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章 輿論

作者:浮沉的命運
“金人畏暑,秋冬南侵,至春北還。相公,你發動的這個“夏季攻勢”,就是要趁着暑熱之際,恢復河東、河北。此可謂以己之強攻擊之弱,明智之舉。”

  面對李若虛的讚賞,王鬆笑了一下:“河東至太原以南,基本都在我軍控制之下。剿滅盜匪、興修水利、營田、屯田,恢復王化官制,要容易的多。只是這河北之地,大半還在金人的控制之下,金人殘暴不仁,殺戮成性,百姓生靈塗炭,不由得我不心焦啊!”

  這次發動的“夏季攻勢”,就是趁着女人騎兵退去,向兩河的淪陷區推進。宣化招納,即使是那些不能軍事佔領的地方,也要把官軍收復河北的決心傳達出去。

  河東之地,金人和忠義軍在太原以北形成均勢。這也是因爲府州一戰,女真西路軍最精銳的婁室軍幾乎全軍覆沒,使得女真西路軍元氣大傷,無力吞併河東忠義軍。

  正所謂此消彼長。女真精銳損失慘重,忠義軍士氣大漲。當心理上不再存在劣勢,雙方的局勢就會變得微妙起來。

  李若虛皺着眉頭,似乎心有所憂。

  “李公心裏擔心些什麼?儘可以說出來,咱們集思廣益,共同想出辦法。”

  “相公發動“夏季攻勢”,小人在想,怎樣才能擴大它的影響,使得河北兩路的百姓、甚至是金人都能知道,鼓舞百姓的抗金士氣,震懾金人。”

  擴大影響?

  王鬆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兩河報紙辦的如火如荼,已經形成了規模,不僅有«警世鐘»、«中華日報»,也有«河北日報»,«河東日報»等,影響可謂巨大。

  兩河已是他的根據之地,要想讓其固若金湯,不僅要加強軍事,繁榮百業,還要在民衆的精神上狠下功夫。

  話語權永遠不能失去。他興辦教育,不就是爲了改變民衆的思想嗎。

  就比如後世的赤色高棉,他們取得了革命勝利,控制了首都,結果卻造成了大饑荒。而這大饑荒是由世界警察米國一手造成,最後卻反而成了赤色高棉的罪行。

  在赤色高棉攻入金邊前,這座城市一直是由米國等西方國家在資助糧食。也吸引了戰爭中的流民大量涌入。金邊這座城市,戰前也不過就五萬人而已,赤色高棉進入金邊時,人口卻增長到200萬,戰柬埔寨當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還多。

  由於赤色高棉革命成功,世界警察米國人失去了對這座城市的控制權,當即斷絕了糧食供給。大饑荒就這樣形成了。赤色高棉爲了避免難民餓死,強制這些戰爭流民,方式也極其簡單粗暴。但不讓這些難民返回農村,難道讓他們待在這裏餓死?

  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但不這樣做,等於讓難民餓死,這個責任由誰來承擔。最終,弱肉強食的地球上普遍傳遞的恐怖事實是,赤色高棉野蠻驅趕百姓到農村,成爲他們的免費農工。

  赤色高棉取得政權後,令米國人,安南人極爲不滿。各種破壞勢力,不斷暗中破壞這個新生政權。尤其是越南,利用柬埔寨境內的越族人,對紅色高棉實施了不計其數的破壞活動。紅色高棉被迫自衛反擊,卻被說成了屠殺。

  而米國轟炸古志明小道及其周邊地區,導致萬柬人死亡,卻被說成了正義的軍事援助。

  最終赤色高棉失敗,被冠以洪水猛獸,而罪魁禍首之

  一的米國卻仍扮演着正義的角色。

  此案例也入選了後世的經典輿論戰100例,無非是因爲米國人控制了整個話語權,“五毛”和“美分”功不可沒。

  而赤色高棉,從來就沒有掌握過話語權,連個“自幹五”或“自幹美”都沒有。

  如今的大宋,士大夫們控制着話語權。他們說什麼是什麼,底下的百姓也只有接受,因爲他們失語無助。

  自己又爲何半途而廢呢?

  面對士林、讀書人,自然是創辦報紙了。而對於勞苦大衆、文盲們來說,在現有的條件下,劇社應該是更好的方式。

  “報紙,劇社?”

  面對李若虛的錯愕,王鬆堅定地點頭道:“不錯,就是報紙和劇社。”

  “報紙面對讀書寫字之輩。劇社則是同時兼顧讀書人和底層百姓,淺顯易懂,生靈活現,就如演戲一樣。”

  李若虛恍然大悟,自己真是杞人憂天。

  “原來相公幾年前辦報紙,早已經存了這份心思。有了報紙,這兩河的百姓就都有了主心骨。抗金的形勢必大爲好轉,相公兵不血刃,便可得這兩河人心。善矣!”

  王鬆點點頭道:“李公說的不錯。這報紙首要的宗旨就是抗金。上面首先登的就是抗金的事情。”

  他沉聲說道,裏面有了些感情。

  “忠義軍英勇就義的事蹟、番子的兇殘暴虐、官府的無能腐敗、百姓的水深火熱、士大夫的昏庸、當前的抗金形勢、敵我雙方實力的對比等等,都要一一涉及,讓民衆知道。”

  李若虛苦笑道:“相公,一份«警世鐘»,再加一份«中華日報»,已經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事關個人名節,那些把持朝政的士大夫,可能會惱羞成怒,與你爭個誓死不休!”

  “他們也有資格代表天下讀書人!”

  王鬆搖搖頭,冷聲道:“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文以載道,蹈義而死,這纔是讀書人的本意,他們配嗎?”

  金兵南下。大宋濟南府知府劉豫殺害勇將關勝,開城投降;北京大名府留守杜充決黃河,淹死百姓無數,降金;宋徽宗下面的“六賊”;宋欽宗的重臣耿南仲、唐恪;趙構寵信的黃潛善、秦檜,個個都是位高權重的士大夫、皇帝的近臣。

  若是把這些人的“光榮事蹟”通過報紙曝光於天下,人人皆知,也能打消許多騎牆派心裏的僥倖,北風壓過南風,不讓投降派佔了上風。

  王鬆喝口茶,慢慢說了起來:“這些士大夫,平日裏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不思精忠報國、安撫百姓,卻只知貪圖享樂,黨同伐異。金人來臨時,或一擊即潰,或開門跪降。有些士大夫,空有報國之志,卻是志大才疏、剛愎自用、嫉賢妒能,外行領導內行,真可以說得上是百無一用,誤了百姓,也誤了天下大好河山。”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纔是一個“士”應該具有的品德。

  李若虛讚道:“士人入仕,應清正廉潔,執法嚴明,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殺敵報國。從容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

  仁。”

  “所以,不能讓這些無能之輩再掌握話語權!”

  王鬆結束了這場無休止的討論。他輕聲道:“從即日起,咱們要成立宣化司,專門從事宣傳教化一事!”

  “相公所說的“宣化”,到底是如何樣的一種形式啊?”

  李若虛仍然是懵懵懂懂。

  “就像以前的«警世鐘»,«中華日報»一樣,只不過更加精細。比如說,我軍大破完顏宗輔,就可以在這報上登出來;官府正在興修水利、組織耕種,這也可以登出來;官府成立學堂、要求孩童上學,這也可以登出來。只若是當下發生的事情,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及時的登出來。這就叫“報紙”,提供消息、宣傳官府的各項法規、政策,通報戰場的戰績,低價出售,誰都能買得起。”

  李若虛馬上明白了過來,他深深嘆了口氣道:“如此以來,百姓不出門可知天下事。即便是不識字,也可以互相傳讀,畢竟大宋的讀書人還是不少。”

  “不過……”

  他遲疑了一下問道:“這報紙該怎麼辦,多久出一次,是否還和以前一樣,兩三天,三四天均是可以?”

  “把最近發生的事情彙總一下,按固定的時間開始發行,七天一次,形成固定的模式,不再輕易更改。”

  王鬆思考着說道:“費用還和以前一樣,都由官府來出,要確保印刷的質量清晰完整。可以分成幾大塊,軍事戰報、民生教育、各方商業買賣往來、官府的政策、法令,等等。到時候可以請一些文筆好的讀書人前來做事。。”

  以前的小報過於簡單粗糙,如今的報紙,無論是«警世鐘»,還是«中華日報»,擬或是«河北日報»、«河東日報»,都是猶如後世的報紙版式,時間爲每週一次,除了民族國家,更多的則是地方民政。

  李若虛也笑了起來。從王鬆身上,他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李若虛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報紙的重要性,王鬆卻是深諳其味。報紙已經成爲了一把利刃,正在喚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現在的報紙就像後世的電視、網絡廣告一樣,只要看看那幾十秒的廣告,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就知道廣告的作用了。

  “李公,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報紙。若是做好了,勝過十萬雄兵!”

  辦報紙,以前是他親自抓,隨着忠義軍地盤的擴大,他也越來越忙,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負責此事。

  聽到王鬆的語氣鄭重其事,李若虛肅拜道:“相公放心,在下一定挑選好合適的官員,讓相公從中脫身出來,做好此事。”

  王鬆想了一下,沉聲道:“其實報紙這事,有一個現成的人選,完全可以擔當此任。”

  看到李若虛不解的眼神,王鬆笑道:“就找黃馨來吧。反正她的生意都有下人打理。黃馨見多識廣,思維敏捷,在做報紙這件事上,可比那些老派的官員強多了。”

  李若虛點點頭,繼續問道:“既然報紙有黃小娘子負責,那麼這劇社……”

  “自然是花想容了。除了她,誰還能擔當此任!”

  一瞬間,王鬆不由得想起了李師師。只不是不知道她如今身在何方,做何營生。

  要是李師師在,絕對是個很好的人選。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