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韋俊歸降
眼見民軍炮火兇猛,正在火併的太平軍如臨大敵,果然停止了火併,朝着長江方向戒備。
民軍“雛鷹號”的威力,他們一向是知道的。現在“雛鷹號”帶來一艘冒着黑煙、沒有風帆、比“雛鷹號”還要大上數倍的鉅艦,令他們又驚又怕。
這艘黑艦發出沉悶的炮聲,炮彈打在地面上,土塊崩裂,留下一個一米深的大坑。要是炮彈打在城牆上,豈不一炮一個窟窿?要是炮彈打在太平軍戰船上,豈不一炮擊毀一船?要是炮彈打在人羣中,豈不一炮撂倒一羣人?
所幸的是,鉅艦似乎無意與太平軍爲敵,既不想攻城,也不願毀城,炮彈都打在無人的空地上。
等韋俊和楊輔清兩部太平軍停止廝殺後,“雛鷹號”靠近江岸,送下一隊荷槍實彈的民軍士兵。
太平軍知道,“雛鷹號”是民軍軍長陳城的座艦。這一隊民兵士兵,人數雖少,卻是陳城的親兵,必是要遞陳城傳遞書信。
太平軍緊張兮兮,不知陳城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雖說民軍與太平軍有舊,但陳城已經發表獨立聲明,從此與太平軍一刀兩斷。天京那邊,洪秀全更對陳城恨之入骨。韋俊和楊輔清本來正在火併,此刻看到民軍上岸,不約而同停止戰鬥,一致對外。彭澤城內的賴漢英也不敢掉以輕心,令守軍加強戒備,防止民軍圖謀不軌。
那一小隊民軍直奔韋俊營中而去,請韋俊到“雛鷹號”上敘話。
韋俊狐疑,他與陳城交情不深,不知陳城意欲何爲。
民軍頭目、陳城的警衛連長黃文哲遞來一封陳城的親筆信。韋俊慌忙展開信箋,只見上面寫着短短兩行字:
閣下在太平天國內勢單力薄,洪秀全、楊輔清、石達開、陳玉成等人皆與北王有血海深仇,豈會容你活在世上?請閣下到“雛鷹號”一敘舊情,容我幫閣下襬脫困境。
書信的落款爲:民軍軍長陳城。
韋俊心裏猶豫,問道:“我去了‘雛鷹號’,底下的部隊怎麼辦?萬一楊輔清乘虛進攻,豈不被動?”
陳城的警衛連長黃文哲說:“若楊輔清膽敢進攻大人,民軍將視楊輔清爲敵人,當場炮轟楊輔清,將這彭澤城夷爲平地。”
韋俊還在猶豫,黃文哲說:“我們這十來個人來到韋大人營中,就是想讓楊輔清和賴漢英知道,軍長和韋大人相善。以他們的膽量,晾他們也不敢與民軍爲敵。”
韋俊一咬牙,心想反正自己也沒退路了。陳城派人聯絡他,而不是聯絡楊輔清、賴漢英,可見他有心想結交自己。民軍主動示好,他豈能不領情,拂了陳城的好意?
也許,這是東王顯聖,爲自己送來了大救星。也許,這正是自己擺脫困境的唯一機會了。若自己把握不住這次機會,日後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韋俊思索片刻,決定前去拜見陳城,希望從他那裏獲得一線生機。他把部隊託付給心腹,毅然跟着黃文哲登上了“雛鷹號”。
韋俊只帶了兩名親兵。上船後,一見到陳城,韋俊翻身跪下,急切說道:“軍長好,韋某已經被陳玉成和楊輔清逼得走投無路。請軍長念及同袍之情,救我於水火。”
這一跪拜,唬得陳城連忙將他扶起,說道:“國宗兄無需煩惱。咱們同袍一場,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讓楊輔清和陳玉成欺負你。”
韋俊自知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本錢,一咬牙,將心事和盤托出:“這個國宗的稱號,軍長還是不要提了。當初我們太平軍齊心協力,一起打下天京。諸王在天京城內大興土木,營建王府。我們這些諸王的親族也跟着沾光,受封爲國宗。
“可沒過幾年,天王坐穩了江山,便要借我北王誅殺東王,事後又卸磨殺驢。經過天京事變,幾十個國宗凋零殆盡。就連功勳卓著、公忠體國的翼王,也被天王逼得逃離天京。
“如今,我被陳玉成、楊輔清、賴漢英等小人算計,已經走投無路,只得投靠陳軍長了。如果陳軍長不嫌棄韋某兵微將寡,韋某願從此投入民軍門下,從此誓死效忠軍長!”
韋俊說話倒直接,不等陳城示好,便主動向陳城請降。他已陷入絕境,能投靠的人並不多。
李秀成算一個,要想投奔李秀成,就得穿過陳玉成的防區。陳玉成已對他兵戈相向,想投奔李秀成是走不通了。
算來算去,只能投奔陳城了。說起來,民軍本就脫胎於太平軍。韋俊投降陳城,比投降清軍要好聽一些,受到的阻力也會小些,屬下也能理解他。
倒是陳城沒有想到,韋俊會直接向他請降。他本以爲,太平軍一向受拜上帝教蠱惑,很少會主動向敵人投降。
當年,兩萬餘名兩廣老兄弟組成北伐軍。他們英勇無畏,卻在直隸全軍覆沒,竟無一人投降,令世人震撼不已。
太平軍高官中,更是絕少有人向清廷投降。歷史上,湘軍奪佔天京後,殘留的太平軍亦忠於幼天王,寧死而不肯投降清軍。
韋俊的境遇畢竟與他人不同,他是韋昌輝的親弟弟。韋昌輝已被洪秀全打爲逆賊,永世不得翻身。韋俊也跟着倒黴,不僅受到太平天國高層排擠,還有性命之憂。
算韋俊聰明,主動向陳城投降。若是被動請降,或者投降時不夠乾脆,亦可能影響陳城對他的觀感,從而影響自己日後在民軍的地位。
陳城心裏很滿意,但他知道韋俊請降是迫不得已,便說道:“韋兄肯歸順民軍,我是很高興的。但民軍規矩很多,想必你也聽說過一二。譬如,各級都要設復興委員,都要常設復興委員會。你在太平軍中是主將,旁人不得干涉你的部隊。但在民軍中,凡事都要商量着辦,主官不得獨裁。你一點,你能接受嗎?”
韋俊拍拍胸脯,說:“韋俊既然要投降軍長,自當處處遵從民軍的規矩。只要軍長肯收留韋俊,韋俊甘願做一名民軍的裨將,只求能夠保全數十親族,爲我韋家保存一縷血脈而已。”
陳城假裝關心,殷切地問他道:“韋兄可有家室?”
韋俊嘆口氣,恨恨地說:“韋某三年前才娶妻,在天京有一妻兩妾,育有一女,都被洪秀全扣爲人質。我這番投降軍長,從此與洪賊一刀兩斷,也與天京的妻妾再無瓜葛。”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夫妻團圓、家庭親情都不足談。
陳城安慰他說:“日後若有機會,還是把她們救出來爲好,畢竟夫妻一場。”
他話題一轉,問韋俊道:“不知韋兄有多少兵馬?”
韋俊知道陳城有了興趣,開始進入正題,說道:“我有三萬兵馬。這三萬人中,有五千親兵,對我韋家忠心耿耿,必會死心踏地跟着我加入民軍。”
陳城看着韋俊的眼睛,坦誠地說:“實不相瞞,太平軍是百戰之師,遠勝於清軍的綠營。我也有心收降你,希望以你做個榜樣,日後吸引其他的太平軍投降民軍。
“我本想趁你投降民軍,以你的部隊爲基礎,成立第五步兵師。但是,這樣以來,恐怕我底下的諸將會心裏不服。我之前與石達開有密約,和他一起合攻江南。你先忍耐一段時間,暫時不要投降民軍。
“等石達開進軍江南時,你作爲太平軍一部,配合他借道皖南,進軍江南,共同打敗清軍江南大營。等你們打敗清軍江南大營,我再假裝進攻石達開和你,佔據江南。
“石達開會佯裝失敗,逃竄閩、浙,而你也將公開歸降民軍。到那時,我再成立民軍步兵第五師,由你任師長。不知你意下如何?”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