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異軍突起 作者:未知 李治忙着視察賢者六院,可不要忘記成百上千的考生,正在努力的考試,兩個時辰對於古人考試而言,簡直就是短小精悍到了極致,轉瞬間就過去了。 這時辰一到,考官們就開始收捲了。 “這題目真是好難啊!” “題目倒還好,可是時辰根本不夠,陛下賜的題目我才寫到一半。” “你還好,都寫到一半了,我都還在思考如何下筆,結果時辰就到了。” “哎!倒數第三大題的答案是多少啊?” “就是那個求山的傾斜度?” “對對對!” “我算得是六十度。” “我是七十五度。” “這數學真是奇怪,看書上面好像都挺簡單的,可是一旦自己做題,就覺得非常難,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那是因爲你根本就沒有來聽韓侍郎的講課,韓侍郎在講課的時候,已經告訴我們如何去解題了。” “那你說答案是多少?” “六十度。” ....... 一羣考生相互詢問着出得試院,可是剛剛來到門口,就見幾個官吏正在牆上貼着什麼。 “這是什麼?” “嗬喲!是考試的答案。” “我看看!呀!真是答案啊!這位官爺,爲什麼這麼快就公佈答案呢?” “這是我們院長吩咐的,爲了公平起見,在考官閱卷前,先將答案給公佈了,反正答案也是跟着考卷一起解封的,遲早也是要公佈的。” “原來如此!” ...... 這考生纔來到門前,賢者六院的人就已經將答案公佈了出來,這可不得了,考生們紛紛擁擠上去,立刻就聽得一片嗚呼歪哉。 “天啊!原來這麼簡單,我爲什麼就沒有想到。” “哎呦!我當時明明算着是b,結果檢查的又改成了a。啊----氣死我了。” ...... 從考生們垂首頓足的反應來看,這與後世也沒有什麼不同。 “玄道,你爲何不去看答案?” 站在院門前等候崔戢刃向徑直朝他走來的王玄道問道。 王玄道吝嗇一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都已經考完了,還關注什麼答案。” ...... 而此時李治他們也來到了閱卷室,見這閱卷室還空空如也,道:“這考卷爲何還未送來?” 韓藝道:“回稟陛下,目前考卷都還在封名當中,只怕還得等一會兒。” “封名?” 李治好奇道:“什麼叫做封名?” 韓藝哦了一聲:“就是將考生的名字給蓋住,保證閱卷官在閱卷的時候,不能看到考生的名字!” 李治聽得眼中一亮,笑道:“這個注意好,那咱們就等等吧!” 李義府小心翼翼的問道:“難道陛下打算親自閱卷?” 李治呵呵道:“看看也無妨,反正都等到這麼久了。”說到這閱卷,他忽然又向韓藝問道:“你不會讓那些九品院士來閱卷吧?” “當然不是。” 韓藝搖搖頭,又看了眼時辰,道:“也應該快要到了。” 他話音剛落,一個小吏便走了過來,道:“啓稟院長,戶部官吏來了。” 韓藝笑道:“快快請他們進來。” 過得一會兒,只見二十個身着吏服的小吏抹着汗走了進來,可一見李治坐在這裏,嚇得大驚失色,急忙上前跪倒在地道:“小人蔘見陛下。” 許敬宗見得這一羣小吏,道:“韓侍郎,你不會打算讓這些人來閱卷吧?” 吏在唐朝而言,是卑賤的,而考卷是神聖的,這怎麼看也不搭配啊! “閱卷?” 那些小吏嚇得一驚。 李治皺眉道:“你們竟不知道?” “小人只是方纔收到韓侍郎的命令,讓小人們來六院。”一個小吏滿臉茫然的說道。 李治看向韓藝道:“韓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韓藝道:“回稟陛下,這都是爲了公平,如果一早就安排好閱卷官,只怕會有人事先與閱卷官通氣,因此微臣才決定臨時安排閱卷官,除此之外,我們賢者六院也會派出一批人來,由李太史和閻尚書各帶一隊,等第一輪批改完之後,再交換批改,這一分可能都關係着考生的命運,必須慎重。當然,這也是基於數學的唯一性,他們都是認識字,也對數學有些瞭解,這就足夠了,對這答案批改就行了。” “不錯!不錯!” 李治呵呵道:“爲了這公平,你還真是費勁心思啊!” 韓藝道:“這也是制科最爲吸引人的地方。” 而這話到許敬宗、李淳風耳裏卻好似若有所指。 “不過!” 韓藝道:“關於陛下的賜題,在我賢者六院,只有閻尚書和李太史有能耐批閱......。” 李治心中早有計較,道:“既然各位愛卿都在,那就與朕一塊幫幫賢者六院吧。” 盧承慶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李治一直拖着他們留在這裏,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參與閱卷,這其中道道,他們心裏也揣摩的七七八八,知道李治是想借制科亡羊補牢,將真正的人才給選入朝中,他們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參與,於是欣然答應下來。 得到李治肯定的答覆之後,韓藝、閻立本、李淳風就立刻安排任務,將還是一頭霧水的閱卷官指派他位子上,等待考卷的到來。 那些小吏至今還未反應過來,往常閱卷那都是三省大學士們乾的事,如今倒好,竟派他們這些小吏上場,而且還跟着陛下一塊閱卷,這比做夢還要假一些,有些人真的狠狠撅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的呲牙咧嘴,但是心裏卻是異常興奮,這種機遇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等了好一會兒,這考卷才送來,這考卷設計的跟後世一樣,名字是在邊上,直接用專門的套子封上,是決計看不到名字的,筆跡的話,這些小吏臨時上陣,根本區分不出。 但是閱卷的方式太簡單了,跟常科大不一樣,常科主要是考察文章,能入京城大考的,那種基本填空題,一般都不會錯的,斷定文章的好壞,這真是需要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大學士纔有資格閱卷,你讓韓藝去閱卷,韓藝也看不懂。制科就是對着標準答案批改就行了。 很快,那些小吏就進入了狀態。 而李治與一干樞要大臣也在滿懷期待的接過一沓考卷來,但是期待感很快就破滅了,要麼就是寫得不知所云,要麼就寫到一半,甚至有些考卷直接是空白的。 許敬宗、李義府倒是很開心,這個皇帝賜踢,很明顯就拾遺珠,要是沒有的話,那就證明常科沒有問題。 但是李治非常淡定,即便文章寫得是慘目忍睹,這是以你爲韓藝早就跟他打過預防針,首先,這皇帝賜題,是考試前一刻才公佈,考生完全沒有準備。其次,這種文理兼備的考卷,思維難以轉換過來,關鍵是對於時間的掌控沒有熟練。最後,這個題目也很坑人,如何用數學思想治國,如果連數學思想不懂,那還寫什麼。 但是韓藝也說了,這是天才的戰場,沒有一定的天賦,是很難從中脫穎而出的。 “陛下,你看看這篇文章!” 許圉師忽然激動的將手中的考卷遞至李治面前。 李治聽得心中一喜,趕緊拿過來一看,呵呵道:“是他!” 許圉師好奇道:“陛下認識此人?” 這名字是封住的啊! 李義府道:“看文風像似任知古的考卷。” 李治點點頭道:“愛卿所言不錯,此人狂傲不羈,鋒芒畢露,文章也是如此,並不難以辨認。” 李義府笑道:“我看此人是要中常科和制科雙頭名進士了。” 這任知古其實就是李義府的遮羞布,任知古考得好,他是最開心了,可以證明常科的公平性。 “可不一定!” 盧承慶也拿着一張考卷過來,道:“陛下,你看看這篇文章,其見解可是聞所未聞啊!” “是嗎?” 李治急忙拿過來,剛看兩三行,不禁睜了睜眼。一直在溜達的韓藝也偏過頭來,看得面色一驚,這篇文章他看得懂呀,有點類似數字化管理的思想,就是運用數學中的精準、唯一、邏輯性來治國,將朝中的基本事務都數字化管理,樞要大臣是什麼意見,國家是什麼政策,這不重要,重要的運轉體系一定要規範,就跟數學公式一樣,是制定好的。 將人治和數治結合在一起,國家決策還是依靠人治,但是辦事的人就流程化,從而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以及能夠準確的完成下面的指示。 “好好好!這篇文章寫得真是不錯啊!” 李治看罷,是連連稱讚。 盧承慶也道:“臣不懂數學,但是這一篇文章卻讓臣對於數學刮目相看。” 李義府、許敬宗努力在辨認這篇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但是完全沒有印象。 “這是誰的考卷?” 李治有些迫不及待了。 韓藝訕訕道:“陛下,這個等閱卷完之後,才能夠看。” “是是是!規矩不能壞!” 李治又道:“拿筆來。” 張德勝立刻將筆遞上,李治提筆親自在上面寫了一個“甲”字。 隨即又有不少大臣拿着自己發現寫得不錯的文章遞給李治看,這數學只是一個由頭,只要藉着數學其中一個特性,然後代入自己的見地進去,就可以了,簡直比常科還要自由一些,絕對是天才發揮的最佳題目。 但是這些文章卻是分爲兩極,要麼就寫得非常好,要麼就寫得非常差,中規中矩的文章是一篇都沒有,這就是因爲考卷、考題的特殊性,再加上大家對於數學還是比較陌生的,這真的需要天才的思維。 這也極大的推進閱卷速度,多半文章看了兩三行就可以扔到一邊,打分的必要都沒有。 而那邊考題的批改也是非常快,每人大概也就二三十份,對着答案打分就是了。 到了二更時分,所有考卷就都搞定了。 千名考生中,可是一共就兩個滿分的。 這分都打上去之後,然後再開卷。 李治其實已經很累,可他一直沒有走,就是在等着這一刻。 其中一個滿分就是王玄道,因爲王玄道學得玄學,其中也包括數學,他底子不錯,天賦也不錯,再加上行事又比較嚴謹。 至於另一個乃是一個名叫狄仁傑的考生。 任知古反而只打了九十分,排名第六,可見這裏面還藏着不少人才啊。 “狄仁傑?” 李治對於這個名字完全陌生,看了看這筆跡,突然道:“將朕那篇‘數字制度’的文章拿過來。” 盧承慶趕緊去找,過得片刻,他便驚呼道:“狄仁傑,果然是此人。” 說話間,他已經激動將的文章遞到李治面前。 李治拿過來一看,哈哈笑道:“想不到這狄仁傑竟會異軍突起!” 李義府、許敬宗聽得相覷一眼,眉宇間透着一股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