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寧爲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路上很神奇的遇到了老周,這貨穿着一件軍大衣站在供銷社門口雙手縮在袖子裏看着裏面似乎在等什麼人。
陳旭冷不防拍了下他的肩膀將老周嚇了一跳。
陳旭有些奇怪。
“老周,這大白天的,你縮在這裏幹嘛呢?”
等看清是陳旭,老周鬆了口氣,趕忙將陳旭拉到旁邊的屋檐下。
“別提了,你嫂子在裏面買東西,我可是好不容易纔找藉口溜出來歇會。”
陳旭有點同情的看着老周,這種鬼天氣陪媳婦逛街還真是件體力活,天冷不說,還沒完沒了。
女人這種生物即便平時手無縛雞之力,但到了逛街的時候走個幾小時都活蹦亂跳的,好在自己媳婦不太喜歡逛街
陳旭暗自慶幸。
說了句新年快樂,老周笑着迴應,兩人蹲在供銷社門口抽菸。
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陳旭問起軋鋼廠採購的事,老周沒有瞞着他的打算,直接說已經在準備了。
“說來很奇怪,我打算年前賣給你們軋鋼廠的,但你們廠領導說年後再說,這是爲啥?”
陳旭看着一臉不明所以的老周眼神古怪。
“你猜如果軋鋼廠工人知道廠裏年前採購了大批肉食會不會想要年底分點?”
老周恍然大悟,年後送還是讓食堂看着做多加幾次餐,這點肉要是年前到了軋鋼廠,當年底福利送給工人吧,每人分不了多少,可要是不分,說不定工人還有意見。
而且,一頭豬的肉可不是都一樣的,誰拿一等肉誰拿三等肉也是個大麻煩。
廠領導估計覺得與其這麼麻煩還不如年後開工了加餐增加點工人的積極性比較划算。
陳旭倒不覺得有什麼,廠領導也是人,自然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陳旭還是第一次看到老周的媳婦,三十四歲的年紀,看起來就是個很普通的農村婦女,身邊還跟着兩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
聽老周介紹,一個是他女兒,一個是他侄女,媳婦帶出來玩的。
小姑娘怯生生的模樣明顯有些怕生,陳旭的親和力對幼崽的作用最大,等年齡上大一些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後效果就大大減弱。
相比智商比較高的人類半大小子,還是人類幼崽和憑感覺判斷善惡的動物對陳旭比較友好。
陳旭笑着從口袋裏掏出幾顆糖遞了過去,兩個小姑娘很有教養,得到大人同意後才脆生生說謝謝叔叔才接過去。
陳旭感覺女兒其實也挺好,起碼小時候比較可愛一些。
主要是一想到自己兒子跟自己前世小時候那性格類似,陳旭就感覺不寒而慄。
嗯,男孩子太皮了,不好養。
陳旭沒待多久就離開了。
女人好奇的看着陳旭的背影,轉頭問自己男人。
“這位就是你說的那個以後有大出息的小陳?”
“對,就是他,我跟你說,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叫一個慘,瘦骨嶙峋的看着完全是皮包骨,這纔多久,看看現在這樣子,哪有半分以前的模樣。”
“還有啊,我聽軋鋼廠的人說這小子現在還是副主任,今年才二十歲...”
“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老周有些感慨,當初結識陳旭完全是心血來潮,但沒想到還真是交了個不錯的朋友,要不是陳旭,他們這些混黑市的可不好和軋鋼廠這種大廠搭上線。
並不是誰都敢從黑市大量弄物資的,採購員小打小鬧弄點無所謂,大規模採購要是沒有像李懷德這麼硬的後臺真不敢這麼幹。
被人舉報就全完了。
陳旭回到四合院的時候看了眼空間的鬧鐘,五點不到。
家裏除了媳婦和丈母孃,還有婁曉娥。
傻娥子這幾天都從初一就沒回過婁家了,這邊有林母在,她索性就過來一起喫飯,畢竟這大雪天的從四合院到婁家跑一個來回真就累人。
陳旭倒是從婁曉娥嘴裏聽到一些其他的消息,比如現在婁半城去了港城那邊,說是打算弄一批機器回來。
六幾年的港城算是華夏很重要或者說唯一的對外渠道。
不但有華夏自己的辦事處,還有官方開設的百貨商店,貿易市場等等。
婁半城現在還能光明正大的往港城跑,而且理由還很充分,畢竟某種意義上來說,婁半城是在爲國家弄機器設備。
婁家有自己的渠道陳旭並不奇怪,一個大資本家要是沒自己的渠道那估計都不用混了。
婁半城這些舉動無疑是在告訴上面的人,他雖然是資本家,但也是愛國商人。
只可惜,婁半城的這些動作完全就是無用功,錢太多了有時候真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人盡皆知還沒能力自保的情況下,跟小兒抱金磚招搖過市沒啥區別。
看着跟丈母孃說話笑得開心的婁曉娥,陳旭心裏在盤算着貨還能在大陸這邊待多久。
他很清楚雖然正式起風是從一九六六年五月開始,但實際上要提前半年左右,也就是說,最多一九六五年下半年,婁家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陳旭還沒想好如何安排許大茂這貨,或許再過兩年可以和他好好談談。
看看許大茂自己的想法,如果願意跟着去港城也行,若是不想去,那舉報婁家也是必要的。
到時候可以說許大茂發現婁家人去樓空,所以直接選擇舉報,這樣也能撇清關係。
陳旭倒是不急,他自己現在完全不擔心起風的事,到時候如何出手還有待考究,何況還有三年之久,沒必要那麼急着下結論。
這麼算下來,婁曉娥頂多還能在四合院待個兩三年。
等婁家走後,再回來估計就是十幾年以後的事了。
多事之秋啊。
陳旭在心裏嘆氣,相比在二十一世紀,雖然上輩子窮,但好歹還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像現在,天災人禍不斷,而且按照歷史的走向想要完全平穩下來起碼還得二十多年。
寧爲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這句話簡直說得太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