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君既惠顧,何以佐之?_220

作者:三合一咖啡
八月十七,孫翊召見魯肅、龐統之日已到。

  在今日一大早,孫翊就起身由徐靈伊爲其穿戴好衣物,然後來到議事大廳中。

  孫翊對今日與這二位賢才會面一事很看重。

  他特地穿上了徐靈伊爲他親手織就的紅色長袍,再以青巾裹發,長冠覆頭,本就儀表俊秀的他更顯得氣度斐然,讓人看了好感頓生。

  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都是個看臉的時代。

  袁紹能有那麼多士人投奔,除了家世,長得帥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孫翊身爲江東之主,召見龐統、魯肅顯得這麼隆重,是出於現實需要。

  當年馬援答光武帝的一句話,道盡了秦漢之際君主和臣子之間的關係,

  “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在這個時代,君主是無上的,但臣子並不是如滿清時的臣子一般。這個時代的臣子,特別是有才的臣子是非常有傲氣的。

  魯肅和龐統這兩人,身爲穿越者的孫翊知道這兩位可不是什麼小魚小蝦,乃是真正腹有大韜略的能臣,是他將來可以倚爲心服臂膀的大才。

  表面上看,魯肅和龐統是因爲一封信而被周瑜輕鬆引來江東,敬等自己召見試用。

  但孫翊知道,他們是想投效自己,卻不代表這件事已經木已成舟了。

  今日之試問,既是孫翊試問魯肅、龐統二人天下策,也是魯肅、龐統二人實地觀察孫翊是不是他們可以傾心投效的明主。

  若是孫翊表現不好,那良臣是會跑得。

  反面教材如袁紹,從他那裏跑走的人有兩個,一個叫荀彧,一個叫郭嘉。

  四世三公都被人拋棄了

  而且魯肅、龐統二人之中魯肅還好點,特別是龐統,歷史上他在對孫權失望後去投奔劉備,結果劉備沒怎麼重用他。

  急的諸葛亮瘋狂爲龐統打call,最後在江東的魯肅都看不下去了,特地給劉備寫了一封信,大意翻譯就是,“不重用龐統,你是不是傻?”

  面對這樣一個有“前科”的慣犯,孫翊不得不慎重。

  昨晚周瑜還親自來求見孫翊,言語中備言魯肅、龐統二人皆是大才,讓孫翊不可慢待之。

  以上種種原因讓孫翊一大早就起來,盛裝在議事之廳中等候龐統、魯肅的到來。

  他這樣的態度足以讓龐統、魯肅二人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重視。

  既可暖魯、龐二人之心,又可安周瑜之心,更可以樹立孫翊求賢若渴、尊重士人的形象,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爲之?

  至於會不會顯得自降身份,歷史上劉備、曹操二人面對一些賢才時,做的比孫翊更沒下線,孫翊已經算十分克制了。

  來到議事廳中的孫翊其實並沒有等待太久,值守在外的朱然就進來傳報,說是建威中郎將領下邳魯肅、襄陽龐統前來求見。

  孫翊臉神一正,心中有些期待的他臉上卻古井無波,他只是輕輕揮揮手,讓朱然領這三人進來。

  隨即孫翊想到了什麼,他又下令道,“汝先將公瑾三人帶到偏廳歇息,而後先將魯君帶來見孤,魯君與龐君次第入見,不得有誤。”

  朱然雖然好奇孫翊爲什麼前後命令不同,但孫翊金口已開,他就馬上去執行孫翊的命令了。

  見朱然走後,孫翊想了想沒有什麼疏漏的,這才舉起身前食案上的一樽酒慢慢酌飲起來。

  君臣之間單獨奏對跟三英“大戰”三郎相比,孫翊還是更喜歡前者的。

  周瑜領着魯肅、龐統二人在議事廳外等候。

  他剛纔已經讓朱然進去通報孫翊了,想來孫翊很快會讓他們三人進去。

  周瑜看了看身後面色淡然的龐統和臉色自信的魯肅。他發現今日要被孫翊問策的兩人,臉上竟絲毫沒有緊張之色。

  反倒是自己這個舉薦者,既擔心孫翊不識大才,又擔心孫翊不符合眼前這兩人之心意,一直在緊張着。

  真的是,舉薦真不是個輕鬆的事。

  很快的朱然就從廳內出來,他來到周瑜身前,對周瑜一拜道,“建威,君侯令你三人先跟我到偏廳。”

  周瑜本來見朱然出來,以爲朱然是要帶他們三人去面見孫翊的。

  可是聽到朱然如此說,他不解,問朱然道,“君侯可是有要事在身,因此召見一事需要延遲嗎?”

  周瑜身後的龐統與魯肅也齊齊不解,但兩人臉色各不相同。

  龐統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反正總會見到的。

  魯肅的臉色就有些焦急了,怎麼見吳侯一面這麼難呀!

  面對周瑜的不解,朱然笑着解釋道,“非也,只是君侯命吾將足下三人先帶至偏廳,而後再先領魯君前去拜見。”

  聽到朱然如此解釋,周瑜了悟,原來不是出了什麼變故。

  只是孫翊對召見的方式修改了一下而已,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無傷大雅。

  因此他便領着龐統、魯肅二人隨着朱然一起前往偏廳。

  到了偏廳後,朱然讓偏廳中的僕人好好侍奉周瑜、龐統二人,而後他就要領着魯肅前去議事大廳。

  在離去時,周瑜挽住魯肅的衣袖,對其囑咐道,“君侯年輕氣盛,武功正隆,君侯若問北進一事,子敬當謹慎答之。”

  周瑜給孫翊引薦魯肅,並不是因爲魯肅與其同是反對北進淮南的人。

  周瑜引薦魯肅全是出於一片公心,只因爲魯肅是大才而已。

  不過他擔心魯肅不瞭解孫翊秉性,一會孫翊問到魯肅北進一事時,魯肅會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若因此惡了孫翊,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身爲魯肅好友,周瑜知道魯肅有時候,有點虎。

  面對好友的好心告誡,魯肅笑了笑,露出了一個“老實”的笑容,而後就隨朱然而去了。

  魯肅走後,周瑜跪坐在廳內的席上,閉目沉思起來。

  該做的他都做了,就看一會這對君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了。

  孫翊正在小酌,離朱然領命而退已有兩刻鐘,就在這時,廳外出現了兩個人影。

  孫翊精神一振,期待的朝廳外定睛看去。

  只見朱然身後跟着一個魁梧的壯漢。

  該壯漢身穿文人袍袖,在進廳之前先將鞋履脫下,又在廳外仔細的整理了一遍自身儀容後,纔跟在朱然身後走了進來。

  在剛剛看到魯肅的身形時,孫翊還有點猶疑。可是隨着魯肅慢慢走近,他那魁梧的身姿在孫翊的眼裏無限放大,最後佔據了孫翊的整雙眼睛。

  正在小酌的孫翊,差點一口酒沒順上來。

  這朱然是把甘寧帶來了吧!

  孫翊看着眼前這魁梧健壯的魯肅,內心在瘋狂@後世某位文學大家——老羅,這就是你寫的文弱,老實書生?

  孫翊內心的活動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臉上還是保持着莊重的。

  魯肅來到孫翊身前三步外,他朝孫翊深深一拜,口中言道,“下邳臨淮學子魯子敬,特應君侯之召,前來拜見。”

  相比孫翊見到魯肅時內心出現瘋狂吐槽不同,魯肅見到孫翊時,他對孫翊的第一感官是很好。

  魯肅不是沒見過孫翊,只是當時的孫翊得不到魯肅的重視,加上時間久遠,他也就漸漸淡忘了孫翊的模樣。

  孫翊本就儀表不凡,今日魯肅所見到的孫翊一身紅衣,襯托着孫翊整個人更爲精神奕奕,意氣飛揚。

  頭戴長冠,腰配紫綬的孫翊被廳內衆多精壯護衛如衆星拱月一般拱衛着,這些更是襯托出坐於主座的孫翊,有一種淡淡地威嚴。

  這與魯肅心中之前想象的,十七歲就南面稱孤的,江東至尊形象相差不遠。

  第二印象,優秀。

  孫翊以手虛扶魯肅而起,請他入座。

  魯肅恭敬領命,尋到大廳左側一處離孫翊最近的位子跪坐下。

  大廳內兩側的食案上都放着酒水和食物,無論在哪一個位子坐下,都可以邊食用邊與孫翊進行奏對。

  可是孫翊看了看魯肅所在的位子,他覺得有些遠了。

  吳侯府乃是當初張昭督造,在他的督造下,議事大廳既寬且廣。

  而且在位子設置上,吳侯的位子高高在上,離其最近的大臣席位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張昭這麼做,本意是爲了凸顯吳侯的權威,不過在今日,孫翊想與魯肅面對面奏對。

  孫翊對一旁的谷利說道,“汝前去將魯君的食案搬過來,與孤的食案併爲一案。”

  “孤今日要與魯君合案對飲。”

  谷利聞言立刻行動起來。

  孫翊的這番舉動讓魯肅驚詫,孫翊是江東之主,他肯與自己合案對飲,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榮寵。

  而且孫翊的這一舉動更透露出孫翊對他的信任,因爲合案就意味着他與孫翊近在咫尺了。

  這些都讓魯肅心中感動。

  也許孫翊此番舉動有樹恩於他的心思,但魯肅卻不會因此而削減感動。

  孫翊表現出對他的榮寵和信任,說明他看重自己。

  而且沒有一個主君不知道對臣下信任和榮寵,有利於收攬臣下的心。

  但會去做,做得到的又有幾個呢?

  士人判斷一個主君是不是明主,不是看他心裏想的是什麼,主要看的他是能做到什麼。

  魯肅朝孫翊又再一拜,這次他的語氣更爲尊敬,“肅謝君侯大恩。”

  孫翊淡淡一笑,並沒有說什麼,此時兩案已經合爲一案,他示意魯肅近前來。

  魯肅來到孫翊身前坐下後,主動爲孫翊斟起了酒,而後爲自己斟上了一杯酒。

  兩人對酌一杯後,孫翊知道相親的重頭戲要來了。

  他思索一番,主動開口問道,“今天子陵遲,漢室傾危,值此四方雲擾之際,孤承父兄基業,心有除暴安民、濟世救民之志。

  魯君千里而至江東惠顧於孤,孤問之,可有良策佐孤?”

  孫翊開門見山,魯肅也不是扭捏的人,他拱手朝孫翊問道,“敢問君侯,想成帝王,想成霸王邪?”

  魯肅的問話讓孫翊臉色一肅,

  臥槽這麼虎的嘛,這麼直白的。

  既然魯肅都這麼直接了,孫翊也直接答道,“桓、文非孤之念,周武之功乃是吾之願。”

  魯肅以誠而來,孫翊就以誠對之。

  不來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