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陸伯言廳中獻策
快騎背後插得令旗爲五根,顏色爲大紅。
這在江東的軍報之中,論情況嚴重是最高等級的。
守衛西昌城門的士卒不敢怠慢,急忙讓人將這個傳遞軍情的快騎帶到了郡府。
郡府之內,酒宴還未正式開始,孫翊就聽到了有軍情急報的消息。
孫翊心中一個咯噔,臉上的眉頭皺起,他急忙讓人將快騎傳召進來。
快騎因爲日夜兼程趕路,已經疲憊不堪,整個人都顯得快油盡燈枯了。
但他進入郡府中的大廳之中看到了孫翊之後,臉上浮現了狂喜之色。
他立馬半跪在地,對着孫翊急切地說道,“君侯,全柔反了!”
快騎看到了孫翊,心中因爲連日來擔憂丹陽局勢的情緒瞬間被驅散,他趕忙從懷中掏出吳景寫給孫翊的軍報,交給孫翊觀看。
在孫翊觀看軍報的時候,這名快騎急促得說道,
“數日前,全柔突然反叛,其佔據陵陽、涇、宣城三縣自立。
同時他率兵襲擊宛陵城,在屬下從丹陽出發時,全柔手下的兵馬已經萬餘之數。
請君侯速速回師丹陽,主持大局吧!”
在這名快騎將全柔反叛的事情大略說完了後,孫翊也一目十行看完了軍報中的內容。
軍報中有關於目前丹陽局勢的詳細情況。
軍報中說道雖然全柔率兵襲擊宛陵,但在吳奮的守衛之下,全柔的攻勢被擊退,宛陵無憂。
後來吳景率的援軍趕到宛陵,糾合大軍之後,吳景親率五千兵馬去攻打宣城。
但吳景被全柔率軍埋伏,大敗。
吳景折損兵馬甚多,他率領着殘部退回了宛陵。
經此一敗,吳景的平叛由攻勢轉爲守勢,全柔的聲威大振。
丹陽郡的人心也劇烈浮動起來,其餘縣隱隱有響應全柔之勢。
看完了整封戰報之中的內容之後,孫翊的臉已經陰沉似水。
廳中的衆臣在聽到全柔反叛這件事後,也都驚得全都左顧右盼,一時間,廳內鴉雀無聲。
快騎因爲連日來的趕路早已疲憊不堪,在看到孫翊後又心情波動甚大,在對孫翊彙報完全柔反叛的事情後,當即暈死了過去。
孫翊見狀,趕忙讓人將這名快騎帶下去。
而後孫翊氣的一腳踢翻了身前的桌案,他從懷中掏出不久前吳景剛剛給他的回信,信中的“君侯勿憂”孫翊可是記憶猶新。
孫翊將這封吳景的回信扔在地上,口中氣憤地說道,“舅父誤我!”
孫翊的震怒嚇得廳中的羣臣全都俯下了頭,他們戰戰兢兢的私下打量着孫翊。
在憤怒過後,孫翊很快冷靜了下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平叛。
孫翊坐下,問詢衆臣道,“全柔大逆不道竟敢反叛,如今丹陽郡內局勢危急,諸君可有何策否。”
孫翊的一雙深眸掃視着在場的衆臣,他見到在場的這些衆臣全都微低着頭,過了一會之後,還是沒有人出來獻策。
今日迎接孫翊的臣子多是郡府官吏,論治政都是一把好手,但要是碰到這種軍事方面的事,他們可就一個個抓瞎了。
孫翊也並沒完全把希望寄託在這些臣子身上,他自己心中也在快速的思索着應對之策。
這時,陸遜從席位間出身對孫翊拜道,“臣認爲全柔反叛一事,或許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這麼簡單。”
“哦?”孫翊輕咦了一聲。
陸遜對着孫翊說道,“全柔深受先君,君侯大恩,今日突然反叛,應該是因爲“二張逆案”一事,這是全柔反叛之因。”
“但全柔爲人頗有才智,其被先君任命爲丹陽西部都尉以來,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數有戰功。”
“依其之智,他不會不知自身與君侯的實力差距,又怎麼會這麼貿然的反叛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遜料之,全柔既然敢反叛,不會只單單依仗於他手下的萬餘兵馬。
陵陽、涇縣、宣城三城地處丹陽西境,雖不在江東腹心之處,但接鄰江夏,豫章二郡。”
“全柔知道自身實力不濟,要想反叛,他首先定會想到勾連。
勾連一途有內舉和外發二途。
內舉者本以勾連山越最佳,但山越已經被君侯平定,故而此途全柔無法行之。”
“在此情勢之下,全柔唯有尋求外援。
豫章乃定西將軍鎮守,全柔不敢與其勾連,所以全柔必定會與江夏方面相聯,乃至投誠劉表,以求劉表派兵支援其。”
“遜認爲,當今平叛全柔之亂,要分兩步走。”
說完這些後,陸遜讓虞翻取來郡府中的江東輿圖,在小吏搬來輿圖之後,陸遜讓小吏將輿圖直接展開在地上。
然後陸遜脫去鞋履,直接赤腳踏在了,平鋪在地上的江東輿圖之上。
陸遜抽出腰間長劍當做節仗,在輿圖上不停的比劃着。
陸遜的這番動作吸引了廳中所有人的注意,孫翊對陸遜更多的是期待,而其餘人對陸遜更多的是好奇。
在剛纔衆臣就注意到了,這個跟在孫翊身後的年輕人。
不過認識他的人並不多,而且陸遜也是一副低調的樣子,別人對其也很難引起關注。
但如今談到平叛策略時,這位年輕人一改方纔的低調姿態。
在衆人看來,現在的在輿圖上以劍指點江東山河的陸遜,似乎正在慢慢散發着一股耀眼的光彩。
陸遜邊用劍指着江東輿圖上的某處,邊對孫翊繼續言道,“劉表忌憚君侯已久,如今全柔反叛,對其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全柔投誠之下,他定會派兵支援。”
“劉表派兵支援全柔只會從兩個方向出兵,一個是南郡,一個是江夏。
但無論是從哪一郡出兵,要想快速支援到全柔,都務必要先攻破柴桑!”
講到柴桑時,陸遜用劍尖重重敲擊了一下地圖上的柴桑。
這一下重擊,也將孫翊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陸遜繼續說道,“柴桑乃豫章重鎮,柴桑若被劉表攻破,其之援軍可順流而下,直入丹陽郡。
不過數日間,就可抵達陵陽城外,到那時不止丹陽郡有傾覆之危,只怕豫章郡也會受到兵禍荼毒。
故柴桑一地絕不容許有失。
雖然先前君侯派了叔朗公子在此地鎮守,但叔朗公子手下兵不過三千,劉表要是派大軍猛攻柴桑,柴桑不易守。
故而遜認爲君侯應該另派一大將,急速率軍馳援叔朗公子。
搶在劉表大軍到達之前,與叔朗公子共同守衛柴桑,如此柴桑才能萬無一失。
這一步是平叛全柔之亂中,最重要的一步。”
陸遜說完這些後,看向孫翊。
孫翊臉上沒有情緒波動,但內心已經起了波瀾,
這纔是我的陸嘟嘟該有的風采呀。
孫翊說了一句善,而後用鼓勵的眼光,示意陸遜接着說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