迎的原因是,這年頭流行小瓷磚。
到處都是100*200,200*300,300*300的小號瓷磚。
而400*400的,就是如今大衆能接受最大號的路。
而不是後世那種600*600,800*800,甚至1000*1000的大瓷磚。
當然,也可能是因爲技術問題,造不出來的原因。
所以這500*500的瓷磚,在這年頭,根本不被人們所喜愛。
自然就沒有人買,卻沒想到,這已經是如今能找到最大規格的瓷磚了。
更難得是,這款暖黃色的瓷磚,因爲拋光技術不行,還自帶復古風。
看到這麼便宜的價格,方想哪裏還忍得住。
賺錢是幹嘛的?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更過分的是,方想居然看到了浴缸,這能忍住不買?
於是,正房、東西廂房和新加的兩間衛生間。
全都鋪上了這款暖黃色的瓷磚,裝上了浴缸,爲了讓地面不那麼單調。
方想還挑選了幾款瓷磚,讓樣式雷刻意切割成條狀。
在地面鋪上了過門石和拼花。
加上新換的燈泡。
讓方想有種回到後世的感覺,差點淚流滿面。
然後就是牆面了,60年代,除了特殊的一些地方外。
基本上所有居住的地方,都是水泥牆。
頂多有些人會糊點報紙,貼一些毛爺爺的畫像。
主打的就是一個質樸。
而到了80年代,就開始逐漸流行半牆漆了。
就是下面刷上綠色的油漆裝飾,上面則是大白牆。
想必有些年齡大的人,小時候會有深刻的記憶。
或者在一些老舊的醫院和學校,還能看到這種裝修風格。
到了90年代,則是鋼化塗料和木材的牆圍了。
尤其是到了95年左右期間,只要是條件不太差的人家。
基本上都會做一些木質的牆圍。
而乳膠漆和牆紙,則是在00年以後,纔開始逐漸普及的。
但方想卻通過樣式雷,在60年代,就看到了牆紙。
是的,這年代,牆紙不是什麼稀罕物,只不人家叫做壁布。
是正兒八經棉紡織品做的,當然,就是不太防潮。
但京城是個什麼地兒啊?
又不是南方,除了短暫的梅雨季節,自然是沒有潮氣的。
也正因爲壁布成本高,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會自動將其忽略掉罷了。
看到壁布,方想自然就想到了後世因爲裝修而帶來的白血病了。
不過樣式雷對此的解釋是。
現在用的漿糊,全都是糯米膠,純天然。
方想頓時明白,這些東西,是沒有添加劑的,那甲醛,自然也是沒有的。
於是,乾脆利落的決定,牆面下半部使用木質牆裙。
上半部分,則貼上了鵝黃加孔雀藍線條的壁布。
至於牆頂,加了一層離地三米六高的木質吊頂,用來隔熱保暖。
當然,現在是沒有石膏板、燈帶什麼的,但不耽誤有木匠啊?
只要有錢,挖個裝飾,加個燈孔,走個線,還是能給你辦到位的。
再刷上兩遍清漆,一個木質風的牆頂,就完工了。
加一個開關和小號的低瓦數燈泡,就有了氛圍燈和燈帶了。
然後就是窗戶了,原先屋子的窗戶,非常的小。
即便是裝上了玻璃,透光率也非常低,需要常年開燈。
現在是按照方想的要求,北院的正房和東西廂房,以及前院的正房。
全都換上了大號的窗戶,但即便是大號的窗戶。
也沒辦法超過一米五。
因爲一個是現在買不來那麼大的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