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VIP】

作者:莫非小妖
其實苟太監並不知道木家人手裏究竟有什麼,只是年前世家瘋狂咬木家,在暗中推了不少文官出來,只爲把木家“咬”得敗退京城,皇上總覺得這裏頭是有問題的。

  皇上可不信世家這麼做是爲了保住陳家。

  要知道陳家名聲敗盡後,也沒見世家出手相助。明明陳家如今的當家老太太還是申屠家的庶出女,算算輩分該是宮裏申屠貴妃的姑姑,但世家說放棄也就放棄了。

  可見陳家並不重要。

  所以,果然還是木家人手裏有什麼吧?

  苟太監忽然輕笑一聲,彎腰扶住了木叢的胳膊,硬生生把他從地上扶了起來:“唉,瞧你這樣子,真又怪可憐的。都說傷筋動骨一百日吶,你爲救咱家斷掉的腿,是不是還沒好全?罷了罷了,雖然咱家恨鐵不成鋼,但也不能真把你丟下不管……”

  苟太監壓低聲音說:“咱家給你指條明路吧。”

  “還請公公救我!”木叢連忙打蛇上棍。

  苟太監說:“要想把你父兄全須全尾地救下來,這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你要這麼想,他們只不過是被流放了而已,人還活着。只要人還活着,就有以後,是不是?”

  木叢努力點頭。

  “所以,等你將來有了功名、入了官場,或者你乾脆獻上什麼東西,從此巴上貴人中的貴人……讓貴人爲你出手。流放地有好也有壞,指不定就能幫你父兄挪挪地,挪去那種好一點的地方……再熬上兩年,遇上個大赦天下之類的……他們不就都能順順當當地回來了?而只要人回來了,京城中日後未必沒有你木家的一席之地啊。”

  木叢頗爲心虛。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想拿下功名太難了。

  那就是……巴上貴人中的貴人?

  可那樣的人物哪裏是現在的木家能巴上的?

  苟太監受夠了木叢這幅蠢樣子,指點他說:“不然給你父兄去一封信吧。你就與他們說,如今這一支只能指望你了,叫他們全力支持你。你好了,他們也就好了。”

  “是是是,公公說得太有道理了。”木叢心說,如果父親還藏有銀子什麼的,就應該全拿出來給他,他在京城中獨木難支,若沒銀子開道,什麼時候才能闖出名頭啊。

  京城東門外的碼頭。

  一般說來,這邊的碼頭都是從二月份纔開始熱鬧起來的。因爲從二月開始,各地漕運的船就陸陸續續進京了,之後官船、商船、民船將絡繹不絕,熱鬧一直延續到十一月。不過今年北方河流結冰的情況不算嚴重,所以在一月底就已經有官船陸陸續續進京了。民船和商船倒是不多,因爲都要避開漕運,等到三月纔是它們的爆發期。

  又一艘官船靠岸。

  萬苟十分自覺,雖然有着安信侯府的面子,但他本人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侯府的面子只是保他不被官差欺負,但要是他反過來去欺負官差,這不是給妹妹招雷麼!

  等官差們都走得差不多了,萬苟這才領着兒子萬平安慢騰騰地下了船。結果聽得一聲舅舅。萬苟望過去,一臉驚喜地說:“寶兒!這麼冷的天,你怎麼來碼頭了。”

  碼頭上風大。詹木寶卻說:“不冷!前兩天,二弟就從衙門裏聽來了消息,說今年的官船已經陸陸續續進京,我就猜着您和表哥肯定會早早回來……我這兩天都在碼頭上等着,可算等到你們了!”他每天從早守到晚,硬是守了好幾日才把人守到。

  衙門若是隻爲傳遞消息,會快馬加鞭走陸路,所以消息傳得比船行速度要快。

  萬苟一時間都沒意識到外甥已經是侯爺了,因爲外甥瞧上去還和以前一樣,毫無侯爺的架子。他兒子萬平安笑着打趣:“喲,這廂有禮,給侯爺表弟問安行禮啦!”

  十分不倫不類的,都是戲文裏聽來的詞兒。

  詹木寶哈哈一笑,跳下馬車,在表哥肩膀上捶了一下。表哥又捶回來。這麼玩來鬧去的,倒是還和以前一樣。萬苟從老家回來,順路帶了一些貨物來京城裏賣。幸好詹木寶多備了幾輛馬車,叫小廝幫舅舅先把貨物送回家去,他則陪舅舅先回侯府。

  只這一會兒,又見一艘官船靠岸。不過詹木寶已經接到舅舅了,就沒有多看。

  碼頭離着東門近。他們直接從東門進城。

  因爲這時節進京的基本都是官船,所以此刻東門開了中門,而在中門排隊等待進京的人又大多都和“官”沾點關係,要是本身就是官員,要麼是官員的家眷。饒是那些自詡身份不夠的官吏和官差都退到側門去排隊了,但中門處的隊伍也不見短。

  詹木寶覺得在一衆官員間,他還是低調些比較好,就沒打出侯府的旗去插隊。

  萬苟撩起馬車的簾子往外看,見城門上貼着告示——這本來就是每個城門口都會貼的——忍不住問:“他們在看什麼?我看那告示是黃的,難道是傳說中的皇榜?”

  詹木寶頓時就有話說了,滔滔不絕地說起了姬家如何如何可惡。

  萬苟道:“還是京城好啊,在京城逼死寡婦是重罪。鄉下的寡婦死了都沒人管。”

  “以後就都有人管了,即便是鄉下地方也不例外。我娘說,判案的時候先別說什麼寡婦不寡婦的,只問一句,寡婦是不是人?既然是,那麼殺人就是重罪,”詹木寶道,“我這幾個月一直在讀律法方面的書,單讀律法沒意思,要配合案卷來看纔行。”

  其實他娘還偷摸着和他說了好多話。都沒和別人說過,只和他說了!

  不過娘也說,在沒有足夠的能力自保,沒有足夠的學識去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辯駁之前,這些話都要藏在心裏。甚至日後等他有自保的能力了,也能仗着身份有所作爲了,都不用特意把這些話說出來,而是靠着自己的作爲直接把這些話實踐出來。

  娘說,如果律法是完全公平公正的,那麼官員判案時,可以直接依照律法判;但現在的律法明擺着是不公平的,明擺着是偏向那些掌握話語權的人的,那麼官員判案時,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堅持。

  起先,詹木寶沒聽懂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後來他在庫房裏找到一本沒有封面的書,其實也不是他找到的,而是龐大用找到的。龐大用原以爲這也是古籍,結果翻開看了兩眼發現這本書的完成時間還不到二十年,是前朝的某位二品大官早年在大理寺任職時,自己寫的在小範圍內傳播的書。

  書是好書。

  當這位二品大官還是三品的大理寺卿時,他習慣把一些經典的案子記錄下來,這本書由此而生,曾小範圍地刻印過。後來他高升去了吏部。又過幾年,因爲看到了王朝將傾,他上書鍼砭時弊,惹怒當時的大奸臣,在大奸臣的暗中推動下遭人誣陷。

  一夜之間,大官家裏的男丁全部下了大獄,女眷全部沒入教坊。

  那個大臣姓什麼來着?

  哦,姓宋。

  那時候,龐大用自身難保,躲在京城周邊的寺廟裏混日子。朝中的大事嘛,他一個太監哪裏能看得那麼清楚明白?但是,他確實又比普通的百姓們看得明白一些。

  宋大人被行刑的時候,因爲被栽贓的那些罪名都很大,比如勾結叛軍什麼的,如果只聽這些罪名,那麼確實罪該萬死,所以當時圍觀羣衆中,好多百姓大聲叫好,覺得宋大人該殺!龐大用卻知道宋大人是個好官,躲山裏私底下偷偷祭拜了他一回。

  這本由宋大人寫的書,當時不知道是在誰的手上,唯恐被其他人看見,被打成宋大人同黨,所以故意把封面什麼的都撕掉了,但書又是好書,捨不得徹底毀去。後來又不知道怎麼陰差陽錯地落到了先侯爺手裏,然後先侯爺不識貨,都堆在庫房裏。

  龐大用沒想到還能找見這本書,想想宋大人的經歷,只覺得五味雜陳。

  知道侯爺正帶着兄弟一起學習律法,龐大用就把這本書獻上了。他也不敢說什麼勸誡的話,但他心裏說,若是侯爺喜歡這本書,認同宋大人的理念,那麼也挺好。

  詹木寶本來沒理解萬商的話,但在宋大人的書裏看到兩個例子,他忽然就懂了。

  兩個案子都是發生在地方上的。

  每一年,地方上都會把已經由當地官員判好的認爲犯人應當被問斬的案子整理成案卷送到大理寺裏進行復核。要是複覈通過,那麼這個犯人就一定會被秋後問斬。

  雖然有複覈這道程序,但究竟能不能審出冤假錯案,很多時候都要看大理寺的官員是不是負責任。有不負責的,只抽查幾個案子,看沒什麼大問題,就視同所有的案卷都不存在冤假錯案,然後直接下發回去。也有負責的,就會一個一個仔細看過。

  一個案子是某女與某男通姦,後發生爭執,某女用剪刀捅死姦夫。

  地方上的判案結果是:這個女犯人先與人通姦又殺人,通姦的證據有,殺人的證據也明確,十分傷風敗俗、尤爲罪大惡極,當秋後問斬。

  宋大人卻問了一句,犯女的殺人理由是什麼?然後打發回去重新查了。

  等到案卷再次遞上來時,就詳細很多了。

  原來這個女犯人有一次去寺廟上香,在半道上被身體強壯的死者強擄到無人處□□。之後,死者更是拿走她的貼身衣物用以要挾,說日後還會找她,如果她不從,他就告到她夫家宗親那裏去,說一切都是她故意勾引。而真被告到宗親那裏去,宗親絕對不會聽她解釋,她一定會被浸豬籠,且她兒女名聲也都壞了。她無奈之下只能從了。結果死者氣焰囂張,不久後又看上女犯人的女兒。女犯人忍無可忍就把人殺了。

  宋大人批覆時說,斷女犯人通姦殺人案之前,要先斷死者□□良家婦女一案,這在律法上也是重罪。定好了死者的罪名之後,再看女犯人的行爲,固然有不對的地方,但她的通姦罪已經不成立了,且因爲被她殺死的本來就是一個重罪之人,所以她不用抵命。最後只判這個女子幾年監禁。

  另一個案子和這個差不多,是僕從毒殺了主子。

  地方上的判案結果是:多人親眼所見,男僕用毒害死主人,雖然這個男僕年紀不大,但身高已超過車輪,按照律法中“身高過車輪者視同成年人”這條,判了死罪。

  結果宋大人複覈時發現,這個男僕其實是被拐賣來的,而被他毒死的這個主子就是柺子本人。柺子到處拐年幼的孩子,拐回來後先把人養在自己家裏,對着他們非打即罵。養上幾年後,再根據他們的資質往外賣。長得漂亮的女孩賣青樓,長得好看的男孩賣小倌館等。

  同時,這個殺人的僕從才九歲,雖然身高確實已經超過了車輪,但也是柺子先犯重罪,他殺了重罪之人,加之年紀還小,就免於處罰,還讓當地的衙門幫忙尋親。

  看過這兩個案子後,詹木寶恍然大悟了。

  是了是了,律法是偏向男人的,男人納妾固然合法,但養外室算不算通姦呢?沒有說通姦好的意思,可男人養外室事發後最多就是壞一壞名聲,不會被浸豬籠,女子通姦卻直接死罪。那麼在斷類似的案子時就要偏向女子,問問這裏頭是否有隱情。

  律法是偏向主子的,主子打殺了僕從,只要大面上能遮掩過去,基本都不會被定案。但僕從只要對主子不敬,哪怕這個不敬沒有任何證據,只是主子隨口說的,僕從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那麼在斷類似案子時就要偏向僕從,看這個僕從是真正的罪大惡極,還是另有緣由。

  當然,這個偏向吧,還得把握好其中的度。

  如果認爲所有的弱者都是有隱情的,然後硬要去找那個“隱情”,再用所謂的“隱情”去強詞奪理,那就變成了“他弱他有理”,到時候又是另一種極大的不公平了。

  宋大人所謂的偏向都沒有直接偏向弱者,他複覈的案子時最終還是會立足於律法。只因律法在大方向上不公平,所以人一定要在不公平中儘量去尋找公平的細則。

  詹木寶覺得自己還有得學呢!

  他已經從姬家的事發散,與舅舅聊起了那位會給侯府送手抄本的木嚴,贊木嚴未來可期。正說着話,小廝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侯爺,那邊好像是張家的馬車。”

  “哦。”詹木寶可有可無地應了一聲。

  忽然,詹木寶像是想到了什麼,把眼睛瞪大了:“哦?”

  “哦哦哦!”詹木寶一邊應着,一邊就要掀起馬車的簾子跳下車去。

  小廝道:“小的打探過了,據說是張家的老太爺帶着幾位家眷今日進京。”“那我得去請個安啊。”詹木寶十分自覺。

  張家老太爺?張家如今的當家人叫張秋生,年歲不算很大,就比詹木寶、詹權大兩歲而已,在皇上身邊當帶刀侍衛。張家老太爺就是張秋生的爺爺。而張秋生的父親早些年就已經戰死了。

  詹木寶對萬苟解釋說:“舅舅,我未婚妻的外公在那邊馬車上。她自小跟在外公外婆身邊長大,據說和外公外婆感情很好。既知道老人家在那邊,我得去問個安。”

  詹木寶的未婚妻姓江,江姑娘的父親如今在禮部任正五品郎中。明眼人都覺得江父這兩年會升。

  這門親事是先侯爺臨終前定下的。先侯爺那時做了三個重要的安排,其一就是爲詹木寶選定了未婚妻。估摸先侯爺和江姑娘的舅舅(也就是張秋生的父親)有一些交情。但更重要的是江姑娘的父親是文官,她算是在武勳家庭裏養大的文官家的姑娘。

  別去看江姑娘父親官職的高低,真以女方父親官職高不高來給詹木寶選妻,那纔是害了他呢。江姑娘本身算是文臣家的姑娘,日後外出交際時,她有由頭能融入文官家眷中。同時,她又在武勳家庭里長大,不至於太過看重禮儀,反倒和詹木寶這個半路出家的侯爺處得不好。倉促間能選出一個江姑娘來,先侯爺應當是盡心盡力了!

  詹木寶自然是還沒有見過這位未婚妻。

  聽說江姑娘自幼喪母,他父親守了一年妻孝後便續娶,繼母很快又生下兒女,江姑娘就被外祖一家接走教養了。她外祖一家尚武,可惜舅舅已經戰死沙場,如今當家的張秋生是她表哥。至於親生父親這邊,估計是不怎麼親熱的,但親生父女也沒仇恨。

  年前,萬商安排給各府送年禮時,給江家送了,給京城張家(即江姑娘表哥)送了,還特意備了一份重禮送去雲城那邊的張家(即江姑娘外祖),名義上是給老人家拜年,其實是因爲江姑娘本人住在雲城。既然要送禮,總不能單把未來兒媳撇下吧?

  聽詹木寶如此解釋,萬苟也從座位裏站了起來:“原來是親家那邊的老大人,那我得陪你走一趟。”自古都是孃舅大,如果那邊馬車裏是江姑娘的父親,萬苟都不需要去行禮,只需要詹木寶自己去就行。但那是江姑娘的外公,輩分上高了萬苟一輩。

  又說女兒家矜貴,男方這邊多表示表示,總是應該的。

  萬苟領着詹木寶下了馬車,在小廝的指點下找到張家馬車,然後對着馬車外的管事道明來意。張家馬車就掀起簾子,一個鬚髮皆白但看着還算硬朗的老漢從車裏走了出來。馬車裏應該還坐着別的什麼人,但老漢動作快,簾子很快就重新合上了。

  見詹木寶面容憨厚但眼神清正,老漢似乎有些滿意,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萬苟雖無官身,但老漢知道他是詹木寶的舅舅後,對着萬苟也十分和藹。

  其實彼此間不怎麼熟,說是問候,也都是請您千萬保重身體啊之類的乾巴巴的話,詹木寶說等府裏出了孝,老漢說等他們徹底安置下來,以後再多來多往之類的。

  不多時,進城的隊伍又動起來,大家就此道別。

  詹木寶跟着舅舅回到自家的馬車,臨上車時,他鬼使神差地回頭望去。

  就見張家的馬車上,窗戶後的簾子被掀起了一小片。

  他這一回頭,那簾子飛快地蓋上了。

  該不是江姑娘在偷看吧?

  詹木寶只覺得心裏一下子慌張起來,連忙把目光收回來,然後下意識地把腰背挺得更直,結果下一秒他就因爲爬馬車時分心,沒有踩實臺階,差點摔了個狗啃泥。

  萬苟笑着搖了搖頭。嘖,甥大不中留啊!

  作者有話要說

  (請.收藏.魔蠍.wwwmoxiexs丨爲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