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三人合計了又合計,覺得這個早市實在是大有可爲。
現在僅僅只做三樣喫食,數量又少,就已經可以能看到利潤了,如果將來能夠多做些花樣,多賣一些,那利潤肯定會很可觀。
三人在那裏展望未來,無法自拔了。
要不是婁曉娥到前面來找他們,他們都想不起來原來自己還沒喫早飯呢。
瞭解這些後,婁曉娥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她真是拿這三個老小孩沒辦法了。
“爸,媽,還有伯母,你們要賣早餐賺些小錢,我們這些做小輩的不會反對,可是,一定不能把自己累着了,也不能把自己餓着了,要不然我一定要會告訴大茂還有林姐他們的。”
婁曉娥在說這話的時候,緊盯着三人的眼睛。
三個老人家都有些尷尬,眼神也有些閃躲。
最後,還是許母和林母兩人輪流做了保證,婁曉娥這才放過他們。
“爸,媽,也不是我這個做兒媳的管得寬,主要是我和家國他們仨再過兩天就要出發了,大茂他白天又要上班顧不上你們,大齊還是個大孩子,估計也想不到這些,所以你們三個老人家一起要注意自己照顧自己,可不能再像今天這樣了,連早飯都能忘記喫。
另外,明天壯壯也要到咱們家長住了,你們可能還得分着點精神來看着點這小子,可不能讓他一個人胡亂瞎跑。”
婁曉娥是越說越憂心,她嫁進來整二十年了,從來沒有離開家這麼長的時間,現在還沒動身呢,她就開始有些不捨了,擔心這擔心那的。
生怕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家裏面會出什麼差池。
回到後院,三個老人一起去喫餐廳喫早飯,待會兒還要做豆腐呢,午市要用的。
夏天天熱,熱的東西人不太願意喫,他們三人喫的涼麪,麪條開水煮熟,然後撈出來浸到早就準備好的涼白開裏面,等到麪條冷卻後再撈出來,就會變得根根分明,不粘在一起了,然後根據各自的愛好,加上喜歡的調料,然後再拌上新鮮的黃瓜絲和炸醬,兩個老太太一人吃了滿滿一大碗,而許父則還另外又加了半碗。
“真過癮!”
許父喫得最快,一喫完,他就把快子往桌上一拍,嘴一抹,發出了一聲舒服的喟嘆。
“對了,老婆子,麪條還有吧,咱們今天喫得有點多,仨孩子的量夠不夠,還有他舅舅的。”
許母把嘴裏的麪條咀嚼完嚥下,這才騰出空來回答他。
“放心吧,麪條夠的,手擀麪不夠的話,還有乾麪呢,他舅舅這兩天迷上了豆腐腦,我給他留了一碗,還有幾個茶葉蛋給他們的,全都放在冰箱了。”
林母在一旁看着老倆口的互動,忍不住挺嘴道,“我看你們倆啊,也真夠操心的,當然了,你家這兒媳人也是真不錯,雖說是大戶人家的閨女,有一點點嬌氣,但是人很識大體,既孝順老人,又照顧孩子,很顧家。”
許母聽了她的話就笑了,“老姐姐,你也不用說我們,你那兒媳婦可也是個孝順的,我見過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不過,話說回來,你怎麼就願意喫這個苦,一大早的往這邊趕着幹活,搞得林老哥不放心,還要一大早送你過來。晚上回去晚了,還要過來接。”
跟許家老倆口,林母也不藏着腋着,直接說的實話。
“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沒有別的,都是爲了孩子。我那孫子孫女都大了,眼見着就要到成家的年紀了,我和老林啊,就是想着趁着我們還能幹得動,能掙一點是一點,給孩子們貼補貼補
不過,你們家裏條件可比我家條件好多了,你倆怎麼也願意喫這個苦?”
許母看看許父,兩人相對一笑,“我們覺得自己親手掙的錢就是香,再加上我家這老頭子可是答應了孩子們,考上大學就給他們每人一輛自行車,家國的已經買了,這不,安安和康康明年也要高考了,他們兩人成績好,考大學不是什麼難事,我們就要早做準備了。其實我們還有一些存款,兒子也經常塞錢給我們,不過我們想的是,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做早餐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我們年紀大了,覺少,不像他們年輕人,早上起不來!”
林母想了想,表示同意,“是啊,我也是想着,孩子們也挺不容易的,我們做長輩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一把的話還是幫一把吧。”
這話說出來,許家老夫妻也跟着頻頻點頭。
他們和老林倆口子一樣,都是隻有一個兒子,不像那些有幾個兒子的人家,兒子兒媳之間總是有人提意見,說老一輩的一碗水端不平,搞得家無寧日的。
他們兩家的家裏都沒有什麼狗屁倒竈的事情,所以他們做長輩的也樂意給孩子多攢點家底,這是他們心甘情願的,忙點累點心裏卻是開心的。
……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終於到了婁曉娥孃兒四個離京去香江的日子。
起飛時間是上午十點半。
一大早,孃兒幾個就收拾整齊,一人一隻行李箱,都是統一的樣子,只是顏色不同罷了。
這些都是婁永誠帶他們去百貨商店特意選購回來的,聽家安說,是選的最好的牌子,價格可貴了,不過是她舅舅掏的錢,她也就心安理得的笑納了。
舅舅說了,他有錢,這次去香江的費用,全都由他給包圓了,爸爸媽媽也同意了。
家安不知道,其實許大茂夫妻的意思是,開銷還是由他們自己負責,不過他們不拿現錢,而是從婁母那邊的存款里扣。
幾個孩子穿的衣服都很漂亮,這些全都是這次婁永誠從香江那邊帶過來的,款式可比京城這邊的服裝漂亮多了。
出發之前,許大茂想了想,還是讓幾個孩子換上了這些服裝。
孩子的心都比較敏感,他怕幾個孩子穿着老土的服裝,到了婁家與表兄弟和表姐妹見面時會有落差感。這不是他虛榮或者是孩子們虛榮,而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受打擊。
這時候的京城,和香江確實差距太大了,在他力所能及之處,能減少一點差距就減少一點吧。他也叮囑幾個孩子了,到了那邊,儘量多看多聽,少說,有什麼覺得不好或是不舒服的地方,可以跟姥姥和舅舅說,至於舅媽和那未見面的兩個表兄弟和表姐妹的態度如何,沒有必要太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