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招安

作者:浮沉的命運
這一生,恐怕是再也無法回到東京城了。

  大殿之中寂靜一片,御座上的趙構則是眯着眼睛,一聲不吭。

  西南一個大理,西北一個楊幺,四川從中隔斷,南下則是交趾,北上這是忠義軍……

  大宋夾在其中,何其悲哉。

  如今之計,若是不能擊潰或招安荊湖兩路,平定長江中游,也就無法讓巴蜀歸於朝廷。如此一來,大宋真的就是樹倒猢猻散了。

  “殿下,目下荊湖盡爲叛軍所控制,隔斷大江上下。楊幺麾下十餘萬大軍,更有戰船數百,水師精銳數萬。如若能招安,百姓脫離苦海,江南大局穩矣。”

  韓世忠適時走了出來,打破了寂靜。

  “若能招安楊幺,朝廷幸甚,百姓幸甚!殿下只需許楊幺一個異姓王,許其鎮守洞庭湖或荊湖招討使,開府建衙,轄下官員任其分封。叛軍內部,必有大部分將領願意,到時候朝廷便可以連接巴蜀,天下定矣。”

  趙構點了點頭,韓世忠的話在理,可是這肱骨之臣,卻要選擇一二。

  他猛然拍了一下御桌,大聲道:

  “馬上去禮部,速招禮部郎中洪皓上朝!”

  趙鼎微微點了點頭。看來在用人上,這康王趙構,還真有些眼力勁。

  這洪皓是大宋政和五年(1115)進士。歷台州寧海主簿,秀州錄事參軍。朝廷準備將都城由建康遷往杭州,以避金兵鋒芒。洪皓不顧職位卑微,上書諫阻。他的意見雖未被採納,但卻因此爲太子趙構所賞識。

  看來這位忠義志士,是要被派上用場了。

  宦官離開,趙構微微心裏穩了些,向一旁的汪伯彥問道:

  “汪相公,秦相公和魏侍郎,他們應該已經回來了吧?”

  汪伯彥趕緊上前肅拜道:“魏行可已經回來,正在殿外候着,說是有要事稟報。”

  趙構微微一驚,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魏行可進了大殿,滿面驚恐,伏地拜倒,聲音惶恐。

  “殿下,我等出使高麗,秦相公……他不幸被害了!”

  魏行可惶惶恐恐講完,趙構鐵青了一張臉。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位左膀右臂,竟然會死在了溫柔鄉里。

  儘管他心中懷疑,此事乃是忠義軍使者所爲,但沒有真憑實據,只能是啞巴喫黃連,獨自承受了。

  “你們出使高麗,還都查到了什麼?”

  “殿下,忠義軍使者和女真人使者針鋒相對,忠義軍使者去高麗,乃是爲了借道,從後面偷襲女真人,不過事情並未成行。以臣估計,過不了多久,忠義軍就要北伐,直撲燕雲了!”

  大殿之中,人人都是目瞪口呆。就連趙構也是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看着眼前的魏行可。

  沒有想到,短短几年的功夫,忠義軍竟然收復了西夏,滅了僞齊。他們佔據兩河,和女真人對峙還不滿足,竟然還想着要北上,恢復燕雲。

  兩河邊地,距離雲中和燕京,不過一兩百里路程。忠義軍要想北伐,恐怕又是一場場血戰。

  “聽說馬植的後人都被王鬆給接到了大名府,馬植還被追爲“慕華公”,建冢祭祀。就連陳東和歐陽澈兩個罪臣,也被他委了一地的知府之位。”

  耿南仲心中恨極,公然發作了起來。

  “王鬆如此作爲,豈不是和朝廷公然作對?他到底要做什麼?”

  唐恪也是恨恨道:“王鬆此賊,居心叵測,早就有不臣之心。當初就應該把此賊留在東京城,下獄誅殺,也

  免得有今日的禍害!”

  二人恨聲連連,在大殿上公然發作,一衆大臣都是睜大了眼睛。

  若不是他們當日在朝堂上上下其手,王鬆又怎會另起爐竈。這二人連他們的主子都能拋棄,何況區區一個王鬆!

  趙鼎再也看不下去,當堂站了出來。

  “王鬆舉起抗金義旗,至今也以宋臣自居。若不是當日你等把握朝堂,欺上瞞下,朝廷又怎會有今日的窘迫?你二人,還有秦檜、張叔夜,都是誤國的奸臣!”

  趙鼎怒聲喝斥,旁邊的李綱立即跟上。

  “趙中丞所言不錯!若不是府州一戰,王鬆險些戰死,上萬精銳灰飛煙滅,忠義軍人心盡失,今日我大宋已經是收復西夏,伺機恢復燕雲了!”

  宇文虛中戳指怒喝道:“朝廷當日只是讓秦檜等人前去太原節制,誰讓你們扣兵不發,坐視上萬大軍戰死沙場?秦檜是你二人力薦,張俊是你耿南仲的門下,李若水……,王鬆之事,你二人難道沒有罪責嗎?”

  趙構念頭一轉,心中也是恨了起來。

  趙桓遲早要下臺,趙多福遲早要嫁王鬆,王鬆也一定會是大宋的駙馬都尉。偏偏耿南仲和唐恪、秦檜等人公心私用、自作主張,讓大宋朝廷損失瞭如此多的精銳!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把王鬆給逼反了。

  反正秦檜已死,耿南仲和唐恪已經閒置,正好可以拿這幾人下刀,安撫衆臣。

  還沒有等臉色蒼白的耿南仲和唐恪反應過來,張叔夜上前,滿臉的疲倦。

  “殿下,老臣當日鑄下大錯,以至於我朝有今日之困,老臣年老力衰,自請致仕,懇請殿下恩准。”

  趙構微微點了點頭。這張叔夜還算識相,知道急流勇退。反觀這耿唐二人,實在是有些不識相了。

  “張學士,你能明白事理,卻是善矣。割去張叔夜的功名,準其告老還鄉,安享晚年。”

  張叔夜除下烏紗帽,黯然離去。大殿上的耿南仲和唐恪面面相覷,都是傻了眼睛。

  看來這趙構和張叔夜,早已經達成一致,自己二人,還在這裏傻不愣登,被矇在鼓裏。

  “耿南仲、唐恪,你二人難道真的就沒罪嗎?”

  趙構的一句冰冷冷的話,讓耿南仲和唐恪渾身都發抖起來。

  二人心中明白,朝秦暮楚,反覆無常,今日這一劫,恐怕是躲不過去了。

  尤其是耿南仲,堂堂的帝師,背叛了自己的第一個學生,沒想到第二個學生又翻了船,一生騎牆、嫉賢妒能的他,終於等到了自己的結局。

  万俟卨眼珠一轉,立即站了出來,肅拜了一下,臉上正氣凜然。

  “殿下,臣參耿南仲、唐恪、秦檜三人結黨營私,沆瀣一氣,構陷大臣,以至我朝有今日之困。請殿下詳查!”

  万俟卨一站出來,朝中的御史們紛紛站了出來,開始上前彈劾起秦檜幾人來。

  “殿下,臣附議万俟御史!”

  “秦檜、耿南仲等嫉賢妒能,把持朝政,構陷中傷,乃是“朝中三賊”,請殿下詳之,將其下獄查問!”

  “耿南仲,你等奸賊,禍國殃民,先帝也是因你而死,你還有何臉面站在這大殿之上!”

  牆倒衆人推,衆大臣氣勢洶洶,嘰嘰喳喳,把耿南仲和唐恪二人圍在當中,大殿上猶如菜市場一般,亂糟糟一團。

  看到趙構的眼光掃了過來,汪伯彥額頭的冷汗都冒了出來。

  今天要是不和自己這個學生脫離干係,恐怕趙構第一個就要拿他

  開刀。

  “殿下,秦檜構陷重臣,以至北虜猖獗,實在是罪該萬死。臣附議万俟御史,嚴懲此賊!”

  “嚴懲此賊!”

  “殿下,嚴懲奸賊!”

  衆大臣紛紛叫嚷,趙構微微壓了壓手,衆人這才安靜下來。

  “來人,除去耿南仲和唐恪的烏紗,將二人下獄查問,三司會審,先查其咎,再定其罪!”

  趙構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禁軍上前,把已經被摘掉烏紗帽的耿南仲和唐恪向大殿外拖去。

  “殿下,開恩啊!”

  “殿下,都是那秦檜一人所爲,與臣等無關!殿下開恩啊!”

  耿南仲和唐恪一路痛哭流涕,趙構憎惡地擺了擺手,冷聲喝道:

  “快快拖出去,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耿南仲和唐恪二人被拖出,大殿裏面恢復了片刻的安靜,隨即阿諛奉承的聲音又陣陣響起。

  “殿下英明!”

  “殿下此舉,乃是聖主所爲!”

  趙構眼光掃到一旁侍立不語的幾個宦官,大聲道:“陛下運籌帷幄,智珠在胸,都是陛下指揮若定的功勞!”

  “陛下萬歲!”

  “陛下聖安!”

  衆大臣恍然大悟,一起大聲喊了起來。

  洪皓進殿之前,正好碰到禁軍拖着面如死灰的耿南仲和唐恪出來,待到查明瞭原因,他也是狠狠往地上唾了一口。

  “厚顏無恥的國賊,你們也有今日!”

  洪皓被宣了進來,趙構的臉色終於緩和了起來。

  “洪皓,洞庭湖楊幺叛軍勢大,隔斷大江上下,朝廷想讓你去嶽州招安楊幺叛軍,不知你意下如何?”

  洪皓微微一驚,隨即肅拜道:

  “殿下,臣只恐才疏學淺,招安不成,壞了朝廷大事。若是那樣,反令朝廷蒙羞。”

  趙構放下了心來,臉色也鄭重起來。

  “擢升洪皓爲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出使荊湖,招安楊幺。”

  一衆大臣的注視之中,洪皓肅拜道:

  “多謝殿下,臣定不辱使命,招安楊幺叛軍,爲朝廷分憂。”

  趙構微微點頭,洪皓站到一邊,羣臣紛紛上前祝賀。

  緊接着,朝臣們開始商談起如何處置秦檜、耿南仲等人之事來。

  “殿下,秦檜作惡多端,如今身死,可砭其爲“繆醜”,以慰天下百姓之心,也以穩河北之心。”

  万俟卨走了出來,上前肅拜,振振有詞。

  “殿下,耿南仲、唐恪,二人禍國殃民,罪不可赦,宜將二人貶斥發配不毛,一來可感化忠義軍軍心,二來以正朝綱!”

  李綱也跟着上前,附議万俟卨。

  “臣附議李相公!”

  “臣附議!”

  衆大臣紛紛上前,一起肅拜。

  趙鼎站在大臣之上中,冷眼旁觀,心中失望至極。

  國事艱難,難道這些人真的以爲,招安了楊幺,貶斥了耿南仲等人,朝廷就可以一勞永逸,和忠義軍抗衡?

  他留在這江南,到底還有何意義?

  建炎四年夏,大宋朝廷派出使者,招撫洞庭湖楊幺叛軍,雙方達成和議,楊幺被封爲湘國公,鍾義被封爲越國公,楊幺部歸於大宋朝廷治下,史稱“臨湘合流”。

  宋廷貶斥耿南仲和唐恪於雷州,秦檜身死,諡其“繆醜”,天下百姓,人人額手相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