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後續
後院裏也很熱鬧,婁曉娥正領着兒子練走路,易建國則是跟在一旁逗他。
聾老太太坐在凳子上,咧着沒剩幾顆牙的嘴巴,慈愛地看着她的乖孫建國,笑得正開心。
另一邊,張叔正在教兒子下棋。
張叔可是很少在院子裏出現的,不過他最近一直都在,因爲他有了幾天難得的假期。
原因就是上次暴雨,當時他所在的列車正好不在京城,然後鐵路交通因爲大水而中斷,他們在車上被困了好幾天。
對門劉家的人一個都沒有出現,門窗緊閉着,好像是睡下了。
不過許大茂猜測,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
因爲他早就發現了,自打那次二大爺被張叔下了面子以後,只要有張叔在的地方,二大爺除非萬不得一,一般不會出現的,看來這是記上仇了。
婁曉娥一見許大茂回來,就把兒子的小手交給易建國,讓他領着小家國繼續練走路。
這小子現在脾氣擰得很,每天都要練習走路,還不許人打斷,每回只有他自己不想走了纔可以停下。
如果被打斷,他肯定要鬧脾氣的,最長記錄是整整半天沒有理人。
夫妻倆回到屋中,婁曉娥給他倒了杯水,問道,“怎麼這麼晚纔回來?是徐師傅那裏有什麼事嗎?”
考慮再三,許大茂選擇說了實話,因爲他以後還想去,也不能回回拿師傅當藉口。
所以他壓低聲音,湊到她耳邊說道,“我沒去師傅那裏,而是去了黑市。”
說着,他就從包裏拿出那塊布,“給你買了塊布料,我覺得你應該喜歡這個顏色。”
婁曉娥一把接過,眼裏放光,這個花紋太對她的脾氣了。
什麼話也不講,把料子展開,披到身上,在許大茂面前轉來轉去,問道,“怎麼樣?好看不?”
直到他點頭,這才罷休。
忽然她想起了什麼,忙把布料往旁邊一丟,往他身邊一坐。
“沒去師傅那兒,那你應該還沒喫晚飯吧?我去給你下點麪條。”
夏天東西不好存放,天天現做又很麻煩。於是他們就想了個辦法,切面時特地切細了一點,放在大太陽底下晾着,只要半天就能曬得乾乾的了。
這種乾麪能保存很多天,最主要的就是方便,想吃了,直接拿水煮就行了。就是有一點,比現做的面要更耐煮,喫起來口感會略差一點。
說白了,就是和掛麪一樣,只是掛麪是機器做的,賣相更好一點罷了。可是那屬於精貴東西,又要錢又要票,許大茂可不捨得把錢浪費在這東西上,就自己想了個土辦法。
婁曉娥做面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不一會兒就端進來一隻大碗。
今天是做的湯麪,麪條根根分明,點綴了幾根小青菜,裏面還臥了一隻雞蛋。
許大茂也是餓狠了,抓起筷子就吸溜吸溜地喫起來,額頭立馬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婁曉娥忙拿起扇子用力的給他扇起來風來。
“那塊布你花了多少錢啊?”
高興勁兒過了後,她纔想起這一茬兒來。
許大茂嘴裏含着麪條,含糊地道,“是比市面上貴一點點,可它不需要布票啊,現在每年領的布票量實在是太少了。”
婁曉娥深深地點了點頭,她也是覺得自家錢上不算缺,但是缺票啊。
許大茂見她這樣,忙趁熱打鐵,“我今天過去,其實只是蹚蹚路的,沒想到能碰上這麼好的布。既然是這樣,以後我可能就會經常過去看看了,萬一能碰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呢。另外我聽說啊,運氣好的話,還能碰上賣票的。如果能讓我碰到賣布票或肉票或者工業票的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