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母女(續)
婁母興致頗高,來到前院之後,裏裏外外仔仔細細都看了一遍。
然後問女兒,“在裝修上花了不少錢吧?”
店裏的所有賬目是婁曉娥記的,因爲她現在學的就是會計,當然要讓她學以致用了。
她是張口就來,裝修連同置辦那些傢俱還有廚具等等,一共花了2138塊6毛錢。
婁母很驚訝,“娥子,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真沒想到,你現在這麼能幹了。”
“當然了,媽,我還機會沒跟您說呢,現在我正在讀夜大,已經是第二年了,說起來,我也是個大學生了。”
婁曉娥挽着母親的胳膊,腦袋往她肩上一擱,一副小女兒的情態。
婁母摸着她偏圓潤的臉龐,一直點頭,“好,好,我閨女真有出息。”
“怎麼樣,親家母,您覺得這邊收拾得行嗎?是不是太簡陋了?當然了,我們這邊肯定比不上香江那邊。”
許父很急切地從旁詢問。
婁母點頭,“親家,我看着挺好的,很適合這個院子。就是,好像少了一樣東西。”
然後,她帶頭走進了由三間房間打通的那間大廳,指着入口處說道,“這裏,最好打造一個小臺子,配一個人坐在這裏,專門用來收錢,順便也可以接待進門的客人。而後面靠牆的地方,還可以做只櫃子,裏面可以放各種酒水,供客人挑選。”
聽她這麼一說,婁曉娥掩着嘴笑了,“媽,您跟大茂想到一處去了,他也是這麼說的,這不,櫃子已經去訂做了,還有啊,他管這個收錢的地方叫什麼收銀臺,聽着怪怪的。”
“有意思,收銀臺這個叫法也沒錯,可不就是收銀子的地方嗎!對了,我都回來兩天多了,到現在還沒見着我那位好女婿的人影呢。”
婁母這樣說着,目光卻戲謔地放到女兒身上。
婁曉娥臉紅了,昨天她就是故意不讓許大茂一起去的。
她一跺腳,“媽,還不是我那個新嫂子,要不是因爲她,昨天我就會叫上大茂一起了!如果昨天一起去了,還不知道她會怎麼編排挖苦呢。”
“你呀!”
婁母拿手指點了點女兒,卻沒和她說什麼,反過頭來,卻是跟許父和許母解釋起來。
“兩位親家,前天上門比較倉促,而我那個兒媳又不是個懂事的,讓你們二位見笑了。”
“沒有,沒有,那閨女其實說得也沒錯,咱這兒的條件肯定不如香江那邊。”
許母邊搖手邊說着違心的話。
婁母微微一笑,“親家母,你這話就不對了,你家這個院子,放在寸土寸金的香江,那值的錢可海了去了。過去這十年來,香江的房價都快漲瘋了,現在都快到一萬塊一平了。”
“一萬塊?”
許母驚呼,那聲音都變了調了。
許父則是倒抽了口涼氣。
而婁曉娥的嘴都張得大大的,她媽媽說的一萬塊肯定是香江鈔,換算成人民幣能有一萬一,而自家整套的院子才花了7000塊,加上裝修的費用,差不多就是這個數,合着自家一套院子的錢,在香江那地方,也就只能買到一平米的地方,放張牀都不夠。
婁母看着三人震驚的模樣,微微點頭,“是的,我們婁家在香江那邊主業就是地產,關於這一點我絕對不會說錯的。”
好一會兒,婁曉娥才緩過勁兒來,她用手把自己的嘴巴合上。
“媽,那香江的人一年能掙多少啊,這麼貴的房子,誰能買得起!”
婁母想了想,“一般人一個月大概能錚幾千塊吧,其實相對人香江人的收入水平,這個房價已經是偏高的了,大部分人都要在銀行貸款才能買得起房。你爸最近有點煩心,他覺得這個價格漲得太快了,不正常,很有可能之後會有一次大的調整,調整就是說價格可能會下跌。”
說到這裏,她就停了下來,因爲她看得出,許父許母是有聽沒有懂,“算了,不說這些了,這個跟你們也不相關。咱還是說說你們這個小飯館吧,有沒有定下來叫什麼名字呢,還有,準備做什麼口味的菜,廚子請好了嗎?”
這時,他們又回到了後院餐廳,坐下來慢慢聊起來。
婁曉娥就跟母親簡要地介紹了一下情況。
飯館的名字已經定了,是家國起的名字,就叫做《61號人家》,靈感來源就是許家的地址,景香衚衕61號院。
至於爲什麼叫人家,那是因爲傻柱和大齊確定好菜單了,他們準備以家常菜爲主,當然了,肯定會有幾道比較特別的特色菜。
於是,在商量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大家夥兒想來想去,提出了很多個名字,家國都覺得太普通了,沒有特色,突然,他就想到了自家的地址,靈機一動,“不如就叫61號人家吧,又好記又好聽,主要還點出了咱飯館的地點,就是61號院。”
大家一聽,這個名字還真是新穎,一聽就不容易忘記的那種,於是,衆人投票,就定下了這個名字,只等執照辦下來之後,就去做招牌。
“61號人家,家常菜飯館,這個名字還真是貼切,我大外孫挺有水平啊。”
婁母嘴裏喃喃說着,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
“對了,廚子請好了嗎?這一點至關緊要的。”她追問道。
待得知是四合院的何家與許家一起開的餐館,而廚子是何家的孩子,婁母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親家,曉娥,是不是錢不夠啊,怎麼會跟別人合夥兒呢?錢不夠的話,我這兒有,合夥做生意可不是鬧着玩的,你們有房有錢,乾脆請個廚子自己開得了。”
婁曉娥趕緊解釋。
“媽,這邊的情況您還是有點不瞭解,個體的飯館全京城去年就開了一家,現在有幾家我還不知道,人家都是自家人經營,不敢請人的。
而我們家沒有一個做飯做得好的,而何家人呢,又是家傳的好手藝,所以我們就準備和他家合在一起做了。不過您放心,我們不管什麼都是五五開,賬目分明,分工明確,他家負責廚房和菜品那一塊兒,我們家呢,負責接待客人和賬目這一塊兒。月月清賬,不把問題留到下個月。”
婁母聽得很認真,邊聽邊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