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彎道超車,沒那麼容易

作者:偶爾失誤
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不,方想既沒有在京城多陪劉淑英幾天。

  也沒有來得及思考和部署賣車的下一步工作。

  現在,人已經到了東北。

  “喏,問題都已經給你標註出來了。

  你自己惹的禍,你自己來解決吧。”

  李教授整個人向後靠去,看起來已經疲憊不堪了。

  是的,這次方想被喊過來,就是因爲渦噴-7的新設計,出了問題。

  距離方想畫的圖,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時間。

  這期間,李教授神出鬼沒的,方想差點都快忘了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導師。

  卻突然的被一通電話,喊到了沈飛。

  方想看到站在一旁的王晉陽,也是對自己無奈的聳了聳肩膀。

  好像在說,他也沒辦法。

  方想也沒說什麼,而是將一旁的檯燈,扯了過來。

  對準圖紙後,才俯身看了過去。

  待看了半天圖紙上標註出來的地方。

  再與記憶裏的圖紙相對比過後,方想有些疑惑。

  這也沒出問題啊?

  再次擡起頭,想詢問的時候,發現李教授已經睡着了。

  看了一眼也快睡着的王晉陽,方想輕輕拉開了椅子,拍了拍王晉陽的胳膊。

  “出去說。”

  王晉陽馬上驚醒,看了一眼李教授後,低聲說了一句。

  便輕手輕腳地拉開了辦公室的門,率先走了出去。

  “怎麼說,發現了什麼問題嗎?”

  直到走到樓下的一間小辦公室,王晉陽才伸出胳膊,做了個舒展運動。

  打了個哈欠。

  “帶我去車間看看成品吧。”

  方想看着王晉陽眼裏的血絲,知道他們最近肯定忙到飛起。

  若不是實在不知道問題在哪,也不至於給自己打電話。

  看了看外面豔陽高照的天空,也不知道他們熬了多少夜了。

  不過來都來了,還是先處理問題吧。

  “這裏、這裏和這裏,每次更換新的零件,總是會變形。

  這應該是強度的問題。

  按照圖紙上的標準,咱們現在國內根本做不到那樣的強度。

  所以,這個零件,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辦法。

  上次做了一臺樣機,但還沒有到達設計的最大功率,就散架了。

  最後排查了幾次,發現是這裏的問題。

  按照你圖紙上的設計,這個位置應該是有一層特殊塗層的。

  但好幾個研究院,研究了大半年,也沒辦法造出你圖上的標準。

  所以。。。”

  王晉陽帶着方想走到了車間。

  看着放在臺架上那一米多高的發動機。

  以及在周圍穿着制服走來走去忙碌的工作人員。

  王晉陽爬上爬下,一個一個指出了圖紙上標註的位置。

  直到最後,方想才搞明白,原來,不是圖紙設計的問題。

  依舊是材料的問題。

  “精度上有出現過什麼問題嘛?”

  方想抿着嘴琢磨了半天,知道他們肯定是反覆做了不知道多少次實驗。

  沒有一次成功,所以才找了自己這個罪魁禍首過來。

  想來,他們已經在質疑自己設計的圖紙,是不是故意提高了難度了。

  “出現過,所以特意找了好幾位八級工人,手工打磨出來的。

  後來就沒再出現過精度的問題了。

  但這幾個地方,就不是工人們能解決的問題了。。。”

  王晉陽明白方想的意思,只能實話實說。

  “其實教授也有想過,把你改動過,但目前無法實現的地方。

  改回到目前已經成熟的設計上去。

  但發現有些難,很多地方都是動一發而牽全身。

  改那幾個小地方,幾乎等於將圖紙大改一遍。

  有些得不償失。

  現在實驗已經做了十幾輪了。

  沒有一次能讓人滿意的。

  教授身上的壓力很大。。。”

  王晉陽看着那臺臺架上的發動機,言語之間,有些唏噓。

  “你給我點時間想想,再給我拿點新圖紙。”

  方想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了。

  無非就是他畫的圖,太過超前。

  超出了這個時代的工業和材料極限。

  原版那些按部就班被研發出來新科技,一步一步應用的科技。

  被他提前一步拿了出來,但卻沒有給他們生產和合成數據。

  導致只有結果,沒有過程。

  就像在2000年,給你一輛2024年生產的電車。

  你看着這個車,很漂亮,技術含量也很高。

  覺得也不至於到難於上青天的樣子,只需要踮踮腳尖就能造出來。

  然而真動起手來,卻發現,其中很多的零件,根本就造不出來。

  這還是拋開電氣部分不談的結果。

  現在是60年代,方想給出的渦噴7圖紙,卻是80年代的圖紙。

  其中不少零部件的材料和工藝,是經過了這十幾二十年的發展,一步步走上去的。

  自己當時是爲了炫技,拿了出來。

  卻沒想到,李教授直接就拿去做成品了。

  那麼,遇到這樣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沒辦法,李教授說的對,自己挖的坑,自己還真得給填上。

  王晉陽帶着方想到了招待所,開了一間套間後。

  自己就回去睡覺了。

  留下了方想面對一大堆空白圖紙。

  行吧,又要畫圖了。

  方想無奈的搖搖頭。

  既然80年代的終極形態沒辦法用。

  那我畫70年代的進階形態,總可以了吧?

  方想開始在腦子裏翻閱之前上學時,看過的那些圖紙。

  不得不說,這20年的發展,渦噴7的整體改動,並不多。

  大多都是小規模的改進。

  而且更多的是爲了耐久性。

  一臺發動機,剛出生時,壽命一般也就十幾二十多分鐘撐死了。

  甚至很多時候,壽命就只有幾分鐘甚至幾十秒。

  在經過不斷地修補、改正、改良。

  才變得勉強能用,再隨着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以及科研人員不斷地調整。

  航空發動機的壽命,也會隨着逐步提高到上百、上千小時。

  所以有時候你看着很多波音的發動機,動輒就是8-90年代的技術。

  覺得很落後,但恰恰相反,那代表着成熟度極高,商業化到極致的產品。

  真給你拿個10、20年代的新發動機。

  你未必敢用。

  就是因爲新產品總是會莫名其妙的這裏或者那裏,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問題。

  不知道畫了幾天,悶在招待所裏的方想。

  時不時的會看到李教授帶着各種各樣不認識的人過來參觀的情況下。

  終於畫好了渦噴7的進階形態。

  其中大部分更改過的位置,也恰好就是之前李教授標註出的地方。

  看着窗外的繁星。

  方想嘆了口氣。

  果然,越級攀登高科技,是會付出代價的。

  這彎道,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走過去的。

  基礎科學、基礎數學,這兩門大山,必須踏踏實實夯實了基礎。

  才能一馬平川啊。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