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有數

作者:浮沉的命運
自接到朝廷調其帶兵南下的消息以來,秦風路經略使孫渥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中,半日沒有出來。

  “帶兵南下,平亂……”

  看來爲了保住臨安行在的安危,朝廷這是連陝西都不要了。

  “洞庭楊賊作亂,糜爛數州,荊湖南路已被其完全佔據,荊湖北路也是岌岌可危……”

  孫渥眉頭緊皺,在書房中踱來踱去,嘴裏面喃喃說道:“我大宋朝廷,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姓孫的,你可聽清楚了,想讓老孃跟你去南方受苦受難,舍下這一大家子人,門都沒有!”

  前院傳來妻子粗魯的罵聲以及摔東西的聲音,孫渥不由得停下腳步,眉頭皺的更深。

  他是貧賤出身,辛辛苦苦考的功名,一路如履薄冰,才坐到了這陝西一路經略使的位置,所有的恩惠都來自於朝廷。

  如今朝廷的旨意下達,又讓他何去何從?

  妻子和他是貧賤夫妻,一路不離不棄,雖然不曾讀書,有些驕蠻,但卻是善良之人,心眼不錯。

  “你說咱們就這麼走了,這麼多親戚、鄉親怎麼辦,難道要把他們留給党項人?”

  妻子的怒罵聲低了下來,開始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孫渥不由得搖頭嘆息。帶兵南下就是拋棄百姓,狼心狗肺;若是不走,就是抗旨不尊,忤逆朝廷,他可背不起這個罪名。

  “相公,這是今天的報紙。”

  下人在書房門外輕聲說道。

  “你這小廝,趕緊滾開,誰還有心情看破報紙!”

  孫渥習慣性地揮揮衣袖,不耐煩地說道。

  “相公,你最好還是看一下!”

  下人的聲音傳了進來:“報紙上好像有忠義軍的動向。”

  “叫你滾就滾,廢什麼話!”

  孫渥勃然大怒,現在的下人,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管他什麼忠義軍、中二軍……”

  孫渥的聲音頓了一下,沉默了片刻,他打開了房門,還是接過了報紙,隨即又關上了屋門。

  “如党項、蕃族,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中華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華之人撫養無異……”

  報紙的頭版頭條,這一篇«徵夏檄文»讓孫渥看的是冷汗直流,他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注視着報紙,半晌沒有說話。

  大宋朝廷要捨棄陝西,丟下陝西百萬百姓於不顧。忠義軍卻要北上徵夏,恢復漢唐故地……

  孫渥苦笑着搖了搖頭,這真是人世間最大的諷刺。

  國之正朔棄百姓與不顧,一介武夫卻要逆流而上,拯救黎民於苦難。

  細細思來,朝廷也是沒有辦法。南方的匪災已經如火如荼,朝廷若不徵調西軍南下,又如何應付匪軍的襲擾?

  怎麼這王鬆治下,就沒有聽過有如此多的匪災!

  孫渥心亂如麻,不由得握起報紙,又看了下去。

  “金賊厲兵秣馬,囤積十數萬於兩河邊境,意欲南下侵宋……”

  這些十惡不赦的畜牲,難道不燒殺搶掠,他們就活不下去?

  孫渥心裏狠狠地罵道。又不由得爲忠義軍擔起心來。忠義軍又要徵夏,又要對付如狼似虎的十數萬金人,若是萬一戰敗,大聲宋的百姓又要遭受罹難之苦。

  想到這裏,他的心裏莫名有些慚愧,小時候讀書時的那些情景,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進則爲

  循吏,退則爲鄉賢,作爲土生土長的陝西人,他對同爲陝西同鄉的橫渠先生仰慕之至,對他的名言也是銘記於心。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孫渥如癡如醉,如夢似醒,頻頻苦笑道:“孫渥,你如今只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蠢貨!你連邊塞上的那些粗漢也不如啊!”

  枉他學了一肚子的聖賢文章,懷抱滿腔的家國情懷,到頭來,戰場上一敗塗地,爲官一方,又棄萬民而去,箇中憋屈,真是一言難盡。

  陝西一戰,西軍潰不成軍,他部下的秦風路西軍也是傷亡過半,不過這個“亡”,卻是逃跑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若不是他是文官出身,恐怕也和環慶路的趙哲一樣,人頭落地了。

  若是有機會,不如引官辭退,反正這一輩子的積蓄,也足夠度過下半生了。

  “相公,門外有故人來訪。”

  就在孫渥苦苦思索之時,下人的聲音又不合時宜的響起。

  “故人?”

  孫渥不由得一愣,開口問道:“你沒有問是何人嗎?”

  “相公,來人說,你一見他便知。”

  “格吱”一聲,書房的門被打開,孫渥走了出來,皺起來眉頭說道:“頭前帶路,我倒要看看,是何方故人?”

  經略使衙門大堂,劉子羽看着破敗不堪,卻又熟悉的故地,心裏頗有些感慨。

  幾年前,他還在這裏意氣風發,想要大展拳腳,做一番事業。如今他卻身在江湖,和這朝堂上的一切就此隔絕。

  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他就接受了劉錡的邀請。王鬆在兩河頻頻對外用兵之際,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在他動身前往河北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勸說曾經的同僚,秦風經略使孫渥,希望他能夠留下,一起對付夏人。

  他的兩個好友宋炎和餘平已經回去招募舊部,以及邊塞上的各路鄉兵,劉錡已經答應他們另成一軍,隨大軍一起北上徵夏。

  熙河經略使劉錫是劉錡的兄長,不用他去擔心。朝廷的陝西宣撫使吳玠遠在四川,鞭長莫及,況且他也不相信吳玠會在此時,膽敢對忠義軍動兵。

  只有這秦風經略使孫渥,如今是進退兩難,麾下還有上萬西軍精銳。憑着自己和他的故交,如何也能好好試試。

  “是尊駕想要見我嗎?”

  孫渥走進了大堂,裏面有些昏暗的環境,讓他一下子沒有認出眼前的人來。

  “孫相公,莫不是真的連愚兄都不認得了?”

  劉子羽哈哈一笑,上前肅拜道:“孫相公,在下有禮了!”

  孫渥仔細打量了一下,拍了一下桌子,驚喜道:“好你個劉彥修,你如何會在此地出現,不是說你被貶到南地去了嗎?”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以前的劉子羽身居高位,養尊處優,自然和現在出入邊塞、櫛風沐雨的樣子相差許多,也難怪他一眼沒有認出來。

  “匈奴未滅,我豈能苟且偷生!”

  二人分賓主坐下,劉子羽正色道:“邊塞之上,還有這麼多百姓受苦,愚兄自然要爲我漢人盡一份力,還請孫賢弟莫要笑話!”

  “果然還是那個志趣高潔,嫉惡如仇的劉子羽,你可是一點沒變!”

  孫渥輕輕點了點頭,欣慰道:“劉兄,你果然沒變。不過,你今日前來,不會是隻爲看小弟而來吧?”

  劉子羽的出現,他已經猜出了個五六分來。只是他不知道,這位仁兄又代表的哪一方勢力。

  “賢弟所言不錯,愚兄今日前來,乃是勸你留下,共同對付夏人!”

  劉子羽面色凝重,一言一字地說道。

  孫渥心中一驚,揚了揚手中的報紙,輕聲道:“劉兄,你此番前來,不會真如這報紙上所說,乃是王鬆的說客吧?”

  劉子羽搖頭道:“是也不是。愚兄馬上就要動身去河北,金人和忠義軍對峙北地,大戰一觸即發,愚兄可不想錯過這場盛會!”

  孫渥輕輕搖了搖頭,仔細的看着眼前的劉子羽,沉聲說道:

  “劉兄,你乃是名門之後,你父親又是朝廷的重臣,你爲何要委身於王鬆,行此大逆不道之舉。官家和朝廷待我等天高地厚之恩,你我怎能棄官家和朝廷與不顧,做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孫渥臉色凝重了起來,繼續說道:“劉兄,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要遊說於我投靠王鬆。不過,要讓你失望了。我絕對不會對不起官家和朝廷,做這不忠不孝之人!”

  劉子羽心裏暗暗發笑。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他也只能直言不諱了。

  “你孫相公如何對大宋盡忠,我不管,也管不着!”

  劉子羽面色變冷,聲音也重了起來。

  “我想說的是,請你不要禍害秦風路的百姓。你是秦風路經略使,作爲一方父母,你要有自己的良心!”

  劉子羽的一番話,讓壓抑了許多日子的孫渥暴跳如雷,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

  “朝廷的聖旨,我又能如何!”

  他面色通紅,額上青筋暴露,大聲咆哮道:“我若是抗旨不尊,那就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若是南下,又是無情無義,棄百姓於不顧!你讓我是如何抉擇?”

  他咆哮完,坐回到椅子上,重重的一撥,桌上的茶盞飛了出去,摔得粉碎,落得滿地都是茶葉和茶水。

  “你若是帶兵離開,就是千古罪人!”

  劉子羽也是拍案而起,怒喝道:“你做了這麼多年官,撈也撈夠了,是不是也該爲百姓做些事情,是不是也該考慮考慮後路了!”

  劉子羽怒不可遏,他還是小看了這些官員。他們口口聲聲忠君愛國,還不是無利不起早,利益爲先。

  “我已經和劉錡談過了,他如今是忠義軍的徵夏經略使。”

  劉子羽壓下了胸中的怒氣,沉聲說道:“只要你交出兵權,還可以繼續做你的秦風路經略使,他可以保你一世富貴,你看這樣的安排是否妥當?”

  孫渥眼睛一轉,馬上安靜了下來,變得氣定神閒,剛纔的憤怒和慷慨蕩然無存。

  “姓孫的,你還在思量什麼!”

  孫渥正在低頭沉思,冷不防他的妻子從後堂跑了出來。

  “咱們孫家不缺喫喝,劉大官人給你這麼好的官職,你還在猶豫什麼!你若是敢去南邊,我跟你沒完!”

  她扭動着肥胖的身軀,來到孫渥的面前,一把把他抓了起來,一起來到劉子羽的面前。

  “劉大官人,你儘管放心,我替我家官人答應了就是!”

  她肥臉上全是笑意,繼續道:“王相公大恩大德,奴家沒齒難忘。還請劉大官人在王相公面前美言,莫要怪罪我家相公。”

  她轉過頭,臉色變得陰冷。

  “官人,咱們答應了劉大官人,答應了王相公,你說是也不是?”

  孫渥看着目瞪口呆的劉子羽,苦笑道:“劉兄,就依我家娘子的,我答應了,答應了!”

  劉子羽出了衙門大堂,這才變回了臉色。實力面前,人人早已有數。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