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周瑜、龐統、諸葛亮(一)

作者:三合一咖啡
吳縣,周瑜府邸。

  一位白衣素衫的年輕人正在廳中彈琴自娛。

  他修長的手指在琴絃上撥弄着,每次撥弄都會發出一個美妙的音符。

  而在他有規律的一連串撥弄之下,每個音符都恰如其當的組合在了一起,這就構成了一陣悠揚悅耳的琴聲。

  這琴聲悠揚而起,似在繞樑而舞,令身在廳中的另一位男子閉目傾聽,臉上時現讚歎之色。

  過不幾許,一曲終了,還在享受這悅耳琴聲的龐統恍如美夢中驚醒一般,也睜開了雙眼。

  餘音似乎猶在,只是醒了終究是醒了。

  龐統臉上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他看向那一曲終了正輕輕撫摸琴絃的男子,不經意之間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江淮之間英才無數,論謀略公瑾或有對手,但論雅之一字,公瑾可謂獨步江淮矣。”

  面對龐統的讚譽,猶如美玉般的佳公子周瑜只是輕輕一笑,並未作出迴應。

  周瑜的不以爲意並不是覺得龐統說的不對,只是類似的讚許他從小到大聽到的太多了。

  再加上他本性謙和,所以對龐統的讚譽只是一笑置之。

  周瑜少精於音樂,若有人在其面前奏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周瑜定會知之,知之必顧。

  故時人誦曰:“曲有誤,周郎顧。”

  不過周瑜除了精通音樂之外,其之風姿身貌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特別是這兩者合二爲一的時候。

  其中最爲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一個典故。

  當初孫策在壽春效力袁術的時候,周瑜時常到壽春尋孫策敘舊。那時孫翊也在,只是那時大家多喚其三郎或小七。

  孫策那時剛剛爲袁術攻破廬江,正在軍營內慶功。在衆人情緒高漲之下,周瑜也爲好兄弟取得如此大的功勞感到開心,便當衆彈奏了一曲。

  皎潔月光下,正值青春年華的周瑜撫琴而座,素手彈弦,他一頭青絲垂於身側。隨着優美琴聲的響起,他那丰神俊朗的身姿在姣白的月光照射下,更加令人心折。

  一曲終了之後,在座衆人無不鼓掌驚歎。

  孫策也很是開心,他覺得他要誇讚點什麼,可是他一向精於武事,對於文事不甚在行,所以他就把孫翊一把抓到身前。

  孫翊那時已經師從張竑,張竑那可是精通五門經學的大名士,身爲張竑唯一的嫡傳弟子,孫策對孫翊抱有很高的期望。

  結果還沉醉在美妙琴聲的孫翊,被其兄長“逼”着要誇讚周瑜一兩句,情急之下,孫翊脫口而出一句話:

  “曲色雙絕!”

  孫翊的這一句話一出來之後,現場有那麼一刻的寧靜,而後全都鬨然大笑起來。程普、黃蓋等人全都在位子上笑的直不起腰來。

  周瑜更是:……

  只有孫策抱着孫翊一個勁的誇孫翊說得好——說出了他不敢說的。

  經此一事之後,周瑜再也不敢在孫翊面前輕易彈奏了。而張竑知道這件事後,一向溫和的他氣的暴跳如雷,孫翊這個給他抹黑的逆徒呀!

  這件事隨後也慢慢流傳開來。

  龐統也是在遊歷壽春時偶然之下得知這事的,剛知道的時候,別提的他笑的多歡了。

  所以龐統剛纔閉眼欣賞周瑜的琴聲,那不是沒有原因的。同爲年輕名士,能把雅之一字做到如此地步的,龐統也只見過周瑜一人而已。

  但也恰恰是知道這件事後,龐統纔開始對江東勢力關注的,因爲龐統覺得江東是一個很有朝氣的勢力。

  孫策創業之初,跟隨他身邊除了父親留下的老將之外,清一色的都是十八二十左右的少年將率,就連孫策那年也才十七歲。

  就拿現在來說,孫軍中一衆的校尉,舉足輕重的中郎將等,大部分都是年齡不超過三十的青壯派。

  這是個很年輕的小小勢力,以前小到要依託於袁術的羽翼之下小心翼翼的發展,生怕哪一步行差他錯就此覆滅。

  但沒想到後來,就是這樣一個當時令人都不放在眼中的,乳臭未乾的年輕小團體,最後卻在東南之地創下了如此大的基業,令那中原霸主曹操也忌憚不已。

  而孫策能創下江東六郡的基業,依靠的正是那一羣志同道合,捨生忘死的年輕人。

  在江東孫氏中,他們不怎麼看重名氣,不怎麼看重資歷,對於年紀也不是很在意。

  只要有能力,他們就會接納你,給你足夠施展才華的舞臺,這是由孫策創業之初就伴隨着江東慢慢發展起來的風氣。

  現在孫策雖然身死,但繼位的是孫翊,他今年也才十七歲。而且從他繼位以後,他的種種作爲看來,龐統看的出來,他也繼承了這種風氣。

  這與龐統從小長大的,劉表治下的那種因循守舊,論資排輩的風氣迥然不同。

  龐統雖然現在被譽爲南士冠冕,爲荊襄一輩年輕名士之中引領魁首者,但在他赴潁川尋司馬徽揚名之前,他也是那被按名氣,按年紀所輕視的無數年輕人之一而已。

  難道他此時一身才華,是他十八歲揚名那年突然有的嗎?

  只是十八歲之前,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他的才華而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荊襄那種老舊的取才風氣之下,龐統身爲一個年輕人,他更喜歡江東目前的這種氛圍——朝氣蓬勃,少年可期,江東從不以年紀論英雄。

  這也是他此番來江東投效孫翊的一個原因之一。

  龐統當年在遊歷江淮之時,曾與周瑜相識結交,互相引爲好友。

  加上此番他是在周瑜的信下才下定決心來江東的,所以在來到吳縣後,他就主動來尋了周瑜。

  龐統是大概七月底到達吳縣的,那時候孫翊正在毗陵部署與山越決戰,短時間內無法回到吳縣來。因此龐統就很安心的在周瑜府中住下了,這一住便是半個多月。

  前幾天毗陵的戰報傳到吳縣,戰報中的內容讓吳縣陷入了沸騰之中。吳縣臣民互相奔走相告着這個戰果,整個吳縣都陷入一片雀躍興奮之中。

  不僅那些一般的臣民,就如張昭與周瑜這目前吳縣的兩個執掌大權的重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都很喜悅。

  如張昭,臉上終於不再是硬邦邦的,這些日子來臉上都浮現着笑容。

  而周瑜,情緒更爲內斂一點。

  但在府中的他,一反往常的拾起了放下好久的音樂,一連彈奏了幾天的曲子,讓龐統大飽耳福。這足以說明周瑜的心中也是很愉快的。

  龐統拿起案上的一塊糕點吃了起來,邊喫邊問周瑜道,“吳侯快回來了吧。”

  周瑜聞言點點頭,他取過一塊絲綢蓋在心愛的七絃琴上後,說道,

  “君侯初十從毗陵班師,今日已十五,算算路程,就在這一兩天就會回到吳縣了。”

  龐統剛喫完一塊糕點,聽周瑜確認了自己的猜測,不置可否,又拿起一塊糕點放入了嘴中。

  周瑜見龐統正專心致志的喫着糕點,只覺好笑。

  在初來吳縣時,龐統本意只留住周府幾日,而後便要往城中另尋住處。

  畢竟雖是好友,一直叨擾也是不好,結果在吃了她夫人小橋做的糕點後,幾日就變成了十幾日。

  雖然龐統如今的名聲已經不同往日,但他那饞嘴的小愛好,還是沒變。

  當初周瑜與龐統相識時,龐統名聲還未鵲起,但周瑜在與其相處交談之下,得知了龐統是個有個大才的人。

  周瑜和龐統彼此之間志趣相投,才華相當,互有知己之感,就這樣成爲了好友。

  之前孫策在位時,他也寫信邀龐統前來過,只是那時龐統回信婉拒了。

  雖然龐統回信中說是爲了奉養家中老人,但這種話,周瑜只是一笑置之。

  然後在孫翊繼位後,周瑜又特意寫信邀龐統前來爲孫翊效命。

  身爲好友,周瑜知道龐統選擇明主,除了會考慮各種因素之外,有時還比較隨心。

  拒絕了爲孫策效命,不代表會拒絕孫翊,嘗試一下總是好的。

  沒想到,這次龐統竟然真的來了,或許是待在荊襄越久,龐統對荊襄的劉表越發失望了吧。

  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龐統來周瑜可是很開心,這可是不遜於自己的大才,孫翊有了他的輔助,絕對是如虎添翼。

  不過嘛,龐統來之日時就向周瑜說過,是否要確認投效孫翊,還是要親自見過後才能決定。

  這個時代,畢竟是主擇臣,臣亦擇君的。

  所以此刻的龐統對孫翊是有投效之意,但未有君臣之固。

  只是不知毗陵一戰後,龐統是否改了主意。

  因此,周瑜朝龐統問道,“君侯五萬逆十萬而勝,江東十數年山越之患一戰而除,如此英主,士元還未傾心嗎?”

  龐統樸實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答周瑜道,“然也。”

  龐統的語氣平常的就像回答一個普通的問題一般。

  周瑜聽後深感無奈,他的這位好友呀,看起來謙遜有禮,但骨子裏的那點傲氣,一定都不比旁人少了。

  只是周瑜還擔憂一事。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