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今日歸命,實不得已

作者:三合一咖啡
全柔在離了房間之後,即刻來到城外的軍營之中。

  全柔奉命督護丹陽五縣軍事,這五縣分別爲歙縣、黝縣、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五縣。

  丹陽郡地域廣大,這五縣雖在同一郡當中,但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不近。

  要想反叛孫翊,唯有集合五縣兵力。

  方纔全柔對全琮言道,要率領這五縣共同舉起叛旗,其實這一點是做不到的。

  全柔雖然有督護這五縣軍事的權力,但這五縣的縣長還是吳景任命的。

  督護軍事只是說在戰時,全柔可以通過軍事管制,來獲得這五縣的控制權而已。

  現在丹陽平安無事,並非戰時。

  而且這五縣縣長中唯有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三縣的縣長乃是與全柔相交密切,其餘歙縣、黝縣二縣都是吳景的心腹。

  一旦自己舉義了,全柔只有信心保證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三縣會與其一同從義。

  再從軍事層面來說,全柔可以用丹陽西部都尉的身份,將這五縣中的兵馬都調到一起,但調集之下,兵力最多隻有五千之衆。

  這五千兵馬守三縣兵力尚可,若是分佈五縣據守,一定會被孫翊從容的各個擊破的。

  在全柔的計劃中,他是想先用丹陽西部都尉的權力,將歙縣、黝縣的兵馬調往宣城、涇二縣,再派心腹將領去這二縣統領兵馬守城。

  除了因爲歙縣、黝縣不會與其一同從義而且避免兵力分散的原因之外,全柔想主要控制這三縣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

  丹陽郡內有一條大江,名爲青弋江。

  而宣城、涇縣、陵陽縣三縣,正好是由北往南的分佈在這條大江邊上。

  宣城、涇縣、陵陽三縣的距離並不近,很容易被孫翊分派兵馬切割起來。

  但要是有了青弋江的存在,無論是全柔率軍從青弋江逆流而上支援另外兩縣,還是另外兩縣乘船從青弋江順流而下支援陵陽,都十分快捷方便。

  這就是地利。

  在來到軍營中後,全柔即刻召開議會。

  在議會上,他直接透露了自己的心意。

  在他的心意吐露之下,議會上的將校很少有反對的。

  全柔的兵馬最開始,是由他的家族部曲擴編而來。

  所以現在軍營中的將校多爲全氏族人,在族長心意已定要反叛孫翊的情況下,當然是沒有什麼人反對了。

  至於那些忠於孫翊的在議會上怒斥全柔的人,全都被全柔拿下,被拖出營外斬首示衆了。

  在軍營內部意見取得一致的情況下,全柔開始正式部署起來。

  他親筆了兩封手書,並在手書上蓋上丹陽西部都尉的大印後,就讓心腹將校趕忙按他原先設想的那般,去將歙縣、黝縣的兵馬調往宣城,涇二縣。

  同時還要將這二縣中各抽調一部分兵馬,來充實陵陽的兵力。

  陵陽畢竟是他的大本營,不容有失。

  在心腹將校拿着全柔的手書離去後,全柔開始進行了第二個準備。

  也是他認爲最重要的一個準備。

  他拿出一張帛紙,開始在帛紙上書寫起他給劉表的信來,

  :柔受孫氏先君厚恩,鎮守丹陽西捶,見遇不薄。

  然柔顧天下以大勢爲先,用江東六郡薄寡之人,以當荊州百萬之衆,衆寡不敵,明士所共見也。

  又吾幼承聖人教誨,知爲人君主須以德爲先。

  今孫翊小兒繼位以來,數開兵戈致使江東生靈塗炭。

  其不以此爲自身失德之舉,深自反省,反而沾沾自喜,以爲得以宣武威於東南,足以自保。

  更有甚者,孫翊小兒因婦人之言而妄下屠刀,大肆屠戮江東士大夫。

  彼等大夫日以講學,夜以宣教,於國有大功也。

  縱使無功,又有何罪?

  窮兵黷武致使江東無寧日,爲孫翊之暴。

  因婦人之言擅誅士大夫,爲孫翊之虐。

  如此暴虐之主,又豈是有義之士可服侍者。

  吾願獻丹陽五縣於劉使君,使君仁愛之名遍佈四海,五縣生民皆翹首望之,願沐使君恩德。

  況使君若得此五縣,以此爲基,攻略江東並非難事。

  今日歸命,實不得以,望劉使君納之。

  寫完這封信後,全柔又仔細看了一遍,發現言語之間並沒有什麼疏漏之後,便用蠟將這封信箋密封好。

  而後他叫進來一位親兵,讓其帶上他寫好的這封信箋,即刻往江夏而去。

  在親兵走後,做完兩重準備的全柔深吸了一口氣。

  他深知若是單憑手中的五千兵馬,是肯定鬥不過孫翊的。

  就算是據城堅守,也最多隻是堅持一段時間而已。

  所以他想通過投誠劉表,讓劉表插手進這件事來。

  只要這個強有力的外援施出援手了,他全柔還是有底氣和孫翊鬥上一鬥的。

  希望那劉使君,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吧。

  全柔信使很快趕到了歙縣、黝縣二縣,調走了城中的大部分兵馬。

  雖然這二縣的縣長有所起疑,但礙於全柔的權勢,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

  畢竟全柔又沒造反,只是進行兵馬調動而已,這在往常也發生過這樣的事。

  只不過這二縣的縣長沒有起多大的懷疑,但歙縣中的縣丞卻察覺到了不對。

  歙縣中的縣丞名吾粲,字孔休,乃是吳郡烏程人。

  吾粲出身寒門,但自小勤奮好學,勉於立事,在縣中薄有聲名。

  在數年前,烏程縣縣長是孫河,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孫河發現了吾粲的才幹,對其十分欣賞。

  後來孫河升遷成爲孫策的貼身校尉,在孫策面前,孫河舉薦了吾粲。

  因爲孫河的舉薦,吾粲得以被孫策任命爲歙縣縣丞。

  吾粲雖出身寒微,但因爲其自身的才識和文名,別人在談論到他時,經常將其與同郡的陸遜、卜靜等世家子弟相提並論,聲名不輸此二人。

  吾粲在聽到全柔調兵的這個消息之後,察覺到了異常,他找到縣長,對其說道,

  “全都尉雖有調兵之權,但如今丹陽安泰,並無戰事,其突然調兵或許別有內情。”

  吾粲既然能與陸遜齊名,縣長也並不會因爲吾粲職位比他低就對其輕視。

  縣長對吾粲說道,“以往全都尉也在非戰時調兵過,此事不足爲慮。”

  縣長還以爲吾粲剛來歙縣任職,對丹陽的一些情況不太瞭解。

  但吾粲聽後臉上的擔憂之色不僅沒有退去,反而更甚。

  他對縣長一拜後說道,“不然。”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