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妖僧 4

作者:老崔052(書坊)
張廣文和張廣武現在很後悔,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半個月前,荊州府有名的大商人司馬大官人,通過縣裏的書吏,招納了剛把職分傳給各自子侄的張廣文兄弟倆。

  說實話,身爲牢頭,也就是明王朝的監獄系統的最低級別的小吏。兄弟二人在小民百姓眼裏固然是不得了的人物。但實際上,面對像縣衙的書吏和各種讀書人出身的佐貳官員,以及正牌子大老爺的時候,他們心裏還是相當的自卑的。

  目不識丁的他們也知道。在洪武皇爺爺的規矩裏,他們這種出身,和青樓裏的妓子一樣,是世代相傳的賤役。

  雖然不知道司馬大官人說的,枝江縣主儀賓這樣的貴人老爺,爲什麼需要他們這種賤役。但是,與在家裏喫白飯或者回鄉下老家種地相比較,哪怕是在貴人老爺府裏幹個普通的奴僕,那也是極好的選擇了。甚至可以說,能夠在貴人府邸執役,這樣的工作,比他們幹了一輩子的牢頭還要有前途的多。

  張廣文兄弟倆都已經五十出頭了,在這個時代是真正的老人。面對二十年的身契,這兄弟倆心裏還有點犯嘀咕,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雖然不知道自己在貴人府邸裏能幹什麼。可是,進府之後的待遇讓他們還是很喫驚。每個人一棟寬敞的房子不說,包喫包穿包住這些也出乎他們的意料。特別是每年三十兩的年薪,讓他們心裏很沒底。

  之後的經歷就更離奇了。進了府,先是和兩個小後生學規矩。

  府裏規矩多的不得了不說,那個《衛生大令》更是苛刻繁瑣的讓人頭疼。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顯微鏡細菌教育之後,兩人不僅大開眼界,他們根據豐富的刑訊經驗,更想明白了,爲什麼有傷口的犯人大多會死的原因。當然,他們對於《衛生大令》的遵守一點不比府裏的老人差。

  學完了規矩之後的事情一樣很奇葩。同樣是個小後生,給了兩個人一人一本名字叫做《歷代刑訊詳解》的書本。府裏知道他們不識字,專門安排了這個小後生,給他們兩個人講這本書。

  張廣文兄弟兩人像一切封建時代的手藝人一樣,對於書本上的專業知識不以爲然。在他們看來,刑訊逼供這個活計當中的門道,根本就不是外行人所能明白的。像怎麼能夠不聲不響乾乾淨淨的把人滅口,如何讓不相干的人招供頂包等等牢裏的祕密,不是世代相傳家學淵源,書本里怎麼可能學得到呢。

  不過隨着講書活動的繼續,張廣文兄弟倆的不以爲然,逐漸的變成了目瞪口呆了。不僅他們祖傳的手藝在書本里有明文記載,就連歷朝歷代監牢裏的各種手段,在書本中都寫的清清楚楚。特別是那本書裏,還有專門的講解錦衣衛和東廠的刑訊手段。

  張廣文兄弟兩聽完了書,心想壞了,別是被錦衣衛的人招進來了。從他們到了王府鎮,到講書結束。他們發現這個地方處處透着詭異。說是貴人府邸,但是府裏的人手,行走坐臥都是一副他們沒見過的整齊劃一。與他們想象中的軍營很像。更何況,下人們管儀賓府不叫儀賓府,反而稱呼貴人的住處爲大營。

  等到他們熟悉了大營的規矩,對專業書的掌握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他們在編制上被劃分到匠師營裏。兩個人因爲沒上過文化課,也沒參加過軍訓,所以被府裏定了個特種匠師。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的瞭解府裏的情況。他們發現,在府裏想要出頭,沒上過文化課,沒接受過軍訓是肯定不行的。不過,貴人爲了下人花費這麼多錢物,專門給下人們讀書訓練的事情,真是讓他們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直到他們見到了王書輝。

  面對態度溫和,平易近人的王書輝的時候。張廣文和張廣武兄弟兩人,並沒有因爲儀賓貴人的溫潤作風而放鬆警惕。在縣衙裏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兄弟二人可是知道,身居上位的人,往往看着溫和,實際上,心都狠着呢。

  就說他們縣前不久新上任的縣令大老爺吧。二甲進士的清貴出身,對待衙門裏的人總是一張笑臉。可是有一次,六十多歲,在縣衙裏當了四十多年差的一個老衙役,因爲掃地的時候不小心,掃帚碰了縣令大老爺衣服的下襬一下。第二天就被辭退了,還被打了二十大板。要知道,當時的時候,縣令大老爺面對誠惶誠恐的老衙役,還說了幾句無妨呢。

  王書輝對於這種老油條是比較缺乏耐心的。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像張廣文兄弟兩這種人,已經在基層的行政機關裏磨練了一輩子,指望他們說真話辦實事,那就是異想天開。

  王書輝當時對他們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我不管世人怎麼看待你們這些牢子的,我也不在乎你們在衙門的時候,是不是收受好處草芥人命。我甚至不在乎你們那點家傳的手藝。你們聽了講書,自然也知道,這裏面的道道,我是全懂的。我在乎的是,你們在衙門裏幾十年來的動刑經驗。”

  “俗語說,沒喫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這話有些道理。但是,喫過豬肉殺過活豬的,總比只看過豬跑的人,更懂得怎麼殺豬。我花錢僱傭你們,給你們這樣那樣的待遇,就是因爲你們有實際的動手經驗。”

  張廣文兄弟兩人的人生閱歷,讓他們可以很明確的聽懂王書輝的意思。他們知道,這位儀賓老爺看中的是他們的經驗,也就是說,儀賓大老爺看中了他們敢下手。

  見過貴人主家之後,兩個老牢子的日常生活,開始逐漸的融入到王府鎮的環境當中。他們每天接受教導營結合他們實際接受能力制定的,相應水準的文化學習和軍事訓練之外,還要加上一門,專門爲他們兩人和新成立的警務科開設的審訊專業課程。

  張廣文和張廣武兩個人上的課越多,越覺得自己家傳的這門手藝,不過纔是這門審訊課程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他們發現,他們掌握的刑訊技巧,並不是以獲取真相爲主要目的的。真要說起來,這個審訊專業課中的一切學問,都是圍繞着讓犯人講真話開展的。而他們家傳的手藝,則完全是爲了取得相應的口供爲目的的。他們發現,獲取信息和取得口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兩天前第一次接受任務的時候,不能不說,原本已經厭倦了審訊生活的兩個老牢頭,爆發了驚人的熱情。他們可謂是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實踐自己新學到的手段,以此證明自己在儀賓府裏的價值的。可是,當他們看到將被審訊的人,是在整個荊州府都很有名氣的釋道心和尚的時候,兩個人心裏還真有些打鼓。

  要知道,哪怕是在枝江縣邊上,兩個老牢頭家所在的長陽縣,彌陀寺靜明大師也是極有名的人物。倒不是說這個釋道心是什麼有名的高僧大德,而是他的實際身份,讓長江邊上的幾個縣裏的頭面人物們都比較忌憚。

  就像釋道心自己說的,他是江盜出身。對於他的這種出身,他不以爲恥,反而並不忌諱的到處宣揚。釋道心之所以能夠在劫掠了長江上的官船之後,跑到彌陀寺出家。正是因爲,彌陀寺本身就是長江中游一個勢力較大的船幫的據點。這個船幫不僅劫掠江上的船隻,更與長江沿岸的巡檢司暗中勾結,爲湖廣地區的鹽商們運送貨物。彌陀寺實際上在前幾年就已經淪爲該船幫的一個窩點了。

  在衙門裏消息靈通的張廣文兄弟倆,自然也是知道這個情況的。不過出於明哲保身的本性,因爲他們必須按照規定,在審訊過程中戴着面具。所以,他們並沒有主動的將這個信息告訴王書輝。

  從晚飯後七點鐘開始,王書輝一直在警務科的地牢裏,細緻的給學員們講解審訊的技巧。他只是反覆的使用兩種刑訊手段,一種就是臉上糊草紙,一種是把人倒吊起來,讓人的腦袋在一個大木桶裏,被水反覆的浸泡。等到了晚上九點鐘左右,靜明和尚被從刑訊室提了出來,拖到了審訊室裏。在審訊中,王書輝只是按照審訊程序,機械的提出各種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精神已經明顯崩潰了的釋道心,顯現出一種呆滯惶恐並存的混亂狀態。在再次經歷了幾次審訊手斷之後,他的心理防線全面崩潰。開始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回答王書輝的提問。就這樣,第一天的審訊工作結束了。

  之後的十幾天裏,教導營的學員和警務科的家丁們,開始了針對釋道心的審訊實踐。他們按照審訊教程,對釋道心進行了六七十遍基本相同的審訊過程。半個月之後,釋道心從精神上徹底的崩潰了。不管有人沒人,他都會帶着空洞的目光,反覆的嘟囔着審訊時的回答。整個人都瘋了。

  現代的,科學的審訊工作,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於審訊對象,在信息上,會進行最大程度的壓榨。

  釋道心經過半個月的,不同身份的,七八十個人的,反覆的審訊。他把自己從幾歲換牙到前不久逛了哪裏的青樓,都進行了全面的交代。

  自然而然的,彌陀寺的底細和湖廣鹽商的根底,只要是他所知道的,他都進行了全面細緻的交代。

  釋道心的價值,在王書輝看來還沒有完全被挖掘乾淨。除了之後要作爲家丁們的見血對象之外,王書輝還準備把他的屍體作爲醫學生們的解刨對象。在王書輝看來,釋道心的到來,是爲他提供了一個他所急需的資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