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展望
咦,看着好眼熟啊!
這不就是栗子?
好東西啊!
一時間,許大茂的鼻子都好像聞到了糖炒栗子的味道,還有栗子雞,那也是一道美味。
他蹲下身子,拿手電仔細照了照。
雖說筐子不算大,但裏面滿滿當當的全是栗子,外面的毛殼都已經去掉了,一個個雖說個頭不大,但看上去就很齊整。
“七嬸,您家這個栗子賣不?”
他指着這個小筐子問道。
“栗子?”
七嬸都有點想不起來,自家菜窖裏怎麼會有栗子的。
一旁的王自立卻想起來了,“媽,這是秋天時,我和大山他們從山上摘回來的,聽說這東西能飽肚子,本來說要煮着喫的,後來咱家糧食豐收,就一直沒想起來。”
“那你們是打算留着喫呢,還是打算賣?”
許大茂最關注的就是這一點。
“賣!當然賣了!”
不愧是母子,回答都是異口同聲的。
許大茂挑來挑去,一發不可收拾,買了一大堆。
不過沒關係,反正明後兩天還是試營業時間,不怕菜用不掉。
幾人合力,把他選中的東西全都搬回了王強家。
一一過秤,現場結賬,七嬸捏着那一沓鈔票,嘴角高高揚起,壓都壓不下來。
“這下好了,加上這些錢,奶奶看病的錢應該湊齊了!”
王自立畢竟年輕,沉不住氣,當着許大茂的面就和七嬸說道起來。
七嬸瞪了兒子一眼,真是個傻小子。
結完賬,許大茂準備早點回城,如果趕得快的話,還能趕得及午市。
只是,菜太多了,他是騎自行車過來的,沒辦法一下子拿回去。
王強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待會兒我和你一起回去,正好認認門,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每兩天要送一回菜的。”
許大茂點頭,其實他也有這個意思。
王家有一輛三輪車,於是,他們把東西都搬上車。
除了七嬸家的東西,之後還加上了王強家養的兩隻老母雞和一小筐雞蛋,聽他說,這兩隻雞不怎麼下蛋了,他本來想着,乾脆過年時殺來吃了。然後一聽許大茂說雞也要,他當然二話不說就選擇賣錢了。
等歸置好東西,他們就踏上了回城的道路,不過一起出發的並不止他們倆人,王強的大兒子大山也跟着一起。
這小子,嚷嚷着要去城裏見識見識,還說,自己也想認認路,如果以後他爹沒空,他可以代替他爹送菜。
王強一聽,這話說得倒是沒錯,這小子算是還有點用處。
三輪車速度比較慢,他們在路上花了不少時間,等他們回到景鄉衚衕時,已是日上三竿。
飯館廚房裏,衆人已經忙得熱火朝天了。
傻柱跟個總指揮一樣,吆五喝六地,在廚房裏指點着江山。
一見許大茂帶了這麼多食材回來,他在廚房裏也待不住了。
於是,他顧不上指點兒子,來到院子裏看着王強他們卸貨。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兩隻肥兔子。
“野兔?這可是好東西啊!”
傻柱一個箭步竄上前,拎起兔子上上下下仔細看了一遍,腦子已經開動起來,思考着要做成什麼菜才能充分利用這兩隻兔子。
“看不出來,大茂你還有這一手啊!”
許大茂則指着旁邊那隻小筐子,“你再看看,這是什麼?”
“咦?栗子,這個品相還不錯,可以做栗子雞了。”傻柱隨意抓了一把,看了看質量。
“是啊,我看到栗子,也想到栗子雞這道菜了,這兒還有兩隻老母雞呢!”
許大茂拿起一隻反扣的筐子,露出那兩隻老母雞來。
傻柱一撫掌,“好了,年前這幾天不用愁了!對了,大茂,不介紹介紹這兩位跟我認識一下?”
他老早就看到站在一邊的王強父子了,只不過當時被野兔吸引,沒顧得上。
不一會兒功夫,傻柱就和王強熟識起來,已經開始稱兄道弟了。
至於大山,則被家國帶到後院去跟雙胞胎一起玩了。
本來王強父子幫忙把東西卸下後,就準備告辭的,卻被許大茂給留下了。
雖說現在雙方是合作關係,但是,他們還有着另一層關係的,那就是朋友。
之前一直是許家人去王家村玩,而王強他們卻從來沒有來過許家。
今天父子倆是頭一次上門,當然不可能不留一頓飯就讓他們離開的。
因爲兔子已經死了,傻柱準備今天就把兔子做了。身子上的肉用來做蔥爆兔丁,而四隻兔腿則用滷汁滷起來,滷兔腿肉可是香得很的。
蔥爆兔丁大齊就可以完成,不過滷兔腿就麻煩一點,因爲要現熬滷汁,這個由傻柱親自操刀,至於兔腿,至少要淨到滷汁裏過一夜,才能夠完全滷好。
所以今天的菜單上,就暫時只有蔥爆兔丁這一道,而滷兔腿得等到明天了。
飯館的調料備得比較齊全,熬滷汁的材料都是現成的。
於是傻柱另生了一隻爐子,在鍋里加滿水,並放入滷料,開始慢慢熬煮起來。
另外一隻爐子上,大骨湯早就開始燉了,肉香已經熬出來了,香味在廚房待不住,不僅僅飄到院子裏,還慢慢往外延伸,漸漸地,衚衕裏也聞到一陣陣吸引人的香味。
等滷汁煮開後,那滷汁獨特的香味也藏不住了,與骨湯的香味夾雜在一起,更香了。
臨近中午,來喫飯的食客越來越多,不一會兒,桌子都已坐滿。
客人很雜,有之前來過的回頭客,也有經人介紹,頭一回來嚐鮮的食客。
另外,竟然還有幾個外國人,他們是國外駐京的記者,聽說在這邊又開了一家飯館,特地過來嚐嚐鮮的。
他們操着半生不熟的京城話,勉力和許父許母他們交談,雖說比較喫勁,但雙方好歹能大致明白對方的意思。
不一會兒,家國領着雙胞胎他們過來幫忙了。
他們都是學過外語的,用外語和幾名記者溝通起來,二老終於鬆了口氣。
三人其中,尤其以家安的外語最好。
跟她交談的那名記者來自米國,是位金髮的中年女士,名叫薇薇安。
她拉着家安的手,一直誇她,先用外語誇,見許父許母聽不懂,她還特地換成她那蹩腳的京城話,對許家二老豎起了大拇指,“安的外語真好,是這個!”
家安問她,她回去之後會不會把自家飯館的事情寫到報紙上。
這孩子真的很細心,她從許大茂那裏瞭解到,翠花衚衕作爲京城第一家個體飯館,曾經上過許多的報紙,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宣傳,只要看過報紙的人,對第一家個體飯館都會有一定的印象。所以,只要看過報紙的人,就是飯館潛在的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