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打算撮合何大清和李秀蘭
二大媽完全不開口,聽着三人說話。
說起易中海的時候,劉海中已經有了一些醉意。
“其實我以前就知道易中海和賈張氏有一腿,那時候老賈還在...”
閻埠貴點點頭,他也知道,但沒想到都這麼多年了,兩人還攪合在一起。
陳旭繼續當聽衆,聽兩人說四合院以前的事。
比如當年何大清和易中海的矛盾。
比如聾老太和易中海的關係等等。
“你們的意思是,易中海照顧聾老太是因爲收了錢?”
陳旭還真不知道這事。
“小陳啊,這都是很久前的事了,老易當年其實不想管老太太的,但後來突然願意了,我又一次聽易中海喝醉了說過一次,說要不是老太太給了好處,他纔不管。”
陳旭默默點頭,以易中海的性格,沒好處的事多半不大願意幹。
聾老太的那三間房子很難吊住易中海這麼多年,有其他的交易也說得過去。
陳旭不清楚聾老太以前是幹嘛的,旁敲側擊下,發現劉海中和閻埠貴也不清楚,這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敵特什麼的可能性不大,估計身份多少都有點問題。
前世網友說聾老太可能是什麼富家小姐或者大戶人家的小妾之類的是有道理的。
雖然擁軍什麼的不靠譜,但能認識那麼多人,怎麼可不可能沒點身份,至於這個五保戶怎麼來的,就有點值得懷疑了,估計也是找關係弄的。
所以,何大清這貨當年就是被嚇走的,實際上聾老太自己屁股也不乾淨。
陳旭回到家的時候許大茂和婁曉娥已經回去了,林蟬坐在家裏看書,相當的勤奮。
小妮子最近又迷上了川菜,爲此陳旭在空間裏種了點花椒以及其他的佐料。
關門抱起林蟬進空間一氣呵成。
這半年是空間擴張的最快的時間,一個月擴張十幾畝到幾十畝不等,陳旭幾乎將糧食種滿了才保住這些魚。
這還是魚不大的情況下。
何況池塘也要擴建,現在說是池塘還不如說是一片湖。
除了最先的那一批老員工陳旭沒有動以外,其他多出來的魚基本都是菜。
除此之外,一些水草等水生物也已經安排上了,只等着改善湖裏的環境來解決一部分食物問題。
爲此,陳旭特意在回老家的時候將大量河裏的生物收進了湖裏。
那些水草啥的長得飛快,若是規模足夠,就憑他空間對植物的成長加成,估計到時候都不用他特意餵食了,說不定還得自己出手來調節植物的數量。
林蟬最喜歡乾的事就是看着陳旭一點一點的改變空間的格局。
將那些新出現的土地一點點的改造成她想象出來的模樣。
兩人都很有成就感,這裏是他們的世界。
沒過兩天。
陳旭在街上看到了掛着破鞋被遊街的易中海和賈張氏。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也算是這兩人倒黴,剛好遇到了打小就聰明的棒梗。
現在棒梗也成了笑柄,甚至連學校都知道了這回事,原因是棒梗很天真的詢問了老師,想知道老孃爲啥抽他。
老師面無表情的看着棒梗,最後摸了摸棒梗的小腦袋錶示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老師當時憋得有多辛苦大概只有她本人才知道。
棒梗找的人是冉秋葉,這姑娘不是一個多嘴的人,但辦公室裏還有其他老師,比如閻埠貴等等。
然後棒梗就出名了。
誰都知道有個叫棒梗的孩子將自己奶奶抓姦了。
等事情在學校傳開,學生將棒梗的光輝事蹟回去告訴了家長,棒梗的知名度直追陳旭,這麼聰明的孩子真就不多見。
不出意外的棒梗被孤立的,家長們告誡自己子女別和棒梗玩,免得影響智商,更要命的是萬一被帶壞了可能坑了家裏人。
棒梗整個人都憂鬱了。
他不明白事情爲啥會變成這樣,明明他是一番好意幫助自己奶奶
很快,易中海和賈張氏也消失了。
現在水利喫緊,那邊缺人,不管啥事只要不是被判死刑的,都先往水渠那邊送。
傻柱一臉驚奇的看着易中海和賈張氏,完全不明白這兩貨怎麼也來了。
心裏直接就狂笑不止,你易中海也有今天!
這簡直是老天開眼
兩人也看到了傻柱,三人相視無言。
一個四合院能過來三人勞改,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軋鋼廠。
當廣播響起的時候。
不少都議論紛紛,易中海被開除了,連帶着以前的傻柱一起。
算是軋鋼廠正式下達了通知。
何大清在廚房炒菜,聽到廣播嘆了口氣,傻柱的事他早有預料,也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多少都有些鬱悶。
四合院。
李秀蘭已經回來了,整天大門都不出,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家裏積蓄不多,易中海又進去了,她感覺人生徹底完了。
聾老太上門的時候,李秀蘭依舊一點反應都沒有,躺在牀上雙目無神一言不發。
老太太敲了敲牀板,李秀蘭纔有了一點動靜。
“離婚吧,你現在也沒個依靠了。”
老太太很清楚易中海回來的可能性不大,但她可不想李秀蘭出事,她這些年被李秀蘭伺候官了,可不想自己這個幫手也跟着沒了。
見李秀蘭依舊沒反應,老太太使出了殺手鐗。
“你現在的年齡還能生,改嫁說不定還有人養老...”
李秀蘭依舊沒有說話,聾老太也不急。
“想好了來後院找我。”
說完就慢悠悠的回去了,留下李秀蘭自己一個人發呆。
我真的還能生嗎?
可誰又願意要我這個半老徐娘
聾老太也在考慮李秀蘭的事,她真有一個好人選。
何大清。
李秀蘭到底能不能生她心裏有數,易中海的事她多少知道一些,兩人這麼多年沒個子嗣,多半是易中海自己的毛病。
何大清現在也在愁養老的事,如果兩人又有了一個孩子,豈不是兩全其美?
老許那貨都能生,沒道理何大清和李秀蘭不行。
聾老太盤算着其中的關鍵,打算等晚上探探何大清的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