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艦下水
說是旅行,不過是乘着“雛鷹號”,沿長江航行,主要目的仍是爲了巡視民軍的各處基地。
蜜月旅行的首站放在魔都。“雛鷹號”早上從江陰順流而下,不到中午就到了魔都崇明島。
民軍與洋人合建的造船廠就設在崇明。爲慶祝首長新婚,造船廠連日趕工,終於完成了第一艘蒸汽戰船。
這艘戰船有兩千噸重,使用兩臺蒸汽輪機做動力,進口美洲橡木做龍骨,表面和底部覆有鐵甲,安裝四十門大口徑火炮。
在陽光的照耀下,“鯤鵬號”金光閃閃,威風凜凜。她是是華夏曆史上第一艘兩千噸大船、第一艘機器動力戰艦。
江樺帶着一羣工廠高管,王偉率領一隊工廠自衛隊,早已在造船廠碼頭等候多時。
今天也是大船下水的日子,江樺特地請陳城過來剪綵。
魔都的老百姓得到消息,爭相過來看熱鬧,有坐船的,有渡江到崇明島上的;有的要一睹陳城夫婦的風采,有的要親眼見證華夏第一艘蒸汽戰船下水。
場面十分熱鬧,陳城和荷田得意極了。
華夏傳統,歷來男性輕視女性。諸如大船下水、戰艦出征,都不允許女人在場,生怕女人驚憂了海神、引來晦氣和厄運。
這當然是些無稽之談。陳城偏要帶荷田一起剪綵,故意置風俗偏見於不顧,荷田特別高興。
陳城爲新船取名“鯤鵬號”,寓意水師從此可以大鵬展翅,對造船廠和民軍水師寄予厚望。
之前的“雛鷹號”戰船是洋商德崔柏贈予民軍的。陳城爲它取名“雛鷹號”,既有水師萌芽的意思,也隱含着受制於人的不安心態。
如今有了“鯤鵬號”,水師從此有了自造的戰船,騰飛壯大之日不遠矣。陳城心中當即有了艦長人選-水師師長方菱。方菱正在船政學堂里加班學習現代海軍知識,恐怕一時還能駕馭“鯤鵬號”。
船政學堂總教習是米國人馬格南,此人原是米國海軍軍官。馬格南出身於軍人世家,先後在米國海軍學院、不列顛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參加過俄土戰爭。
馬格南作爲一名海軍軍官,軍事素養過硬,具備實戰經驗。而且,他本人頗具職業道德和軍人榮譽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陳城已在心裏盤算好了,方菱一時難堪艦長大任,先讓馬格南做艦長,培養一批水師人才,日後再讓位於方菱。
江樺端來文房四寶,請陳城夫婦爲“鯤鵬號”題名。陳城基本沒練過毛筆字,只好讓荷田代筆。
荷田不遑多讓,一支飽蘸墨水的毛筆在她手裏筆走遊蛇,寫下三個飄逸飛揚的大字:“鯤鵬號”。
衆人紛紛叫好,荷田也十分得意。
接下來便是剪綵。陳城、荷田夫婦合拿一把剪刀,輕鬆剪斷綵帶。
船廠工匠見綵帶已斷,便合力撬動大船。大船本已向長江航道傾斜,底下排有數十根大圓木。衆人稍一用力,大船便沿着圓木緩緩滑動,最終衝入長江,濺起大朵浪花。
緊接着,“鯤鵬號”蒸汽鍋爐點火,煙囪處冒出滾滾濃煙。戰船連續發出三聲短促刺耳的汽笛,輪機逐漸加快運轉,螺旋槳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激得江面涌起層層浪花。“鯤鵬號”由慢轉快,向長江入海口方向駛去,預備試航至金山東側海域。
魔都的百姓早就聽說“鯤鵬號”要下水,早早擠在長江兩岸觀看剪彩儀式。眼見大船下水,駛向外海,衆人歡聲雷動。洋人打開香檳慶祝,華人燃放鞭炮,自發舞起龍獅,場面甚是熱鬧。
“鯤鵬號”遠去,江樺和德崔柏陪着陳城夫婦,參觀崇明島上的工廠。
當初,德崔柏籌集資金,在島上買了一大塊地,營建造船廠、鋼鐵廠、機牀廠等重要設施。
造船廠和機牀廠在一期規劃裏,屬於優先營建的第一批工廠。鋼鐵廠在二期規劃裏,雖然已經開建,但至少還需一年才能投產。
陳城和荷田興致勃勃地參觀着造船廠。造船廠目前只有一個船塢,用了一年時間造出了“鯤鵬號”,另有兩個船塢正在興建,半年後能夠投用。
魔都工廠的進度稍慢,沒有達到陳城的期望。“鯤鵬號”雖然下水了,但離大規模投產還有很大差距。
陳城問道:“以我們現有的造船速度,一年能造幾艘戰艦?”
江樺是民軍在魔都的總代表,也是各工廠的總負責人。江樺搶先答道:“大船塢最多可造三千噸的戰艦,一年只能造一艘。另外兩個船塢,能造兩千噸以下的小船,每個船塢每年可造兩艘船。”
陳城心情輕鬆了些,問道:“鯤鵬號還是小了些。聽說,不列顛和高盧國暗暗叫勁,正在製造四千噸的鐵甲艦,而且是純鋼結構的。”
江樺答道:“以我們現有的技術,也是有能力生產鐵甲艦的。但鋼鐵廠剛剛開始籌建,來不及冶煉鋼鐵,因此有所耽誤。當初做規劃時,鋼鐵廠涉及因素太多,需要考慮鐵礦、煤炭、運輸等多個元素,所以放在二期規劃裏了。”
陳城並不滿意江樺的答案,望向不遠處的鋼鐵廠。只見那裏仍是一片荒蕪,三三兩兩的工人在測量測繪。
陳城說:“鋼鐵是一切工業的基礎,你們必須抓緊建設鋼鐵廠。後勤部已經在蕪湖發現了大型鐵礦,已經開始着手開採了。煤炭也不成問題,銅陵、馬鞍山、休寧都有煤礦,後勤部已經開採多時。再不濟,花錢買就是了。”
荷田見陳城語氣嚴厲,讓江樺十分難堪。她轉移話題,問江樺道:“資金方面有問題嗎?我們的槍炮廠和火藥廠利潤很高,又向外國列強授予了專利,洋商每生產一杆步槍、一份tnt炸藥都要向我們繳納專利費。”
魔都工廠耗資甚巨,德崔柏也無力籌措。何兆武便開放了步槍專利,發明了tnt炸藥,向洋商收取高昂的專利費。各國爭戰不休,對槍炮、炸藥的需求量很大,民軍也憑此賺了不少錢。
但因爲這個緣故,民軍的先進火槍逐漸流入了全球軍火市場。民軍裝備的先進軍械,如全定裝子彈、栓動步槍等也大白於天下。由此而產生了不少亂象,如不法洋商私自仿造民軍的步槍,清軍、太平軍從黑市購買火槍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反正民軍的火槍遲早會流入市場,不如主動爲之,還能賺一筆快錢。但民軍仍嚴格保密殺手鐗武器,如無後座力炮、自動步槍,期望以此制敵。
江樺說:“資金方面,當然是沒有問題的。財政部統管全軍獎金,對魔都工廠還是非常支持的。”
一旁的德崔柏忍不住插話道:“陳軍長,資金方面總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我們工廠賺不到錢,也能發行股份,從股市裏募集資金。
“問題是,我們的工廠主要面向民軍,生產出來的產品都供給民軍。錢是民軍提供的,產品是供給民軍的,如此閉合循環,工廠也逐步變得封閉保守。
“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兩大弊端,一是民衆無法參與,也就難以形成強大的工商業。沒有強大的工商業,魔都工廠終究是無源之水,難以持久煥發活力。
“二是閉門造車,容易與國際脫軌。近十年來,各國造船、冶煉、槍炮等方面的新技術突飛猛進,奇思妙想層出不窮。雖說火軍軍械先進,但畢竟忙於征戰,疏於研究創新。我故步自封,彼不斷創新,我們遲早會被人家迎頭趕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