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冰山一角
他拿出手機給韋天逸打了個電話,證券公司的事韋天逸幫了忙,劉冰也應該表示感謝。
一番寒暄後,又叫上了劉江,杜曉輝。
劉冰本來想去歐陽雪飯店的,但上次飯喫的尷尬他們想換個地,於是就定在了韋天逸推薦的一個飯店。
劉冰把車還給馮世傑,然後就騎上摩托去赴宴了。
飯桌上自然少不了提幾句在歐陽雪飯店的事情。
劉冰沒有丁元英高放自嘲的資本,放低姿態怎麼讓大家高興怎麼來,本來人家出來也就圖個高興的。
韋天逸幫了忙那自然是要敬兩杯表示感謝的。
杜曉輝也算音響愛好者也得先喝兩杯。
跟劉江更是稱兄道弟了,一個劉冰,一個劉江,緣分啊,必須要多喝幾個。
完全沒有上次喝酒時的沉悶,大家把酒言歡,吟詩作對,氣氛相當融洽。
聊到劉冰想開公司時,劉江一個電話直接叫來了一個工商局的王主任。
劉冰自然是頻頻敬酒,請求指教,王主任也是熱情迴應。
這頓酒每個人着實喝了不少,劉冰就更不用說了。
認識人辦了事是一方面,主要是劉冰也喜歡跟文化和藝術沾點邊的東西。
跟文化人一起喝酒,附庸風雅,還真能愉悅心情。
喝太多酒,誰也不敢開車了,好在韋天逸是這常客,老闆給安排了兩個司機。
一輛劉江開來的,跟王主任順路,他們兩個一起走。
杜曉輝開來一輛,跟劉冰和韋天逸順路,於是劉冰就搭着杜曉輝的車回了嘉禾園小區。
劉冰回到住處,同樣泡了一壺茶,打開音響,靠在沙發上。
點燃一支菸,半醒半醉,似睡非睡,這感覺妙哉。
恍恍惚惚中,他似乎看見無邊無際的海面上漂來一座冰山。
而露出水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
劉冰靈光一現,他準備成立的公司就叫冰山實業。
他以後成立的所有公司也都將叫冰山:冰山科技,冰山資本,冰山房地產
他要打造一個商業航母:冰山集團。
而哪怕冰山集團,也只是人們所能看到的冰山一角。
劉冰雖然熱衷於金融投機,但其風險巨大,現在機會也遠不如做實業。
做實業也能實實在在爲社會創造價值,爲國家做貢獻。
往私了說,只有實業才能承載更大的財富。
國內富豪前十名,有哪一個是做金融投機的。
相反很多金融市場的風雲人物,最後大多悽慘收場,這估計也是丁元英在股市急流勇退的一個原因。
國內目前沒有產生巴菲特的土壤,這是實事求是。
劉冰要金融實業兩手抓,相輔相成,並駕齊驅。
最後劉冰在他構思的宏偉藍圖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來就十點半了,沒有他老母親喊他喫早飯還真有點不習慣。
他洗了把臉,飯都沒顧上喫就來到工商局註冊公司。
有熟人好辦事,程序很快走完了,然後等着來領公司手續就行。
註冊地址就先放在他租的嘉禾園小區。
公司名稱:古城冰山實業有限公司。
註冊資本500萬,當然不用驗資。
經營範圍幾乎無所不包,五金機電,電腦建材,辦公傢俱
劉冰早飯就沒喫,出來後便在附近一家麪館要了碗麪。
過了一會旁邊一桌來了幾個人在談論期貨行情,應該是附近有一家期貨營業部,中午休盤了,他們出來喫飯。
他們談論最多的就是橡膠,橡膠跟後來上市的妖鎳一樣都是明星品種,波動巨大。
一代天膠,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期貨一直是劉冰難以割捨的夢,他就是因爲做期貨爆倉跳樓才穿越過來的。
剛穿越過來時,他也想過期貨,但因爲後怕加對自己盈利能力的懷疑暫時放下了。
以他現在對文化屬性的領悟,他覺得可以開始了。
他的思想境界跟以前已是大不相同。
心不死則道不生,他不但心死過一次,人都死過一次,境界能一樣嗎?
他現在不悔,不怕,不急,不悲,不喜,只專注於條件的可能,只專注於自己的內心。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他的剋制力變強了。
他現在手裏有37萬資金,股票也開戶了。
放在之前肯定急不可待的就入市了。
但他現在能做到按兵不動,只等丁元英那支能穩穩贏利的股票。
不要小看這點剋制力,他能毀滅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能從乞丐到皇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剋制力。
因爲覺得喝酒誤事,他給自己定下規矩,不當上皇帝決不喝酒。
果真10年沒有飲過一次酒,直到當上皇帝才痛飲一番。
世人只驚歎他從乞丐到皇帝的傳奇,又有幾人能做到他的自制力。
朱元璋也是實事求是,走條件,走因果,在自己這個因上下足了功夫,果然因果自然不虛。
平民想做皇帝是很危險的事情,成功了君臨天下,後宮佳麗三千,失敗了株連九族。
金融投機也是很危險的事情,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成功了豪車豪宅,鮮花美女,失敗了負債累累,拖累家人,一輩子可能就完了。
可有的人玩的就是這個刺激,把期貨當成豪賭。
有位名人不是說過嗎:世界上最刺激的事情就是賭博贏錢,第二刺激的事情就是賭博輸錢。
反正不管輸贏都刺激,但劉冰現在只想要贏錢的刺激,這纔是最刺激的。
丁元英告訴劉冰說交易是修行,投機也是最難做到實事求是的。
因爲交易時你要直面內心的恐懼和貪婪,你的心被各種情緒夾裹着,分不清現實和想象。
你的價值觀也被扭曲了,一夜之間可能就輸掉10年的積蓄,誰還甘心再回去做一份普通的工作,誰還能做到實事求是?
交易是修行,期貨自帶槓桿那更是加倍的修行,劉冰決定開始在期貨市場的修行。
結完賬走出飯店,便看見不遠處的一座寫字樓的上掛着金燦燦的四個大字:金海期貨。
劉冰來到營業部,客戶經理熱情接待了他。
爲了能促成這筆業務,客戶經理給劉冰申請了不錯的手續費優惠。
劉冰順利開了戶,關聯了銀行卡,但並沒有入金。
辦理完後,下午也開盤了。
劉冰來到一臺電腦前坐下,調出天膠的行情界面反覆查看。
他又在電腦上查看了橡膠的產業結構和行業分析。
他牢牢記住了丁元英送給他的那個“勢”字。
周線,日線,小時線,都處於漲勢,產業結構和行業分析也利多。
但劉冰知道更關鍵的是心中那個“勢”。
他像獵豹盯着自己的獵物。
他在等那個關鍵心理時刻。
在那一刻,他心中的勢和技術面的勢形成共振。
他將果斷出手,動如雷霆,而在此之前他要做的就是不動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