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阮錦寧思量了一番,試探道:“其實我在來之前已經聯繫了兩支的隊伍,一支運糧食,一支運煤,估摸着這兩天就能到了。”
“糧食的總量在兩三萬斤左右,煤也差不多是這個數量。”
阮錦寧抿抿脣,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不過,我買到的煤和大多數人認知裏的煤不一樣。”
除了一個是木炭一個煤炭外,最主要是外形不一樣。
在發現了煤礦的時候她其實就想到了,按照這個時代的燒煤方式來取暖實在是太浪費資源了,畢竟在這年代的人都是在盆裏燒煤的,沒有經過密封的盆口會加速煤塊的燃燒速度。
而且到了夜裏,如果人睡得太死導致忘記填煤的話,後半夜火也就熄滅了。
而往往,後半夜纔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
所以她打算製作蜂窩煤。
那麼問題就又來了,沒有煤爐。
看着裴雲之充滿求知慾的眼神,阮錦寧拿出紙和筆,將蜂窩煤畫了出來,同時講解了蜂窩煤的燃燒原理和節省煤炭的好處。
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特製的容器。
但其實這個問題在當下的年代,反而好解決。
因爲窮的原因,這年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手藝人。
他們的手藝或許沒有多好,但做點不那麼精細的活計卻是綽綽有餘的。
而蜂窩煤的爐子,又恰好不是那麼需要精細的手藝的活計,只需要做一個直筒形狀的容器,並保證在需要用旺火取暖的時候有一個可以通風的小口就行。
她在藍星的時候是經歷由貧窮到富裕的年代的,後來有一段時間她所住的地方就很流行這種蜂窩煤爐子。
爐子的頂端自然是敞開的,只在靠近下方的地方留一個小口子,下面通常也不是密封的。
這兩個口都有對應的封閉蓋子,上面的就很隨意,只要能夠將口密封起來就行。
下面的蓋子則是需要保留一個小洞,如此一來,在夜裏需要封火的時候,也能保證爐子裏的蜂窩煤因爲有微弱的空氣流入而不至於熄滅。
一般來說,臨睡前換好了新煤塊,封好了蓋子,煤塊能夠燃燒一整夜,到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也不會燒盡。
而使用這種爐子還有一個好處,白天的時候可以使用旺火燒水,能保證一天都有熱水可以用。
晚上封了火也能把水壺蹲在上面,早上醒來的時候可以用熱水梳洗,也省了重新燒水的麻煩。
其實爲了挪動方便,後代的爐子大多都有拎頭,表皮也會用一層鐵皮圍着。
不過這年代的金屬都是貴重的東西,尋常百姓捨不得買。
就算是捨得......眼下也沒有那個條件。
所以阮錦寧畫出來的爐子是十分簡陋的款式,
外表沒有鐵皮,也沒有拎頭,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直筒爐子。
因爲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所以在裏面的煤火沒有熄滅之前,是無法隨意搬動的。
這東西的製作工藝並不難,基本上是有手就行。
唯一麻煩的就是上下的兩個蓋子。
不過眼下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製作這些精細的玩意兒,就只能也用泥土製品來將就了。
聽阮錦寧說完,裴雲之直接睡不着了。
他自然相信阮錦寧不會驢他,所以那什麼蜂窩煤肯定是真的存在,也肯定是真的能夠節省煤炭。
這對於眼下取暖資源嚴重稀缺的北城和徵北軍來說,是能救大命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