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變幻莫測 作者:未知 嗒嗒嗒! 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正悄悄行走其間。 “報---!” 忽見一飛騎迎面馳來。 “啓稟總管,前方江面已經結冰。” 爲首一位將軍朝着身旁一人哈哈笑道:“看來李績那老匹夫沒有騙我們啊!” 那人也是非常激動道:“覆滅高句麗的時候到了。” 此二人正是契苾何力與阿史那彌射。 其實他們是最早來到遼東地區的唐軍總管,在李績大軍未到之前,契苾何力就是遼東道大總管,只不過他們這一路是往北進軍,主要的對手乃是高句麗西北扶余一代,以及高句麗一個非常重要的盟友,就是白山靺鞨。 他們這一路也是三軍中,最爲強大的騎兵團隊,因爲他們的士兵主要就是松漠都督府的駐軍以及兵。 但是他們遲遲未出現,甚至已經被人忘卻,畢竟中原的士兵都在鴨綠江,薛仁貴他們都認爲契苾何力和阿史那彌射一直都在扶余道作戰,也就沒有管他們,可以將他們稱之爲,被人遺忘的騎兵軍團。 身爲大總管的李績,可沒有忘記他們。 雖然韓藝給唐軍提供的強大後勤,確保唐軍能夠耗死高句麗,但是韓藝畢竟不是將軍,他只是從一個政客的角度去思考,甚至可以說是從商人的角度去思考,只要消滅高句麗,這一筆買賣就不會虧。但是身爲統帥的李績,怎麼可能幹等着,用糧食去打敗高句麗,這絕不是武將的作風,李績當然還是想親手打敗淵蓋蘇文,他們可是老對手,但是一直還未分出勝負。 李績見淵蓋蘇文又故技重施,而且這一回是更加的徹底,因此他覺得還得想辦法迂迴到平壤城去,這樣一道道防線打過去,實在是太艱難了。而在進攻的途中,他從當地百姓口中,得知一旦入冬,鴨綠江的上游將會結冰,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就祕密通知契苾何力他們不要急於過來,在北方慢慢打,同時他又借龐孝泰的失誤,是將主力慢慢往下游轉移,集中兵力在下游進攻,迫使淵蓋蘇文收縮戰線,那麼鴨綠江上游的防衛必定空虛。 契苾何力他們從白山靺鞨下來,就直接可以抵達鴨綠江的上游。 而高句麗在上游的防守據點,主要就是以丸都山城爲主,但是丸都山城的防線也主要集中在東南邊,而契苾何力他們卻是往北邊來的,他們悄悄從小路,避開了丸都山城的防線,來到了鴨綠江一處比較寬廣區域,這渡江一般是往窄的地方渡,不會挑寬的走,淵蓋蘇文怎麼也沒有想到唐軍往這邊渡江,那邊連唐軍的船隻都沒有,他只想着冬季會給敵人造成很大的麻煩,卻沒有想到,這冬季也會要了他的命。 而此時這裏的江面已經凍結成了一面鏡子,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率領兩萬騎兵牽着馬,穿着特質的草鞋,從這裏悄悄的渡過了鴨綠江。 這騎兵一旦過江,那可是非常恐怖的。 待兩萬騎兵順利的渡過鴨綠江後,契苾何力和阿史那彌射沒有絲毫的停留,率領大軍直接就朝着平壤的方向撲去。 這上游是許久沒有發生過戰鬥,一直集中在下游,這一代的守軍突然發現一支強大的唐軍鐵騎出現在面前,都還沒有開打,就已經嚇得是魂飛魄散,哪裏還敢應戰,當即是四處逃散。契苾何力他們是連戰連捷,高句麗在上游的防線在契苾何力他們面前,顯得是形同虛設。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淵蓋蘇文那裏,淵蓋蘇文這一下可沒法淡定了,契苾何力他們現在既可以直接攻擊平壤,也可以直接迂迴到他們主力的後方,配合李績大軍兩面夾擊,於是趕緊令二子淵男建統帥鴨綠江中游的所有兵力,一共五萬大軍,去抵擋契苾何力他們。 但是契苾何力他們一直都在休養中,而且契丹兵耐寒性跟高句麗差不多,他們也習慣於冬季作戰,淵男建這邊雖然兵力佔優,但乃疲憊之師,而且契苾何力他們全都是騎兵,攻堅戰可能不行,但是要打遭遇戰,那明顯是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的騎兵軍團更加佔優勢。 雙方在鴨綠江中游地段,激戰數日,最終以契苾何力大敗淵男建告終。 眼看唐軍已經是勢不可擋,墳墓都爲淵蓋蘇文給準備好了,可就在這關鍵時候,朝廷突然傳來一道詔令,讓李績、薛仁貴速速趕往吐谷渾戰場抵擋吐蕃進攻,又令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速速去往西北戰場。 這真是一記當頭悶棍呀! 但這還真怪不了李治,李治是目前朝中最不想從遼東撤兵的,因爲他將統帥都派到這邊來了,朝中全都是文臣,他們這些日子不斷的向李治施壓,趕緊從遼東撤軍。這高句麗說到底那是人家的地盤,這邊是咱們自己家,咱們自己家都着火了,你們還想着人家的地盤。 李治一直在撐,他甚至將消息都給封鎖了,怕動搖軍心,他希望李績能夠在冬季之前,就消滅高句麗,但是李績的策略偏偏是在冬季消滅高句麗,這就非常尷尬了。 李治得知唐軍在鴨綠江遲遲未得突破,而且冬季已經到來,因爲高句麗的寒冬是難以作戰的,既然你們在那裏過冬,就還不如回來過冬,於是他下命撤軍。 李績呆呆的看着一道詔令,一直看了半個時辰,看的一雙老目都溼潤了,突然仰天長長一嘆,“吩咐三軍將士準備撤退。” 此話一出,薛仁貴他們都已經懵了,他們可正準備給予高句麗致命一擊,怎麼就突然撤兵,是不是李大爺因爲太興奮說錯話了。 “大總管,這---這是爲什麼啊?” 高侃很是不解。 李績就將那道詔令給他們看。 一衆將士看罷,大帳內是一片寂靜。 軍令如山,更何況是皇命。 雖說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問題是,這麼做的大將軍沒幾個有好下場的,有好下場的基本上是篡位成功了。就算高句麗已經是搖搖欲墜,一腳就能夠踹到,哪怕最後你打贏了,那你也不會有好日子過的,你不聽皇帝的命令,你越厲害,皇帝越害怕你。 而且,李治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讓他們退兵,實在是國內的情況已經是非常緊急了,沒有辦法纔將他們給調回去的,他們又不清楚那邊的情況,萬一吐蕃攻入長安,那這一筆買賣真是血本無歸呀。 李績不開這口,那誰也不敢說,咱們別管皇帝,先將高句麗給滅了。而李績的話,他這身份要是違抗皇命,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李績要打下去,而且將軍們也都答應的話,那在李治看來,這就是黃袍加身的節奏呀,這比長孫無忌都還要恐怖一些。 李績能活到今日,憑得就是忠心,是當機立斷,讓前軍轉後軍,後軍轉前軍,準備撤軍。 與此同時,契苾何力他們也接到了李治的詔令。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那叫一個鬱悶呀,自己這邊纔剛剛開始,結果就結束了。 唐軍的攻勢瞬間停止下來。 而高句麗方面,原本都已經嚇尿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突然發現唐軍沒有再往前進軍了。 “哈哈,天助我也,很是天助我也啊!” 淵蓋蘇文也剛剛從萊州的探子得到了吐蕃對大唐發動全面戰爭的消息,立刻就明白爲什麼唐軍會停滯不前,那叫一個開心。 “父親,唐軍急於撤退,這對於我們可是一個機會,我軍應該趁機反攻,可不能讓他們輕易走了,如果他們這路大軍葬身於此,吐蕃那邊再重創大唐,我們也可趁機攻入中原。”淵蓋蘇文的四子大言不慚的說道。 淵蓋蘇文點點頭,正準備下達命令,整合兵力,反攻唐軍時。 一個將軍衝入大帳中,都顧不得什麼禮儀,直接大喊道:“莫支離,平壤失守了。”這莫支離就是高句麗宰相的官名,其實就是專門爲淵蓋蘇文設置的。 所有人都是呆若木雞。 “你---你說什麼?” 淵蓋蘇文站起身來,走到那將軍面前,睜大雙眼問道。 “平壤失守了。” “放屁!” 淵蓋蘇文一手揪住那人的衣領,咆哮道:“敵軍那麼點點人,平壤怎麼可能會失守?” “是高藏王聯合樸家鼓動百姓,衝入軍營,綁了溫將軍,打開城門向唐軍投降的。”那將軍一邊哭,一邊說道。 原來那日唐軍的飛行部隊灑下小布條之後,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城內,雖然大部分百姓不認字,但是也有認字的。 不管是大唐,還是高句麗,這文臣幾乎都騙軟弱,而且淵蓋蘇文是軍事獨裁,他期間殺了很多文臣,文臣們當然也記恨淵蓋蘇文,故此城中的許多文人,主動將白布條的內容告訴百姓,並且添油加醋。我們若不投降,就會活活被燒死,平壤城內頓時人心惶惶,原本衆志成城的百姓也立刻失去了鬥志,他們之前堅決抵抗,主要是因爲唐軍在高句麗殺戮太多,可如今唐軍是再三承諾,不會濫殺無辜的,在那些文人的忽悠下,城內百姓也都相信了唐軍,如果唐軍要大開殺戒的話,那直接一把火燒死他們更加乾脆,何必還給這個警告。 這飛行部隊纔剛剛纔出現,唐軍自己都不太清楚這一支神祕部隊,更何況高句麗的百姓,誰也不知道飛行部隊究竟能夠投下多少火球,在他們看來,既然唐軍可以投下幾百枚,那麼肯定也能夠投幾千枚,甚至於幾萬枚,一次不行就多扔幾次。 溫沙門是當然不會投降的,他無比的忠於淵蓋蘇文,乃是淵蓋蘇文的心腹大將,他一看這情況,知道自己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出城與唐軍決一死戰,打贏了得話,那就可以阻止唐軍投火進來。 要知道唐軍可是連求援的時間可都沒有給他,韓藝是限定他三日內投降,但估計第二日城內的百姓就會暴動,因爲百姓也知道這沒法玩下去了,根本就擋不住天上的大鳥,人家隨時隨地都可以過來。於是溫沙門就在當日傍晚時分,傳信給蘇定方,告訴蘇定方,你們別丟火了,明日我派人來你們這裏,談談咱們投降事宜。可就在當日晚上,他們率領主力偷偷出城,準備偷襲唐軍,背水一戰。 蘇定方他們都已經料到對方會來陰招,早就埋伏好,就等着你出門,就你這德行,還想忽悠我們,這忽悠的始祖現在就坐在咱們的大帳中。這溫沙門出門沒有多久,就遭到唐軍的伏擊,差一點點沒有全軍覆沒,溫沙門也是在下屬拼命的保護下,才逃回到城內。 這一下唐軍就順勢將整個平壤全部給包圍起來,雖然唐軍兵力不多,但是因爲平壤的守軍都已經被他們滅的七七八八。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