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佛魔之道
“劉冰,爲這麼多年的兄弟情義,咱們再乾一杯。”
大志媳婦不屑的“切”了一聲。
心想:這劉冰還是沒改了吹牛的毛病,還說什麼錢永遠不是問題,我看現在就是問題,是大問題
劉冰跟大志幹完滿滿一大杯啤酒,放下杯子說:
“大志,你出來幹,我送你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
“劉冰,那不合適,要幹我就真金白銀出錢,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多少?”
“按照公司註冊資金500萬算的話,百分之十是50萬,但這50萬將來可能會變成5000萬,5個億...”
劉冰想用未來宏偉的藍圖打動他們,但他找錯對象了。
大志不說話了,50萬他拿不出,對劉冰說的5000萬,5個億那就更覺得離譜了。
大志媳婦不屑地一笑,心裏更覺得劉冰不靠譜了。
“劉冰,忽悠,接着忽悠。
幹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大志不敢說話了,怕把媳婦惹毛了,場面更難看。
劉冰倒是沒有在意。
“哈哈,弟妹,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咱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只要你做的是有想象力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沒你這麼大的想象力,你不是說錢不是問題嗎?你不說送給大志50萬的股份嗎?你不如現在就送給大志50萬實在。”
“這50萬是投在公司用來做事的,現在也還是虛的,但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說沒有也沒有,說有也有。
這麼跟你說吧,就跟空氣一樣。
平常你覺察不到空氣的存在,但空氣一旦發作,就是可以摧毀一切的狂風。”
“這麼說你送給大志的就是空氣了,空氣還用你送啊,我們玩不了你這虛的。
你愛找誰找誰去吧,大志還要踏踏實實給孩子賺奶粉錢。”
劉冰心裏感嘆:貪小利而捨命,幹大事而惜身。
不過也不能怪他們,環境決定眼界,他之前又何嘗不是這樣。
人都是選擇性的看世界,只看見自己相信和感興趣的,對自己不相信和不感興趣的就視而不見。
所以每個所處的現實,表面是同一個世界。
其實在相同之中又有許多不同。
每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他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
不能因爲自己從井沿爬了上來,就去嘲笑井底的人。
特別是對大志,劉冰想讓他也爬出井沿,跟自己並肩看更廣闊的天空。
如果劉冰不拉一把,大志被他媳婦拽着可能永遠也爬不出井口。
既然貪小利,那就以小利誘之吧。
用小利這跟繩子,把他從井裏拉出來。
“弟妹,那你沒想讓大志出去找個工作,一個大男人老守個小店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他能幹什麼工作,要技術沒技術,髒活累活不想幹,這個小店至少能解決我們一家的溫飽。”
“弟妹,那這樣,不談股份了,我現在公司馬上成立了,也需要人。
就讓大志給我打工,實實在在每月領工資,你看一月多少錢你能放人?”
這話說到大志媳婦心裏去了,守個店老頭老太太都能幹,大志要是願意出去幹每月還能增加點額外收入。
她想了想說:“2000。”
劉冰驚訝道:“多少?”
“1500,不能再低了,要不還不如在家守店呢。
再說大志出去工作,我得讓我媽來幫看店,一個月怎麼也得給我媽開500工資吧。”
大志媳婦寧願給她媽每月500的工資,都不想讓大志父母來幫忙,婆媳關係真是永恆的難題。
劉冰更驚歎於她期望值如此之低,大志在她眼裏竟然就值每月1500。
劉冰當然要超出她的期望。
“5000,我先預付2個月的工資。”
劉冰說完從包裏拿出一萬放在桌子上。
夫妻倆驚呆了,他們兩個人守店一個月加來都賺不到5000。
大志回了回神:“劉冰,使不得,你現在也正用錢的時候...”
劉冰打斷他:“大志,聽我的。”
金錢再次施展了它強大的威力,厚厚的一沓百元大鈔放在桌子上,大志媳婦眼裏有光了。
“劉冰,大志跟你幹什麼能每月賺5000,我弟去年大學畢業現在每月也才800。”
“哈哈,術業有專攻,我將來要招一批大學生,讓大志管他們,工資當然要比他們高。”
“就大志,他能行...”
“哈哈,弟妹,你怎麼能說自己男人不行呢...”
劉冰費了好大勁,終於讓大志媳婦放人了。
然後心滿意足地騎着摩托車,回到家泡了一壺茶,一邊靜品香茗,一邊思緒紛飛。
他也分不清楚這是在悟道,還是在琢磨人,琢磨事。
劉冰用大志,除了兄弟情誼外,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年對大志瞭解,人品好。
大志這麼怕老婆,能壞到哪裏去。
怕老婆也是一門哲學,怕就是愛,愛就能和,家和萬事興。
古代講忠孝,現在將講忠孝怕,怕老婆也是一種美德。
哪怕很多大奸大惡之人,用人也是想用人品好,對自己忠心耿耿的。
現實中很多看起來憨厚老實,沒什麼能力的人,反而會賺大錢。
這是因爲有貴人相助,圍繞在貴人身邊的尋求相助的自然不少,但貴人看中的也是人品。
人品不好,能力再強潛質再大也要慎用,如果沒有掌控的能力,容易誤事不說,還會壞了大事。
對這種人,只能特殊時期加以利用。
一代女皇武則天特殊時期用完四大酷吏後,還不是被她一一殺頭。
但古今往來,多少帝王能達到武則天的水平,多少帝王都因識人不明被身邊人誤了生平,壞了名聲。
劉冰現在自己站在用人的高度,好像也明白了原劇中丁元英當時爲何遞給他那個檔案袋,那是對他人品的終極考驗。
劉冰唯一不能釋懷的是:丁元英是知道劉冰已經患上了精神絕症,知道劉冰經不起考驗,知道這份檔案袋會成爲劉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預測到結果還這麼做,就有點冷酷了。
五臺山大師說丁元英身上有三分殺氣,其中一分就給了劉冰。
丁元英對劉冰撒謊,你能說他人品高尚嗎,他當時是懷有一顆慈悲心嗎?
但丁元英表面上仍對劉冰語重心長。
並跟肖亞文對劉冰的前途做了善意的安排。
劉冰最後跳樓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站在得道門檻上的丁元英,可魔可佛,行的也是佛魔之道。
劉冰想這也是入世成大事之道,人品好壞也要辯證地看待。
他感覺自己又進一步領悟了文化屬性。
丁元英雖然沒有標榜自己是個好人,但他對劉冰的言論卻大多披着高尚的外衣。
看來人的內心都有不自覺把自己高尚化的需求,這樣容易讓內心寧靜祥和。
站在得道門檻上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肖亞文說:說他是鬼可以,說他是魔可以,但就不能說他是人。
劉冰品了一口茶,腦海中閃現出兩個字:妖孽。
何爲妖孽?
愛之者欲其永生,恨之者欲其萬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