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十大定律
古代的貨幣通過不斷演變最終以外圓內方的形式固定下來。
這其中蘊含着傳統文化的精華。
易經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一方一圓就是它的具體表現。
外圓內方也體現了儒家處世的中庸之道。
入世就要處世,不管你是想賺大錢,滿足個人極致的享受,還是想幹一番事業,造福社會,都離不開跟人打交道。
方是做人之本,讓你立的住,圓爲處世之術,讓你行的通。
這就是第八條定律:方圓定律。”
這條定律劉冰很容易接受,因爲這條定律主要來自傳統文化。
劉冰父母也是這麼教育他的:好好做人,別幹壞事,要會看眼色。
這不就是讓你外圓內方嗎?
劉冰感覺這條定律有點普通,也有點不強勢啊。
“丁哥,這個我容易理解,我從小就是被這麼教育的。”
丁元英看出了劉冰的不以爲意,笑了笑說:
“我個人雖然對傳統文化有些成見,但中華五千年文明,那不是開玩笑的。
其精髓還是要學習領悟的,實事求是的說,有用就行。
我還不信上帝呢,但只要有用的就拿來用了。
而且你現在是在產生這種文化的土壤上做事,你不深入瞭解能行嗎?”
“哈哈,丁哥你說的極是,你這不是傳統,你這是博採衆長,採而光大,還是文化屬性厲害。”
丁元英笑了笑:“劉冰,我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你現在像塊鵝卵石。”
“嗯,丁哥,我已經準備好迎接海浪一次次無情的衝擊了。”
丁元英又笑了笑:
“鵝卵石之所以被人拿在手裏玩是因爲它沒有棱角。
做人太圓滑,一味地逢迎討好,並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個世界沒人看的起沒有原則和底線的人。
方是做人的脊樑。
圓只是做事的錦囊。
圓融事故,大家高高興興,不顯山不露水,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挺好。
但品性這東西,今天缺個角,明天裂道縫,也就離塌陷不遠了。”
劉冰心情複雜地低頭不語了。
丁元英呵呵一笑說道:
“我說了,只是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並不是說你的品性有問題,只是給你提個醒。
客觀規律就是人更願意跟品性好的人打交道,有時甚至不會考慮利益。
你現在的處境需要你圓滑處世,來換取發展機會。
這是事實,你做的也很好。
你要做事嘛,圓是做事的錦囊,甚至可以說是處世之道。
它是一種權宜變通的能力,運用好了能大大加快你的發展速度。
現在最快的交通工具是空客,你看它的機頭是做成尖圓的。
這樣能減少飛行中的阻力。
做人也一樣,外方或太有棱角,不容易讓人親近,也容易產生摩擦。
就難與人和諧共處,就更別說成就一番事業了。
所以做人要方圓並濟,方圓有度。
在方中安身,在圓中悟道;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
劉冰恢復了常態:“丁哥,這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什麼時候才能達到你這境界啊。”
丁元英笑着搖了搖頭,劉冰趕緊補充道:“丁哥,這不是圓滑,真的是有感而發...”
丁元英拿出煙分了劉冰一支,然後自己點上抽了一口。
“第九定律:負責定律。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的所作所爲負責。
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你只需對自己負責,天自會對你負責。
此天即爲天道,天道無情,嚴酷而公平。
不因你的無意而饒過你,也不因你的無知而放過你。
所以,知道負責定律,就是讓你提醒自己。
你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全部責任。
一個時刻銘記自己責任的人,才能時刻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
才能謹小慎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
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着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
自己的命運,只能自己把握。
改變命運,從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開始。
佛不度人,唯有自度。”
丁元英說完喝了一口茶,劉冰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水滾燙,但他心裏卻感到絲絲寒意。
人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哪怕一個無意之舉,一句無心的話傷害了別人,也要負責,太嚴酷了。
因爲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所以就要時刻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
劉冰頓時有種如履薄冰之感。
但他同時也想明白並釋然了,不管是穿越前的李冰跳樓,還是劇中的劉冰跳樓,都需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對自己的死負責。
如果知道了負責定律李冰還會開倉孤注一擲嗎?劉冰還會不提前拆開檔案袋看一下就去跟歐陽雪談判嗎?
如果知道負責定律,哪怕他們最後夢想破滅,想一想他們的父母,還會跳樓嗎?
兩人默默地各自喝了一杯茶水,劉冰起身又給兩人斟滿。
丁元英又給自己點上一支菸。
“還剩最後一條定律,也是我在思索的圈子裏晃悠,參到死衚衕出不來,最後蹲在牆根打瞌睡參出來的。”
“哈哈,丁哥,那這相當於終極悟道了。”
“哈哈,差不多,最後一條定律:無爲定律。
《道德經》中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
無爲定律是事物的終始定律,指一切事物始於無,終於有,而歸於無。
無中則有,有中則無,無爲則有,有爲則無,故無爲而無不爲。
意思是虛無中一切都存在,存在中一切都虛無。
無爲則一切存在,有爲則一切虛無,因此該爲則爲,不該爲則不爲。
人類只能順應、利用規律,而無法改變規律。
無爲無不爲,無慾無不欲。
這也就是我最終悟到的:不該作爲的不作爲就是作爲。
當然,你現在肯定不能理解,這很正常。”
劉冰心想他現在確實還不能理解,照這麼說最終都歸於無,他現在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什麼也不幹。
那直接就達到丁元英的境界了,這不是劉冰想要的,他還要賺大錢,幹大事呢。
“丁哥,現在這種境界我確實還達不到。”
丁元英笑着點了點頭。
“嗯,但這條定律對你做事也並非沒用。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做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越清明、越無念越好!
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生活等東西上。
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根據條件的可能,做你該做的。
不要老惦記着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喫驚。
相反,如果你總是冒進,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是相反的結果。”
到此爲止,丁元英說的十大定律已經講完了。
但丁元英講的這些大多溫情脈脈,作爲強勢文化來說少了點霸氣。
他現在待劉冰一直如春之溫暖,但劉冰知道他身上有三分殺氣,有時會如秋之蕭殺。
芮小丹說愛上丁元英是因爲他身上有一種殘忍的美。
丁元英操盤私募基金手起刀落,比狼還殘忍,也是爲自己的殘忍而感到心不安隱居古城。
就目前丁元英跟他講的文化屬性來說,佛性居多,狼性不足。
劉冰心想除了了這十大定律之外,其中必還隱含着一條鐵血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