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考察5

作者:最後的茄子
毛利國的總統府是一座三層小樓,在一片蒼翠的樹木中傲然鋌立。小樓的頂端高高掛着一面毛利國國旗——月亮旗,此時正迎風招展。

  其實,這座小樓是我國援助毛利國的項目,也是我國與毛利國友誼的體現。如果不是我國人民伸出友誼之手,毛利國總統也不會住進這樣奢華的小樓。

  毛利國國窮人少,全國一大半人是文盲,治國的精英們層次也不高,除了少數在海外留學歸來的海歸,普通人也就相當於我國六、七十年代縣長的層次。畢竟他們國家的全部人口,也不比我們的一個大縣多多少。

  毛利國總統史魯卡正是這種層次的精英,他從未在外面上過學,法文是在本地法國人開辦的高中學的,就連大學也沒上過。對於治國之道,他並不瞭解,對於腐拜之道,他倒十分精通。成爲總統五年來,他聚斂了不少錢財,老婆也多娶了好幾個。

  這天晚上八點,他正在辦公室和女祕書溫存。雖然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這個女祕書如果不出意外,也會成爲他第八個老婆。

  可是,兩人鬥到關鍵時刻,外面突然響起了景笛聲。沒過多久,一行人就踹開了房門,用衝鋒槍對着他的腦袋。

  “你們要幹什麼?”史魯卡大驚失色。

  梅姆揚揚洋洋地宣讀了一遍史魯卡的罪狀,然後吩咐憲兵們將他押下。坐在史魯卡的辦公桌前,他模着自己的臉,仍是不敢相信剛剛發生的一切。

  早上的時候,無權無勢的他還在被國民衛隊的人痛毆,差點命都沒了。如今十二個小時沒到,他就坐在了這張全國最尊貴的椅子上,成爲了毛利國實際的控制者。

  幸福不要來得太快!

  毛利國發生政變了!

  來自法國法新社的記者第一時間知道了消息。

  像毛利國這種小國,國際上給的關注不多,只有法國和周圍鄰國會多看兩眼。毛利國自己只有一家新聞通訊社。根本不對外,他們想獲取國外新聞只能通過法新社和路透社。

  爲了向世界證明自己不再是法國的殖民地,毛利國對外發布消息,倒不通過法國的媒體。而是與哈聯酋達成了合作協議。現在毛利國想對外發布什麼消息,只能找哈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記者幫忙。

  當然,哈聯酋駐毛利國的記者是非常懶的,毛利國有什麼風吹草動,肯定是法國人第一時間知道。這次也不例外。

  在總統府被叛軍包圍的時候,唯恐天下不亂的法國記者像打雞血了一樣衝了過去。在毛利國這種窮鄉僻壤,想搞個大新聞實在太難了,而如今,他們終於有機會了!

  嗯,今天沒有歐洲盃比賽,沒有環法自行車賽,沒有股市波動,沒有正要出訪,說不定還可以搶個頭條!

  頭條啊頭條。平時毛利國的新聞連個小角落都得不到,這回有望頭條,誰不激動?

  可惜的是,法國記者興沖沖地來到總統府附近,才發現這裏跟平時沒兩樣。跟周圍的人打聽了一圈,才知道塵埃落定了。

  這正變速度也太快了吧?有些超乎想象呀?

  強勢總統史魯卡竟然沒有半點反擊之力?

  在提出的採訪要求被拒絕之後,法國的記者只能對着總統府周圍拍了一圈,再採訪幾個路人,然後把消息發了回去。

  法國報導了毛利國正變之後,英國、美國、樺夏、日本等各國媒體也都拿着那個新聞剪輯一番。放到了自己國家的媒體上。

  在樺夏,這個新聞直接在當晚的秧視晚間新聞播了,還佔了整整一分零二十秒。樺夏的觀衆們看到這個新聞,第一反應是:毛利國在哪?

  隨後大家發現這是一個非洲小國。便不經意地點點頭,感到這個新聞非常無聊。

  非洲那種人間煉獄,發生正變有什麼好奇怪的?倒是沒有正變纔是新聞!

  與普通人相比,美國總統、英國首相、法國總統、俄國總統以及樺夏的趙老,聽到消息倒是一愣。

  “毛利國正變?誰幹的?”

  聯合國五常,江湖人稱五大流芒。是這世上最無賴的五個國度。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背後都有這五個國家的影子。

  如今毛利國正變了,他們第一時間當然會互相懷疑。

  “難道,是樺夏人乾的?”美國總統仰躺在椅子上,目光閃爍。

  五大流芒的格局,並不是一天形成的。

  十九世紀的時候,世界的重心在歐洲,那時最強大的國家是英國、法國、以及俄國,全世界都是英、法、俄的殖民地。德國、日本、以及意大利則在成長中,等他們變成強國之後,才發現整個世界都被英、法、俄刮分了!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當你發了財,卻發現漂亮的女孩都被另外三個富豪抱養了!

  於是德國、日本、意大利發動了世界大戰,想從英、法、俄嘴裏搶肉,英法俄也不含糊,到嘴的肉豈能吐出來?

  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就是德國、日本、意大利被打回原形,英法俄也元氣大傷,勉強維持不倒,一旁觀戰的美國則撿了天大的便宜。

  一直默默種田的美國,吸取德國、日本的教訓,沒有用戰爭這種兩敗俱傷的方式爭霸,而是高舉民煮、自油的大旗,全世界煽風點火。

  溫水煮青蛙,慢工出細活,美國迂迴爭霸的方式效果驚人的好。

  戰後虛弱的英、法很快被美國玩殘了,下屬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到了二十世紀後半段,兩個曾經疆土遍及全世界的帝國,都只剩下了在歐洲的一小塊。

  俄國變身爲蘇聯,擁有龔產煮義的無上護盾,倒是在民煮、自油的攻勢下支撐了很長時間,但是一九九一年,我們大家都知道,它也鋌不住了,一化十五,何其悲哀。

  當然。比起英、法,俄國的結局還好一些,它尚擁有廣闊的西伯利亞。英、法除了歐洲本土,就只剩下一些荒島了。

  雖然英、法、俄三大流芒都被美國玩殘。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在世界上有着廣闊的影響力,美國也不敢小瞧他們。毛利國是法國的後花園,雖然該國地窮人少。又沒有石油,雞肋得不能再雞肋,但蚊子虹再細也是肉,誰又捨得扔?

  美國總統很清楚,這次毛利國的火不是他點的,英、俄自己的勢力圈都保不住,更不可能向法國動手,站在毛利國身後的那個傢伙,多半是樺夏。

  要說這幾年在世界上擴張最快的國度,非樺夏莫屬。這貨跟蘇聯一樣,有龔產煮義神盾,不聽美國的那一套,要想玩死它,還要拿出對蘇聯的耐心,急不得。

  美國不急,但樺夏急。日益增漲的國力,使得這個國家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在非洲事務上,樺夏的手越插越多,漸漸取代英法。成爲了美國的主要對手。

  “投石問路嗎?”美國總統把玩着他的菸斗。

  毛利國是一個窮國,人口只有兩百萬,資源也很貧乏,得失關係不大。關鍵是樺、法兩國的態度。法國人莫名其妙的地被咬了一口,肯定會暴跳如雷,而樺夏人好端端地去摘法國的桃子,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讓國務卿過來一下,順便帶來法國最近的資料。”總統對祕書道。

  美國總統還能淡定,法國總統卻淡定不能了。他站在窗口。眺望着愛麗捨宮外的夜景,眉毛皺成了一團。

  後花園被人點火了,這誰能忍?

  幕後黑手到底是誰?是美國、樺夏,還是英國、俄國?

  抑或是其它國家?

  按理說,美國或樺夏動手的可能性最大,其它國家也不是沒有嫌疑。六年前,毛利國出過一回事,就是德國人乾的。

  德國當時和法國出了糾紛,想給法國一點兒顏色看看,所以就高舉自油、民煮的大旗,資助了毛利國實權人物莫克塔,使之搬倒了惡行累累,同時也對法國忠心耿耿,執正了二十年的烏爾德總統。

  後花園出了一個倒向德國的總統還了得?

  法國人飛速反擊,也高舉自油、民煮的大旗,重新支持了另一個實權派,也就是現在的毛利國總統史魯卡,再次掌控局面。

  這就是毛利國前些年正變的真相。

  當然,世界各國媒體的報導中,都會略去他們背後的黑手,只說正變部分。而普通的人民羣衆,也不會知道這個小國的內亂,其實是德、法在互咬。

  史魯卡總統上臺五年,一直對法國言聽計從,這次突然倒下,這到底是誰在搞鬼?

  法國總統苦苦思索,還是沒想起外交正策哪裏出了問題,如果是對方主動挑起爭端,那也只可能是美、樺兩國。

  可就算美、樺兩國,主動挑起爭端也沒有什麼好處,他們就不怕法國報復嗎?

  正鬱悶着,祕書快步跑了過來,大聲道:“總統閣下,有來自毛利的電話!”

  “什麼?毛利國的電話?”

  法國總統接到的電話,是梅姆打去的。

  李毅給梅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在內部未穩之前,儘量不要驚動五大流芒,所以正變後首先要安撫老大哥。

  從做法國殖民地時起,毛利國的各個部門都被打上了法國烙印,一旦法國不高興,毛利國肯定會亂套。李毅暫時不想在這邊牽扯過多精力,所以梅姆必須要穩住。

  與法國總統通完話,梅姆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又給李毅打了過去。

  “李先生,我按照你的要求與法國總統聊了半天,他沒有表態,我還要不要實行全面倒向法國的戰略?”

  李毅道:“沒有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你剛剛控制住局面,人家對你不知根底,總不可能全力支持你吧?”

  “可是,您是樺夏人,我們外交上不應該傾向樺夏嗎?”梅姆試探着問。

  李毅笑道:“你們國家的銀行、企業、礦山,以及方方面面,都是由法國人控股的,如果你倒向樺夏,我倒不要緊,樺夏那邊也會很開心,可是法國人會善罷甘休嗎?用不了幾天,你手下所有人都會被法國特工滲透了。你是能比得上博卡薩,還是卡扎菲?”

  梅姆沉默不語。

  博卡薩,中非人,在那個中非屬於法國領土的年代,他參加了法國軍隊,服役二十年,榮立過各種功勳,有十二枚軍功章。

  二戰後,法國的殖民地被美、蘇等國挑動的紛紛獨立,中非也獨立了。法國見此,將博卡薩派到中非,發動正變,順利扶植他當總統。這當然是一個親法的正府,法國重新掌控了局勢。

  博卡薩當了總統後還不過癮,要當皇帝。

  法國雖然不喜歡博卡薩日益膨脹的野心,但還是支持他當皇帝,畢竟他是法國在中非的代言人。法國國防部租了17架飛機給中非帝國使用,派軍隊保護博卡薩的加冕典禮安全進行,甚至派法國海軍人員去幫管弦樂團的忙。

  博卡薩爲製作皇冠、權杖和戒指,一共動用了13000顆鑽石,總重達2000克拉。在動用的偌大數量的天然鑽石中有3顆非同一般,最大的一顆重138.32克拉,第二顆重63.18克拉,第三顆重20克拉。爲雕琢那塊最大的鑽石,著名鑽石琢匠德里安一共耗費了315個小時。

  博卡薩的加冕典禮盛大無匹,各種相關活動均是按照拿破崙的加冕模式進行的,中非帝國的國庫幾乎因此耗空。

  美國等各個國家見此,紛紛譴責博卡薩荒銀無度、極盡浪費、迫害人權、不知民煮、自油爲何物。其實他們的月亮也不乾淨,背地裏乾的壞事也多了去了。譴責博卡薩,只是因爲看到中非成了法國的盤中餐,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博卡薩當了兩年皇帝,越來越自大。他感覺國家已經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了,開始不聽法國爸爸的話。

  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傍晚,他悲劇了。

  相比N年前悲劇的博卡薩,大家還是更熟悉卡扎菲。這個敢同時得罪五大流芒的強人,最後也是悲劇收場。

  梅姆自然知道自己的份量跟博卡薩、卡扎菲這樣的逆天強人沒法比。就算是那樣的強人,得罪了流芒也是說倒就倒,沒有一絲含糊,他更不能觸怒法國。(未完待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