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溫情(明日上架)

作者:三合一咖啡
建安五年九月,孫翊表拜太史慈爲廣陵太守,遷爲宣武將軍。

  孫翊此舉不僅打破了,江東自孫策以來“非宗親不得掌郡”的政治潛規則,還讓太史慈因此一躍成爲,江東勢力中除孫翊之外唯一的將軍。

  論職分高低,軍中連程普、周瑜都無法比擬。

  再加上太史慈在廣陵一戰中時不逾月,擒殺陳登,其匹馬降射陽的事蹟更是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因此世人皆謂之爲名將。

  太史慈聲威大震的同時,孫翊的威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太史慈是孫翊力排衆議之下,任用其征伐廣陵的。

  因此在廣陵一戰後,從聲威方面來說,孫翊的獲益是最大的。

  這就是身爲主君的好處了,只要用人得當,躺着也能刷聲望值。

  而且拿下廣陵對孫翊來說,有着另一層特殊的意義。

  在之前,孫翊無論是平廬江,討山越、定張暠,這本質上來說都是江東的內亂。

  就算在這三亂之中,孫翊表現的如何優異,始終逃脫不開這是在守成的格局。

  但拿下廣陵是實打實的開疆擴土,孫翊雖未親征,但他用他的知人善任證明了一點,他有開擴進取的志向,同時也有開擴進取的能力。

  這一點,對江東內部的上下臣民來說,影響是很大的。

  孫策威望能那麼高,關鍵就是在於他是開擴建基之君!

  孫翊繼承了孫策的位子,但不可避免的是,他是會無時無刻被旁人拿來與孫策比較的。

  在拿下廣陵之後,以前世人多誇孫翊深肖父兄,現在則是有種風聲,謂孫家兩代三英。

  雖然後一種說法還未成爲主流,但那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後一種說法對身爲主君的孫翊來說,無疑是抱有極大的肯定的。

  在得到夏侯淵、張遼將數千鐵騎南下的消息之後,孫翊認爲克騎須以騎。

  故而意欲親率解煩騎北上,孫翊的這一想法爲羣臣所知後,周瑜勸言道,

  “古人先決勝廟堂,然後攻戰。今夏侯不可擊者四,吾不宜動者三。”

  “北軍遠入,利在野戰,一不可擊也。深入水系,致其死地,二不可擊也。陳登既敗,廣陵以固,三不可擊也。彼士氣沮喪,四不可擊也。

  我軍自戰主地,一不宜動。動而不勝,衆心難固,二不宜動。兵士未整,壁壘未備,三不宜動。

  此皆兵家所忌,不如深溝高壘,以佚待勞。

  宣武堅壁清野,彼千里饋糧,野無所掠,久則騎軍靡費,攻則士卒多斃,師老釁生,此可不戰而可捷也。”

  孫翊聽後感嘆道:“建威之言,真良、平策也。”

  轉而孫翊又說道,“然敵來不迎,喪吾之望,不可爲也。”

  聽到孫翊執意率軍北上,周瑜問道,“君侯欲將兵何往?”

  周瑜問的這話就很有技巧了。

  因爲他知孫翊也是知兵之人,不應該不明白此刻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孫翊還是執意要北上,這其中或許另有內情。

  孫翊只說要率解煩騎北上,但北上有兩條去路,一是廬江、二是廣陵。

  若是廣陵的話,說明孫翊執意要和夏侯淵一較高低,周瑜只會再諫,若是廬江的話

  孫翊私語答周瑜曰,“廬江。”

  周瑜聽後瞭然,拜退而去。

  在周瑜離開吳侯府後,吳縣衆臣紛紛詢問周瑜吳侯尊意如何,周瑜言道,“君侯尊意已定,無法扭轉。”

  魯肅皺眉,他又問周瑜道,“君侯意欲何往?”

  周瑜一臉凝重地答道,“廣陵。”

  說完還嘆息了好幾聲。

  衆臣聞此言皆嘆息跺腳,張昭更言道,“君侯年輕氣盛,好勝心已起矣。”

  說罷,張昭聯結衆臣,欲要再諫孫翊。

  孫翊不聞不召不許,把衆臣的勸諫都擋了回去。

  後來孫翊聽聞周瑜答衆臣之語,心中想着,這周公瑾也是個演技派呀。

  但他卻對身旁的徐靈伊笑道,“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公瑾真吳之良臣。”

  徐靈伊也爲夫君有此良臣感到開心,只是她與衆臣是一樣的意見,她委婉地勸道,“尊駕不宜輕出。”

  面對徐靈伊的勸諫,孫翊只是笑笑,沒有多作解釋。

  他問徐靈伊道,“舅兄在吳,近日來在做些什麼?”

  孫翊口中的舅兄說的便是徐琨。

  在與徐靈伊成婚之前,他只是孫翊的表兄。

  成婚之後,成了舅兄,叫着叫着好像大了一輩,真憂傷。

  徐靈伊見孫翊主動提起徐琨,心中一喜,她躺在孫翊懷中答道,

  “兄長近日在府中修身養性,多讀史書,每逢讀到衛、霍之事蹟,嚐嚐羨慕嚮往之。”

  徐靈伊從不主動在孫翊面前提起徐琨。

  但如今是孫翊主動提起,那麼身爲他的妹妹,自己自然會幫他多美言幾句。

  “衛、霍之事蹟?舅兄的心還真大。”孫翊的話意味不明。

  衛指的是衛青,霍指的是霍去病,這兩人都是爲世人敬仰的大英雄,同時也都是漢武帝的外戚。

  徐琨只是羨慕這兩位大英雄的事蹟,並沒有相比的意思。

  但從徐靈伊的這番話中,也可以透露出徐琨很渴望爲孫翊建功立業。

  孫翊不置可否的語氣讓徐靈伊心中擔憂起來。

  隨着孫翊地位的愈發穩固,雖然孫翊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情,但徐靈伊卻冥冥中有種感覺,孫翊正在變得越來越無情。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但身爲孫翊枕邊人,徐靈伊卻覺得這種矛盾的感覺很真實。

  孫翊拍拍徐靈伊的肩膀,示意其起身去書案上拿過來兩封文書,徐靈伊會意起身,從書案上取過來了兩封文書。

  徐靈伊在拿過來兩封文書之後,孫翊將其分別展開放在身前。

  這兩份文書上,寫的是關於徐琨兩則不同的任命。

  第一封文書上是封徐琨爲平虜將軍,令其出鎮會稽。

  第二封文書上則是封徐琨爲中領軍,執掌吳縣中軍,戍衛吳縣。

  這兩封文書寫都寫好了,只是都未落下吳侯大印,說明孫翊還未決斷好。

  孫翊將徐靈伊攬入懷中,撫着她的髮絲說道,“當日你爲我爭來了至尊寶座,今日我回報你。

  舅兄的任命我還未決定好,現在我給你兩個選擇,你可自選其一。”

  孫翊的話很溫柔,他的嘴脣在徐靈伊耳旁散發着溫暖的氣息,這讓徐靈伊的心跳不由得加速起來。

  是爲外鎮大將,抑或是執掌中軍,一躍成爲如今江東炙手可熱的軍事新貴?

  無論是從職分、權力、重要程度來說,中領軍都遠遠超過所謂的平虜將軍。

  因爲中領軍執掌的是,如今江東最精銳的軍隊。

  吳縣中軍就是禁軍,是江東的中央軍。

  只要徐琨當上了中領軍,除了孫翊天然擁有對中央軍的絕對掌控權之外,徐琨將會是這支軍隊的第二順位領導者。

  徐靈伊心思聰慧,知道這件天大的好事下,還有着孫翊的權謀。

  中領軍職位貴重,如今江東中有資格、有威望擔任的無非三人。

  但在這三人中,徐琨卻不在其列。

  一旦孫翊任命徐琨爲中領軍,明顯是屬於過分拔擢,是看重他的外戚身份。

  徐琨不是衆望所歸卻擔任中領軍,這就讓徐琨沒辦法繞過孫翊執掌中軍。

  只有在孫翊的支持下,他才能名正言順,這就防止了徐琨將來養軍自重。

  而且徐琨能擔任中領軍,到底來說,憑藉是一個幸字。

  這造成他的基礎不穩固,若是有孫翊的支持,那一切都好說。

  若是哪一天孫翊想撤換徐琨,今日的德不配位,功不配位,就會是來日徐琨最大的罪責。

  讓徐琨擔任中領軍對自己來說,對徐氏一族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自己怎麼取捨了。

  想到此,徐靈伊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

  她就算不爲自己想,也得爲將來的孩子早做打算。

  看到徐靈伊的動作,孫翊心中已經瞭然她的選擇是什麼了。

  孫翊知道徐靈伊的聰慧能讓她想到許多,但他也知道盡管如此,徐靈伊也不會放棄這個天大的機會的。

  正如當初她幫自己爭位一樣,何嘗不是她自己相爭呢?

  聰慧之人,必有善爭之心。

  孫翊取出吳侯印,在徐靈伊目光的注視下,將吳侯印重重的印在了,那封中領軍的任命詔書上。

  在此刻,徐靈伊目光中閃動着欣喜。

  孫翊蓋印完之後,將印放置一旁,他一把橫抱起徐靈伊往牀榻走去。

  在將徐靈伊放置到牀上後,孫翊看着那嬌羞之態盡顯的女子,心中火熱起來。

  一會兒後,羅裳盡解,帷帳散落。

  房內的紅燭熄滅,一夜春宵,自不必多說。

  ……

  剛寫完這章,突然收到編輯通知,明天上架。

  明早再寫上架感言,今天太困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