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下一步工作計劃
方想差點笑出聲,不過他也清楚,曹天偉這句話,還真未必是亂說。
如今廠裏的職工,也就八百人。
可就是這八百人,一個月重卡的產量,已經接近了一百臺,遠遠超出當初的設想。
而且,這還不算完,連吉普的產量也已經逼近千輛的大關。
這基本上意味着,洛汽一箇中型廠,產出已經是中大型廠的產量了。
北汽如今的廠區,也不過是兩千多人,算是個中大型廠了。
他們一個月吉普的產量,也就不到三千輛而已。
當然,洛汽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產量。
一個是工人們原本就是各地調過來的熟手。
另一個呢,前期空閒時間太久。
方想和曹天偉也多次組織工人們大練習。
所以基本上產能爬坡階段,提升速度就比其他廠來的更快。
如今,早已達到了產量的飽和狀態。
上次方想設計的寶馬,也是勉強擠出的產量才造出來的。
若是要單獨爲寶馬開闢生產線,那麼,招工是必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原先洛汽劃的廠區就比較大一些。
在這方面,方想的原因佔了大部分,這不,廠裏纔會有富餘的地皮來容納這些車間和產量。
只是到現在,原先多佔的地皮,也早就用的差不多了。
如果沒有方想,這個廠怕就是會持續這樣,一直到90年代,都不會有什麼改動了。
“二汽的地址,不是選好了嗎?你有地圖嗎?”
想到這裏,方想覺得曹天偉也沒有無的放矢。
洛汽這家單位,以後在二汽開工以後,還會存在多久,誰都不好說。
明眼人都知道,洛汽就是二汽的基礎,以後沒有意外的話,併到二汽,也是時間問題。
“小王,去樓下我的辦公室拿份地圖來。”
曹天偉轉過頭,對方想的助理小王吩咐了一句。
“招工的話,你有什麼想法嗎?”
方想雖然是在問曹天偉,但其實也是在問自己。
現在招工,說是爲洛汽擴充產能增加工人。
但只要不傻,就知道這些工人就是二汽的,只不過先在洛汽而已。
說是培訓也行,提前工作也可以。
至於編制,掛洛汽也沒問題。
放在別的廠,招人的指標都會給你卡的死死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想招人?
可以,那廠裏就得走一個。
不過,在方想這裏,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
“你是說從全國調,還是招本地的,咱們自己培訓?”
曹天偉當然也明白方想的意思。
從全國調,那就要走一機部審批,流程慢,時間長。
從本地招,那就簡單了,一個電話事情,手續甚至可以慢慢補都沒問題。
“嗯,還有機器設備、廠區擴建的問題。
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可不是單單一個招工就能說過去的。
對了,還有住宿、醫療等一系列後勤問題。”
方想點點頭,他和曹天偉現在的默契,算是培養出來了。
基本上對方一個眼神,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所以,你其實問的是,直接大規模搞,還是偷偷摸摸小搞的問題吧?”
曹天偉抽完最後一口煙,卻沒直接掐滅,而是又從盒子裏摸出一支,續上。
“對,萬一,我是說萬一新車賣不動。
咱們就不會太過被動。”
原本方想從來不會考慮這麼保守的問題,按照他的慣性思維,肯定是大搞快上。
只是,這次從京城回來,再加上現在的時代背景。
他如今的想法,已經不知不覺在改變了。
他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同時,也不想讓別人抓到自己的把柄。
上次發小魏勝利的事情,他跟劉爸爸說過。
李爸爸當時就誇他這件事辦得好。
如今都是泥菩薩過江的時候,咱雖然不怕事,但咱也不能惹事。
還有這次去東北,李教授翻臉的這件事。
方想如今已經改變了最開始的想法。
原本,他是想打電話給許教授,問問什麼情況的。
但拿起電話後,他卻猶豫了。
人家許教授又不是他爹,再說了,就算是自己親爹,也不能這麼問。
這點事情你自己都搞不定?什麼都要我給你擦屁股?
飯都要喂到你嘴裏?
如今是現代社會,是人情社會,更是相互利用、利益至上的社會。
你只有給別人帶來價值,別人纔會高看你一眼。
纔會幫助你。
可如果你有事沒事就找別人幫忙,大事也就算了,小事也要問?
以前方想佔了年輕的便宜,人家多少還會諒解下。
但如今他都畢業快一年了,自己也帶着一個廠做出成績了。
你再因爲這屁大點事,問來問去,人家就要考慮你這個人到底行不行了。
而且,李教授雖然不像許教授跟方想的關係那麼親近。
可也不至於因爲幾句口角,就鬧出點矛盾來。
那麼,如果李教授是故意的呢?
這,可就值得深思了。
要麼是項目本身出了問題,要麼,就是項目的人,出了問題。
但不管是哪裏出了問題。
李教授的意思,怕不就是很明顯了。
故意用說反話的意思,讓方想離得遠遠的。
想到這裏,再結合如今的時局,方想覺得這種可能性,反而會大些。
至於說去幫李教授
還是算了,人家是院士,資源比自己強的不知道多少。
不如老老實實聽話。
“怎麼了?想什麼呢?”
曹天偉的手在方想面前晃來晃去。
“哦哦哦,剛纔跑神了。”
方想這纔想起,自己正跟曹天偉聊天呢。
“現在宿舍還有多少間富餘,你知道嘛?”
方想算了下,不如先看看之前蓋的宿舍,有多少空房間。
就按照那個數量來好了。
“我記得當初不是多蓋了兩棟樓嘛?但。。。是不是少了點?”
宿舍數量很清楚,當初爲管理層和技術員蓋得有240套,分出去了兩百套,富餘40套。
工人的,當初方想說多蓋幾棟,但其實最後也就多蓋了兩棟,一共有680套,按照工人的數量,分出去了600套。
多出來的,也就是兩棟樓,正好是80套房子。
那要是按照一個蘿蔔一個坑算的話,也就是80名工人。
這和曹天偉想要千兒八百的數量,差距直接就是十倍了。
“先招這麼多吧,80名工人,先按照學徒工18元的標準來。
但喫住相應福利,還按照正常標準來。
第一年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2元。
第四年,就讓他們考級,考到幾級,就按幾級工來。
這些工人,分散到各個車間。
然後從車間裏,調80名熟練工,再提拔幾個班組長。
全力以赴組裝新車。
你跟合作的上下游廠家說好,就按照之前的標準來供貨。
設備這塊,我想辦法,能從其他地方調就調。
調不來,看看東北那邊,能不能插隊給咱們生產機臺。
實在不行。。。
那就賣車的時候,從國外走私過來。”
方想沉思了片刻後,敲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那這80名熟練工,一個月,你能估出多少產量?”
說完這些,方想又問了另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