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劉北發言!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沒有提前通知,我也不知道像劉總這樣的非專業人士都能被安教授邀請進來。
是我冒昧了。
安教授,抱歉,我沒了解清楚就亂說話,實在丟人,希望你不要介懷。”
就算是這樣,趙八兩也還是着重咬住了非專業這三個字。
他在這麼多人面前丟臉,劉北也不能太好過。
“罷了,這也怪我沒有事先通知在座的各位,差不多就揭過了吧,今天都是來這探討學術的。
無關緊要的事情就不要多說了。”
安家民看向趙八兩的時候,眼神有些警告的意味。
他邀請進來的人,被人當衆置咄,怎麼說也不算是一件光彩的事。
趙八兩微微低頭,給了安家民一個面子,不再說話,免得又被劉北抓住話頭。
……
“各位同學以及校友,還有在座的各位教授們,首先,歡迎你們來到這裏。
接下來,就開始進入正題,有請李懷英,李教授發言,大家鼓掌歡迎一下。”
安家民說完,帶頭鼓掌。
一個戴着金絲眼鏡,短髮的女教授站了起來,隨後又坐了下去,說了幾句官方話。
現場掌聲雷動。
緊接着,幾位重量級的教授也都陸續發言。
一輪過後,安家民看向趙八兩。
趙八兩身份特殊,是作爲歷屆優秀校友回來參加這個研究會,自然也是要被邀請上去說幾句話的。
衆人翹首以盼。
趙八兩緩緩上臺,在衆人的注目下,不慌不忙地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現在是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經濟是要大力發展的,我們國家目前給的政策也是十分有利於我們創業,發展經濟。
這不是口頭上的空話,既然今天咱們是在這裏探討經濟的,那就不能拘泥於眼前,要宏觀地來看。
從社會主意市場經濟可行性發展來看,我們只要跟緊國家政策風口走,那就是康莊大道!”
趙八兩說的慷慨激昂,時不時引出幾個例子來,順帶還說了一下自己的經歷。
底下的人聽得津津有味,掌聲不絕於耳。
連臺上的一些教授都滿意地點了點頭。
到底是津商學院畢業的天之驕子,他們臉上也有光。
“趙學長說的真好,讓我們豁然開朗。”
“是啊,之前一直覺得經濟,就是書上寫的那些,是死的,看不着的,就是句響亮的口號。
可今日聽趙學長結合了自身還有國家政策一說,我就懂了,果真是厲害!”
“對了,趙學長,那您目前最看好什麼,覺得走哪條道能實現經濟騰飛?”
在趙八兩發言後,不少人都在追問趙八兩,一臉崇拜。
趙八兩面帶笑容,眼神也有些得意。
“不用執着於哪條道,只需要跟着國家政策走,那就沒有錯,現在大家都是在摸石頭過河。
比的就是誰膽子大,誰的眼光好。”
就在衆人的叫好聲中,趙八兩微笑下場。
場中忽然夾着一道嗤笑聲。
突兀的笑聲引起了衆人的好奇。
氣氛瞬間變得尷尬了起來。
這笑聲不大,但卻很刺耳,明顯是嘲諷的意思。
趙八兩死死地盯着劉北,雙手插在口袋上,嘴角的弧度往上揚了揚。
“劉總,你這是幾個意思?
認爲我說的不對,還是覺得我說的話很可笑,不足以入你的耳?”
劉北聳了聳肩,依舊是笑容滿面,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
“沒什麼意思,笑是人的生理反應,這個我沒辦法控制,趙少說的沒有任何問題。”
趙八兩沉着臉。
沒有問題能笑出聲來?
一個不專業的人居然取笑他一個專業人士說的話,真是見了鬼了。
“劉總不必解釋了,如果你認爲我說的不對,有什麼高見的話,爲什麼不自己上去說兩句。
正好,我也想知道,能被安教授邀請來參加學術研究,劉總到底是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相信大家也很感興趣吧。”
趙八兩戲謔地看了一眼劉北,隨後開始撩撥場上的學生。
“沒錯,劉總也說說看吧。”
“趙學長說的對,我們也好奇安教授邀請來的人,究竟能不能給我們帶來啓發。”
聞言,劉北利落地站了起來,沒有半分猶豫。
“既然趙少還有同學們這麼盛情邀請,那我也不能不給面子不是。
既然這樣,那我就上臺簡單說說吧,希望不要讓安教授也落了面子纔好。
要是哪裏說的不對,還希望大家指教一二。”
說完,劉北大步流星地走上臺。
趙八兩險些一個趄趔。
他想讓劉北難堪,怎麼反倒是盛情邀請他了。
這人的腦子是不是有什麼大病?
沒想到的是,劉北剛上臺,安家民就笑了起來,還將自己的位置讓給了劉北。
不難看出,安家民真的很在意劉北。
這讓趙八兩有些不舒服。
“劉北小友的見識遠在我這個老頭子之上,有什麼好落我的面子的,我還巴不得小友多說幾句呢。
也好讓我們津商學院的學生們多多學習一下才對!”
衆人見安家民給劉北這麼高的評價,頓時驚了,好奇心到達了頂峯。
“居然比安教授還厲害,不會吧?”
“誰知道呢,可安教授是什麼人物啊,能說出這種話來,必定不是假的,拭目以待就是了。”
衆人都安靜了下來,等着劉北發言。
劉北拿着話筒,絲毫不怯場。
在他開口的一剎那,好像有一股魔力,將衆人的目光都聚焦了過去,好像場上就只有他一個人一般。
“首先,我說一下,趙少剛纔的那些言論,對錯不論,就是目光太過於短淺了,他說要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但他自身卻沒做到這一點,執着於跟着國家政策走,相當於被禁錮了,經濟如何實現騰飛?
國家開放的一切政策,目的是爲了什麼,爲了刺激經濟增長,爲了增添更多創業的企業家,給大家開方便之門。
既然有這麼方便的後門給我們,爲什麼我們不看遠一點,看到十年後,二十年後,經濟增長的速度會怎麼樣?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順應政策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創新想法,另闢新涇。
比如現在我們是用現金交易,以後呢,或許不需要用現金了呢,而是用別的方法交易,就如同石器時代,以物易物。
而如今,有了紙幣,這就是經濟變化……”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