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過年日常(一)
許大茂橫了家安一眼,示意她安份點,沒想到她卻回了個鬼臉。
這丫頭,真是沒大沒小的。
不過,孩子們願意用功,這是好事,許大茂當然不會阻攔他們。
他還跟許母唸叨着,晚上要給孩子們加餐。
家安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晚上我還要喫大齊哥做的菜!”
然後她雙手合十,帶着乞求與期待的目光地看向大齊,“大齊哥,你做的菜實在是太好吃了,晚上再做一次好不好嘛?”
家國和家康也跟着點頭,臉上同樣都流露出期盼的表情。
對於女兒這種變臉如翻書的行爲,許大茂直搖頭,這孩子,爲了點好喫的,節操都碎了一地了!
大齊看着小夥伴們那期盼的表情,無奈應下,不過提了個要求,“要我做飯可以,前提是我這些題目得來得及做完。”
話音一落,家國和家康兩人都把手舉得高高的,“我來幫你!”
“不可以作弊!小心到時你們何叔要揍你們!”
“爸,我們怎麼可能這麼傻?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把題給大齊掰開了,揉碎了,然後再讓大齊給喫下去!”
小旭全程都沒有參與,不過他一直眨巴着眼睛看哥哥姐姐們表演,反正不管怎麼樣,有好喫的肯定不會把他落下的。
看着混在大孩子中間摸魚的小旭,許大茂交給了他一個任務,“小旭,你回家跟你爸媽說一聲,晚上就在我家喫飯了。”
“不用啦,許叔,我爸媽他們不在家,去看我姥姥和姥爺了,不回來喫飯!我們屬於放養的,得自己找食兒喫。”
咦,他們也去芝麻胡同了?怎麼沒碰上?
是了,今兒這天氣太冷了,也難怪,去了也都是待在屋裏,誰也沒想着出來串門。
不過,放養?
還真有傻柱的風格,說幹就幹,上次他說大齊反正會做飯了,就準備放養這小哥倆,還以爲他是開玩笑呢。
沒想到這麼快就開始實施了。
在這一點上,許大茂還真有點羨慕傻柱呢,大齊比家國還小上一歲呢,他竟然比自己先一步享上兒子的福。
要不要也嘗試着放養放養自家這三個?
可一想到自家爹媽,尤其是那個格外護孫子的媽,他就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還是算了吧。
自家的娃兒自己清楚,都是些只會喫不會做的主兒。
而且家國和大齊以後走的路不一樣,還是不要強求爲好。
聽兒子說晚飯由大齊掌廚,許母也挺高興的,“這孩子,真是越來越能幹了!好了,你放心,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到時大齊只要做一下就行,花不了他多少時間的。”
許母也知道孩子們要期末考試了,可不能爲了做飯耽誤了娃兒的學習。
和母親說完事兒,許大茂看了看手錶,不到下午四點,離晚飯至少還得一個多小時。
正好把從昨天晚上沒看完的稿子收一下尾。
下下期的《軋鋼廠生活》發行日剛好卡在春節假期,廠領導要求出個春節特刊,趕在過年前刊印出來併發放。
沒有其它辦法,就只有抓緊時間在年前這幾天把它給搞定了。
於是在下期的樣版定稿之後,大家夥兒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下下期的準備工作。
昨天下班前,大家就把需要篩選的文稿,分成了好些份,準備各自帶回家加班。
作爲編輯組的頭頭,他當然得帶個頭,也拿了一份,還是最多的那一份。
回到夫妻倆人的小屋,坐到靠窗的書桌前,拿起攤在桌上的稿子開始看起來。
婁曉娥本來正在踩縫紉機,見他開始看稿子,就停了下來,怕吵着他。
然後,她就挪了把椅子,坐到書桌的另一端,拿起紙筆,開始寫寫畫畫起來。
許大茂抽空擡頭瞄了一眼,估計是在畫衣服的樣子。
這就是夫妻間的默契。
一時間,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與筆落在紙上發出的輕微的“沙沙”聲。
許母喊開飯的時候,許大茂剛好看完。
他放下手中的紙筆,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終於做好了!”
就在他準備起身時,餘光瞄到一張大臉就在近處,把他給嚇了一跳。
他轉頭一看,原來是婁曉娥,也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挪過來的。
正拿右胳膊撐着下巴,目不轉睛地看着他,兩隻大眼睛在外面雪地的映照下,格外的亮。
“哎呀,娥子,你什麼時候過來的,擱這兒看什麼呢?”
許大茂拍了拍胸脯,先給自己壓了壓驚。
“你呀,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小了?”
婁曉娥噗嗤一笑,“我在看你呀,你認真工作的樣子,可真好看!”
“……”
許大茂一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真是的,都老夫老妻了,還搞這一套。
不過嘴角卻不自覺地往上揚起。
晚上的菜就兩道,不過份量很多。
第一道菜是一大盆糖醋鯉魚塊,魚個頭不小,至少有三四斤重。
這魚是許大茂前段時間去城外“釣”的,有好幾條,怕時間長了不好養,許母就乾脆全殺了,收拾好了用冰塊凍上,雖說沒有現殺的新鮮,但在這年月,能喫上冰鮮魚,也已經是不錯的了。
調料應該用上了番茄醬,這比單純用醋來調味更鮮美。
番茄醬是許大茂試了好幾次才熬成功的,他抽空做了很多,大部分存放在空間裏。
等放在外面的喫完了,他就再拿出一瓶來。
也許是溫水煮青蛙的效果,許家人對家裏時不時冒出來的一些喫食都不會覺得詫異了。
自家丈夫很能幹,能搞到不少好喫的,這已經成爲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印象。
另外一道是一大盆白菜燉豆腐,裏面加了少許的山蘑丁調味,鮮得很。
京城的冬天是少不了大白菜的,許家也經常做白菜,不過不管怎麼做,那味道就是比不上傻柱和大齊做的,這也許就是天賦吧。
主食是發糕,裏面加了紅棗和紅糖,更好喫,許家每回都會蒸好多,沒辦法,家裏人口多,幾個孩子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能喫着呢,就連家安,現在的飯量都比她媽媽還要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