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章 得失

作者:浮沉的命運
建炎元年,對江南的百姓來說,災難彷彿是應太上皇趙佶德不配位、重新登基而生。這場旱災自暮春拉開序幕,江南各地先後呈現乾旱的跡象,尤其又以荊湖南路的災情最爲嚴重。

  旱情加重,收成劇減,旱災引發蝗災,江南各地,蝗蟲遮天蔽日,枯萎的殘存莊稼被吞食精光。大地龜裂,處處都是百姓餓死的骸骨。災民紛紛逃荒,祈雨無濟於事,百姓不得不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居多,苦不堪言。

  至於江寧城中的大宋朝廷,則是安然自若,南遷時攜帶的大量糧食物資,至少可以滿足皇室、皇親國戚,以及文武官員的所需。

  皇宮後苑,大宋天子趙佶依然是錦衣玉食,美酒佳餚,甚至新鮮瓜果,也是擺滿了石桌。

  “曹勳,江南的災情如何”

  趙佶拿起一顆葡萄,放入嘴中,一旁的曹勳趕緊上前。

  “陛下,江南遭遇旱災,田疇荒蕪,水鄉荒索,州縣荒殘,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士卒5天才能分到糯米一斗。荊湖災情尤甚,百姓入教者甚多。宰執們擔心,荊湖的災民怕是要鬧出亂子。”

  “一羣牛鬼蛇神而已,鬧不起什麼風浪。”

  趙佶冷哼了一聲,話題轉到了北地的軍事上來。

  “金人有什麼動向嗎,西夏有沒有什麼動靜”

  “樞密院的官員上報,西夏人蠢蠢欲動,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至於金人,在肆虐山東和江淮以後,偃旗息鼓,沒有了聲息,怕是和夏日的酷熱有關。”

  金人歷年侵宋,都是在秋冬涼爽時分揮兵南下。一旦天氣酷熱,習慣了涼爽寒冷的女真士卒,戰鬥力便大打折扣,只有退兵,待天氣轉涼,捲土重來。

  “金人勢大,江寧府已處於戰爭前沿。朕議遷都至杭州府,一勞永逸,不知朝中的大臣以爲如何”

  以東南形勢,能與天下相權衡者,江南而已。據江南以抗中原者,歷代有之。江寧城前據大江,南連重嶺,憑高聚深,形勢獨勝。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實乃帝王之宅。

  真不知道這趙佶,怕金人怕到了骨子裏面,竟然又要從江寧遷都。

  看曹勳支支吾吾的樣子。趙佶輕輕皺了皺眉頭道:“有什麼話,儘管說來。”

  曹勳道:“陛下,朝中大臣分爲兩撥,一部分人建議遷都,另外一部分人則是不太願意。”

  “李綱不是朝中的清流之首嗎,他是什麼看法”

  趙佶心裏有些惱火。曹勳是在和稀泥,根本沒有說實話。

  李綱已是回到了江南。金人完全佔領了京東兩路,他一個文官,呆在那裏無所作爲,只能撤走。

  曹勳道:“李相公倒是同意遷都。他說江寧府控二浙,襟舉江淮,漕運貯谷,無不便利。然必淮南有藩籬形勢之固,然後江寧可都。且若敵南據溧陽,東到鎮江,西扼太平,據險阻,絕糧道,則可不戰而下。這是李綱的原話。”

  趙佶鬆了一口氣。連李綱這個清流之首都同意了遷都杭州府,應該沒有多少阻力了。

  他回頭看過去,卻發現曹勳眼神閃爍,顯然未盡全言。

  趙佶腦子裏面轉了幾圈,瞬間明白了下來,他輕聲問道:“曹勳,朝中是不是還有其他人不同意遷都,是不是哪位親王”

  曹勳硬着頭皮回道:“臣不敢隱瞞陛下!康王殿下對遷都到杭州府十分不滿。康王認爲若是一味向南,距離北地越來越遠,到時北伐起來,也會難上加難!”

  “哦,竟然是康王”

  趙佶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原以爲不同意遷都的另有其人,卻沒想到是自己的九子趙構。

  趙構20出頭,不折不扣的年輕氣盛、熱血澎湃的年紀。若是做事瞻前顧後,老氣橫秋,反而會讓趙佶心裏瞧不起。

  終於,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趙佶的心裏也是如此。他雖然膽小如鼠,畏金如虎。可他莫名地希望自己的兒子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替自己去掉“恐金”的這顆釘子。

  雖然有些生氣趙構和自己意向不一,趙佶的心裏反而莫名高興了起來,以至於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曹勳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他輕輕的用袖子擦了一下自己額上的汗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何況現在康王趙構炙手可熱,極有可能成爲新一任的東宮之主,若是將來能登大寶……

  自己何不再加點柴,讓火更旺一些,反正坐皇位的都是趙宋子孫。

  “想不到我趙家還有這種兒郎!”

  趙佶搖搖頭,站了起來。

  “到底是年輕氣盛,他也是到金營中去過幾趟,該知道女真人不容小覷。到底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銳氣可嘉啊。”

  已經掌握了道君皇帝心思的曹勳趕緊趁熱打鐵,上前說道:“康王殿下也只是擔心國事,年輕氣盛,一時衝動了些,還望道君皇帝休要見怪。”

  提到趙構,趙佶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自己的三子、鄆王趙楷。不知這個時候,自己的這個愛子又在做些什麼。

  理智戰勝了情感,趙佶冰冷下了一張臉,沉聲問道:“大理寺和樞密院到現在,還沒有查出謀害大哥兒和皇孫的幕後兇手嗎”

  雖然沒有找到趙桓和趙諶父子的屍體,但是淮河之上,水流洶涌,幾個月不見消息,肯定是了無生機。

  曹勳低聲說道:“大理寺派下官員,在江淮之間明察暗訪,查來查去,都沒有個定數。不過,雄居江淮的賊人當中,以李成勢力最大,十有八九是他所爲!”

  “此事再去密查,一定要找到此賊!”

  趙佶冷冷的哼了一聲,低聲道:“這些賊人,肯定在官員裏有內應,否則怎能如此清楚大哥兒的船隻情況。命人下去暗查,盯緊了朝中的那些重臣。別看這些人行軍打仗、治理國事都是草包,心底的花花腸子可多着呢。”

  聽到皇帝的話,曹勳趕緊答應。

  他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陛下,御史中丞秦檜的妻子王氏,也在淮河上失蹤。秦中丞派人前去明察暗訪,至今沒有什麼進展。”

  淮河遇襲事件,同時失去的還有幾名宮女和妃嬪,想不到這王氏也包含在內。

  日色低沉,夜近黃昏,偌大的園林中,讓人有些寂冷的感覺。趙佶正要離開,忽然一陣琴聲傳來。

  琴聲中正平和,意適心閒,卻又暗藏喜悅,與原譜頗有不符。

  趙佶不由得心裏一怔,脫口而出道:“是媛媛在撫琴嗎?快快喚她過來,朕有話要與她說!”

  “媛媛,你如今過得怎樣”

  看着臉色蒼白的女兒,趙佶心裏浮起一陣愛憐。說起來,女兒也是皇室婚姻的受害者。

  女兒的婚姻名存實亡。黃秠日日在外買醉,女兒天天在佛堂誦經。這樣的婚姻,還要它作甚!

  國家都只剩下半壁,朝廷顏面無存,何況區區一樁婚姻!

  怎麼黃秠這廝,沒有死在河北,偏要大宋朝廷做這折損顏面的勾當!

  “爹爹此言差矣,女兒心中並無怨恨。女兒只求爹爹讓宗正寺允了孩兒的和離,女兒便是感激不盡了。”

  趙佶看着女兒,心神不定。王鬆練兵、統兵之能,獨步天下。也許有一日,大宋朝廷也要仰其鼻息。

  “媛媛,既然你和駙馬異牀異夢,爹爹又豈能看你獨自受苦。明日一早,爹爹就讓宗正寺的官員準了你的和離。”

  趙多福擡起頭來,眉頭展了開來,蒼白的臉上有了些血色。

  “爹爹,你真的同意孩兒的請求”

  看到女兒蒼白的臉龐,趙佶終於一陣心痛,心情卻是舒緩了幾分。

  “媛媛,爹怎麼會騙你。黃秠之父黃潛善,私放金人進城,害的洺州幾萬百姓被金人所屠,真是罪不可赦、死有餘辜。於公於私,爹爹也不想你和黃家扯上任何關係。明日一早,宗正寺會恢復了你的自由身。天下之大,你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女兒多謝爹爹!”

  趙多福喜不自禁,落下兩行熱淚。

  “媛媛,也許有一日,我皇室中人,需要你從中幫襯。望你看在同根同族,不要拒絕!”

  趙佶語重心長,趙多福沉思片刻,肅拜道:“若是真有所急,女兒定當盡力!”

  趙多福心事重重離去,趙佶目光變得幽邃,恍然若失。

  “媛媛,不知你跟了王鬆,對我大宋皇室來說,是福是禍”

  自己兩個最愛的女兒,一個驕奢淫逸、醉生夢死,要被貶到廣州府;另外一個則是單純善良,喜得自由身,很有可能北上,尋找自己的幸福……

  女大不中留,若是媛媛能和王鬆在一起,也算了結她的一樁心願。

  若是王鬆真的能執宰天下,也希望他能看在女兒的面子上,征伐四方之時,對大宋皇室高擡貴手,不要趕盡殺絕。

  大宋皇室有這樣的女婿,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曹勳,九哥兒如今在何處,朕還有些事要和他談。”

  趙佶一邊緩步向前,一邊輕聲問道。

  “回陛下,康王殿下自立暑以來,一直都在揚州編練新軍。過幾日就是中秋佳節,想必他會前來江寧府,和陛下共度佳節。”

  “朕倒是差點忘了。”

  趙佶立住了腳步,點點頭道:“江南匪患猖獗,地方民情不穩,康王這樣做,也是未雨綢繆。”

  二人一路向前,宮人在後跟隨。

  不知何處,忽然響起了孩童的笑聲,趙佶的腳步停了下來。

  “曹勳,前頭帶路,朕想去看一下皇孫。一個沒父沒母的可憐孩子,真是讓人心疼啊!”

  曹勳心裏咯噔了一下,趕緊在前頭帶路。

  道君皇帝在東宮之位上遲遲沒有表態,如今卻要去看年幼的皇孫趙謹,也不知對康王殿下來說,是福是禍。

  有時仔細一想,他都覺得遺憾。趙楷心胸太過狹窄,書生意氣,這也無意中造成了他今日的被動。

  想一想,當時船上若是有更多的衛士警戒和保護趙桓父子,或許不至於落下如此橫死江湖的慘劇。

  他雖然也趨利避害,但他也是宋臣,知道忠君,但也深爲鄆王的不智而感到可惜。

  如今看來,這位康王殿下,實在是獲利最大。玉樹臨風、溫文爾雅,讓人如沐春風的趙構,正在一步步接近成功。

  走到了宮殿門口,趙佶揮退了衆人。曹勳剛要退下,趙佶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大喫一驚。

  “曹勳,大哥兒船上的衛士爲何如此之少,究竟誰在其中上下其手,朕也不想再查下去了。不過,讓鄆王呆在偏僻之地,遠離廟堂,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太浮躁了!”

  曹勳汗流浹背,趕緊點頭道:“陛下聖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